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病例,总结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13例患者年龄39~78岁,平均57.1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为1∶2.25,均无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0例行肾根治切除术;9例肿瘤位于左侧肾,4例位于右侧肾,最大径2~12 cm。大部分病例镜下形态为经典型形态改变,细胞核分级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系统,11例为G2,2例为G3。病理分期PT1a共6例,PT1b共3例,PT2a共2例,PT2b及PT3a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波形蛋白(vimentin)、AE1/AE3、α-甲基脂酰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l-CoA racemase,αMACR)、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8/18均为100%(13/13),CK7为92.3%(12/13),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为92.3%(12/13),CK20为46.2%(6/13),CD10为30.8%(4/13),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为7.7%(1/13),嗜铬素(chromogranin A,CgA)、CD57、WT1、Ki-67均为0(0/13)。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未见7、17号染色体多倍体改变。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6个月,2例出现肺转移后死亡(1例核分级为G3,1例伴有坏死),其余11例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独特类型肾肿瘤,好发于女性,年龄分布广泛。目前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伴有坏死及高级别形态的病例易发生复发和转移,虽然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术后仍需密切随访。
目的研究完全去神经支配对大鼠良性增生前列腺的影响。方法 30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65只,随机分配为手术组(n=30)、手术对照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5)。手术组切断大鼠双侧盆腔主要神经节发出至前列腺的全部神经纤维,再行膀胱造口术;手术对照组仅行膀胱造口术。分别于术后3、7、11、15、≥21 d 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前列腺大体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改变。结果手术组大鼠前列腺术后3 d 出现颗粒状实变和体积缩小,并进行性发展。前列腺湿重/大鼠体重比值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进行性下降,而前列腺组织干重/湿重比值进行性升高。HE 染色显示腺腔扩张,腺上皮层、平滑肌进行性变薄,最后消失,间质成分逐步增生。透射电镜显示腺细胞空泡变性、基底膜结构模糊、平滑肌细胞变性、间质中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进行性加重;后期腺细胞大部分坏死、崩解,基底膜及平滑肌细胞消失,胶原纤维高度增生。神经纤维染色显示术后3 d 出现S100染色弥散,11 d 后染色消失。而手术对照组无上述相应病理改变。结论彻底失神经支配后大鼠良性增生的前列腺发生了极为显著的萎缩性改变,提示去神经支配可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