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功能
  • 1篇止血
  • 1篇止血带
  • 1篇乳剂
  • 1篇伤员
  • 1篇伤员后送
  • 1篇索道
  • 1篇系膜
  • 1篇橡皮管
  • 1篇流变学
  • 1篇换血
  • 1篇骨髓
  • 1篇骨骼肌
  • 1篇猴子
  • 1篇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何贤弟
  • 4篇陈惠孙
  • 2篇孟海杰
  • 2篇杨志焕
  • 1篇刁有芳
  • 1篇蔡维福
  • 1篇陆松敏
  • 1篇胡德耀
  • 1篇张大春
  • 1篇范成国
  • 1篇王声文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氟碳代血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93年
本文探讨了氟碳代血液(FCBS)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Wistar大鼠20只,体重163~273g,从颈静脉以7.5ml/kg放血。随后实验组(n=9)输注与失血等量的FCBS,对照组输注乳化剂F-68(n=6)或生理盐水(n=5)。观察输注后30分钟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示:输注FCBS后30分钟,大鼠全血粘度明显降低,微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球压积、红细胞聚集和微血管管径各组均无明显改变。输注FCBS和F-68后5分钟,微静脉内翻滚的白细胞减少,贴壁的白细胞增多,后者以F-68组更为明显,输注后15分钟已恢复到输注前水平。提示输注FCBS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效应,白细胞贴壁的增加可能与F-68有关。
何贤弟杨志焕陈惠孙刁有芳孟海杰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肠系膜
三种止血带对骨骼肌组织结构的效应
1987年
为了探讨止血带使用的安全时限,我们用新研制的局部充气止血带对犬进行了实验,并用橡皮管止血带和环绕充气止血带作为对照,比较三种止血带对肢体的影响。
张大春陆松敏陈惠孙蔡维福何贤弟王声文
关键词:充气止血带骨骼肌橡皮管
全氟三丁胺乳剂用于猴子换血的骨髓变化
1990年
作者研究了氟碳人造血—全氟三丁胺(FC—43)乳剂对猴子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恒河猴8只,用FC—43乳剂换血(25—80%),于换血后8、12个月采取骨髓液,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结果发现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多见,粒细胞、红细胞比例正常,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功能良好。各细胞系统的细胞生成、形态、发育、结构特征以及不同阶段分布率均未见明显改变。换血后8个月猴骨髓象已完全恢复。提示用FC—43乳剂给猴换血25—80%,对骨髓远期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何贤弟陈惠孙杨志焕孟海杰
关键词:乳剂造血功能
简易伤员后送索道
1989年
简易伤员后送索道结构简单、重量轻、架设拆卸方便。适用于山岳丛林地区作战阵地伤员后送,还可运送轻型武器装备及生活物资。特别是当人力担架及现代化运输工具无法越过高山深谷或河流时,有其独特的作用。可安全、快速后送成批伤员,提高工效10至30倍。
何贤弟陈惠孙胡德耀范成国
关键词:伤员后送索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