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嘉辉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环切
  • 4篇环切术
  • 4篇包皮
  • 4篇包皮环
  • 4篇包皮环切
  • 4篇包皮环切术
  • 3篇疗效
  • 3篇门诊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细胞
  • 2篇氯吡格雷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6篇何嘉辉
  • 7篇彭水清
  • 5篇陈双
  • 2篇李少华
  • 2篇罗招凡
  • 2篇吕永添
  • 2篇杨斌
  • 1篇李文斌
  • 1篇谭国珍
  • 1篇曾凡钦
  • 1篇曾德强
  • 1篇李伯有
  • 1篇刘建平
  • 1篇魏菁
  • 1篇方伟祯
  • 1篇伍衡
  • 1篇庄豪
  • 1篇潘昆贻
  • 1篇赖宽
  • 1篇马少珍

传媒

  • 10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甲沟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及疗效。方法对68例顽固性嵌甲病人行患侧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8例中1例复发,2例出现伤口感染,其余65例疗效理想。结论甲沟切除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的理想术式。
何嘉辉彭水清李少华
关键词:嵌甲手术治疗
内板切除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内板切除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内板切除法行包皮环切术;同期对10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出血、感染、系带水肿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出血均为2例(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内板切除组术后发生2例系带水肿,而传统手术组术后22例系带水肿,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板切除组阴茎外形满意度96.9%,传统手术组为89.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板切除应用于包皮环切术疗效理想,优于传统手术。
何嘉辉彭水清李少华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喜疗妥软膏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喜疗妥用于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盆+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35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盆+太宁软膏外涂。观察两组在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有效率为6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疗妥软膏对于血栓性外痔具有良好的疗效。
何嘉辉彭水清
关键词:喜疗妥
可分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评价可分解吻合环 (BAR)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将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4年 2月收治的 131例行肠吻合术的病例分为两组 ,吻合环组 (BAR组 ) 6 7例 ,手工缝合组 6 4例。术后分别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与吻合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等。 92例结、直肠癌中 89例 (BAR组 4 5例 ,手工缝合组4 4例 )术后随访时观察吻合口炎症发生情况。另外 ,BAR组记录BAR排出时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分布均衡。结果 BAR组死亡 1例 ,但与手术无关。BAR组未发生术后吻合口瘘 ,手工缝合组发生 2例 (3 12 % ) ;BAR组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和梗阻 ,手工缝合组发生 2例 (3 12 %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BAR组 (2 7 2± 5 6 )h ,手工缝合组 (4 9 6± 8 7)h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BAR组发生吻合口炎症 1例 (2 2 2 % ) ,手工缝合组 11例 (2 5 0 0 %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术后吻合环排出时间为(12 4± 6 9)d。结论 BAR是一种安全有效 ,可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方法 。
陈双何嘉辉伍衡曾德强李文斌吕永添杨斌
关键词:肠道吻合肠道准备肠功能吻合口并发症
门诊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总结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经验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1-12月本院外科门诊132例行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病例,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2例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术后效果良好,套环脱落时间6~18d,平均11d。脱落后切缘整齐、外形美观。并发龟头嵌顿2例,术后出血2例,感染1例,套环不脱落3例,包皮红肿3例。结论: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不出血或出血极少、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切缘整齐美观等优点,手术简单,术后护理方便,适合于门诊推广应用。但处理不当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加重患儿痛苦,应引起重视。
李少华何嘉辉马少珍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并发症儿童
广州地区心血管病患者CYP2C19~* 1、CYP2C19~* 17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汉族心血管病患者CYP2C19~* 1、CYP2C19~* 17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及其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5年4月16日-2016年5月12日648例汉族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采用双探针实时荧光PCR法测定CYP2C19~* 1、CYP2C19~* 17基因型。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67例,比较CYP2C19~* 1、CYP2C19~* 17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广州地区汉族心血管病患者中CYP2C19~* 1~* 1基因频率为98.30%(637/648),CYP2C19~* 1~* 17基因频率为1.70%(11/648),无纯合突变。CYP2C19~* 1~* 17基因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低于CYP2C19~* 1~* 1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汉族人群中,携带CYP2C19~* 17基因型的心血管病患者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基因检测有助于完善个体化合理用药。
罗招凡何嘉辉方伟祯庄豪潘昆贻雷娟
关键词: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
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6年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采取2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包皮环切术共203例,其中传统手术114例,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89例,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阴茎外形满意度。结果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VAS,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P<0.05);阴茎外形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P<0.05);环切缝合器手术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2组无差异。结论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的应用,具有简便、快捷、微创、美容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何嘉辉彭水清
关键词:包皮环切
复方地奥司明防治包皮环切术后水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复方地奥司明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包皮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52例拟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8例,术后给予抗感染、镇痛及抗勃起药物外,另给予复方地奥司明(爱脉朗)口服7d,对照组74例,术后仅给予抗感染及镇痛药。术后1、3、7、14d随访观察,记录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4例出现水肿,对照组13例出现水肿。两组水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地奥司明对于防治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何嘉辉彭水清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水肿
痔疾洗液熏洗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窦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痔疾洗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性肛窦炎的疗效。方法 91名肛窦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痔疾洗液熏洗,然后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46例对照患者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然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塞肛。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7.78%,总有效率91.11%,均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30.43%及总有效率7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疾洗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何嘉辉彭水清
关键词:痔疾洗液复方角菜酸酯栓肛窦炎
肠内营养作为结、直肠手术准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进行结、直肠开放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136例患者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63例,仅给予能全力行肠道准备,传统肠道准备组(对照组)73例,给予禁食、机械性灌肠及口报抗生素行肠道准备。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分布均衡。记录术中肠道内粪便存留情况,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感染(腹腔内感染及切口感染)EN组为5例(7.94%),对照组为8例(10.96%);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例(3.17%)和1例(1.3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3±6.5h,54.2±12.1h,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肠内营养具有与传统的肠道准备相当的疗效,且有操作简便,利于病人术后恢复的优点。
陈双何嘉辉刘建平吕永添
关键词:肠道准备肠内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