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锦华

作品数:146 被引量:1,06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4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篇热带
  • 37篇气旋
  • 37篇热带气旋
  • 36篇降水
  • 30篇气候
  • 14篇气候变化
  • 13篇夏季
  • 12篇台风
  • 12篇海温
  • 10篇极端降水
  • 10篇海表
  • 10篇海表温度
  • 9篇气温
  • 9篇环流
  • 9篇北太平洋
  • 8篇年际
  • 8篇温度异常
  • 8篇西北太平洋热...
  • 8篇海表温度异常
  • 8篇干旱

机构

  • 12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7篇南京气象学院
  • 10篇河海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上海市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青海省气候中...
  • 3篇马里兰大学
  • 2篇辽宁省气象服...
  • 2篇气象灾害重点...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夏威夷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146篇余锦华
  • 17篇丁裕国
  • 7篇刘晶淼
  • 6篇荣艳淑
  • 5篇施能
  • 5篇谈哲敏
  • 5篇江志红
  • 4篇曹丽青
  • 4篇王晨稀
  • 4篇建军
  • 4篇方珂
  • 4篇刘彩红
  • 3篇石顺吉
  • 3篇屠其璞
  • 3篇张婉莹
  • 3篇王宏
  • 2篇吴立广
  • 2篇罗哲贤
  • 2篇周秀骥
  • 2篇王冰

传媒

  • 24篇气象科学
  • 18篇热带气象学报
  • 10篇南京气象学院...
  • 7篇大气科学学报
  • 5篇河海大学学报...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
  • 3篇大气科学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青海环境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文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性骤发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00多个观测站的候平均日最高气温、GLDAS 2.0/2.1的土壤湿度、蒸散发资料和ERA5的500 hPa位势高度、925 hPa风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格点骤发干旱指数,在分析1979—2017年4—9月中国区域骤发干旱气候特征和骤发干旱指数的经验正交展开空间模态的基础上,确定骤发干旱发生频繁及变率大的区域,给出了区域性骤发干旱事件的识别标准,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合成分析,最后分析了典型个例的要素和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骤发干旱多发于我国南方夏季,其中7月最多,以湖南和浙江地区发生最为频繁,这两个区域也是骤发干旱发生气候变率最大的区域。合成分析显示,高温是两个区域骤发干旱爆发的主要驱动因素:干旱爆发前一候,气温迅速升高,蒸散发快速增大,土壤湿度下降明显。2013年6—7月在湖南区域爆发了两次骤发干旱事件。第一次干旱爆发前,湖南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迅速增大,异常下沉气流导致降水减少和绝热增温,蒸散发随气温升高而增加,使土壤湿度减少,这次干旱由高温驱动;第二次干旱爆发前期,明显偏西、偏北且稳定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使地表太阳净辐射通量增强、近地层的偏南气流使高温维持,蒸散发随降水而变化,这次干旱为降水减少所驱动,高温起促进作用。
叶天余锦华叶梦茜谢洁宏
关键词:高温蒸散发土壤湿度
区域气候变化诊断及其预测研究
江志红丁裕国施能邓自旺屠其璞徐海明吴志伟余锦华
(1)提出了系列气候变化诊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主分量分析(EOF/PCA)在气象变量场诊断中的物理内涵;提出了以统计聚类检验(CAST)与旋转主分量分析(RPCA)相结合的气候分型区划方法;提出了带趋...
关键词:
关键词:ENSO旱涝气候预测
环境场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南部热带气旋降水的调制作用
2018年
利用1985—2015年6—8月登陆中国东南部(福建和浙江)的35个西北行热带气旋(TC)和站点观测的日降水量,根据区域TC过程降水量,分为强降水、适量降水和弱降水TC,分析影响各级TC降水的环境场异常特征及其季节内振荡(ISO)的调制作用。(1)对流层低层850 hPa表现为中心位于福建东部强的气旋异常,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强水汽输送在中国东南部产生强的水汽辐合促使TC强降水的发生,其中10~20天和30~60天ISO的环流和水汽输送都有贡献,但东南部的水汽辐合主要受10~20天ISO的影响;与TC强降水相比,TC弱降水对应的异常气旋和水汽辐合明显减弱。(2)影响TC强降水的10~20天ISO环流异常在TC登陆过程,自菲律宾群岛附近向西北方向传播至中国东南部,30~60天ISO环流异常自南海向东北偏北方向传播至台湾西南部,且环流异常强度不断加强。(3)影响TC弱降水的10~20天ISO环流异常自菲律宾西部向北传播,30~60天ISO环流异常自南海南部向东北方向传播。
温婷婷余锦华王晨稀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季节内振荡调制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
2020年
简要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 a来在气候与气候变化方向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气候学科在辐射气候、山地气候、应用气候、气候诊断与预测、统计气候、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及其未来预估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江志红翁笃鸣屠其璞缪启龙吴息余锦华
关键词:气候诊断
西南秋季降水及其影响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西南片区1960—2009年5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双谐样条插值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地区近50a秋季降水及其影响因素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片区秋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降水的年际变化占主要地位,2009年秋季降水量达到50a以来最小值,是线性减少趋势、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气候变化及其与降水的相关性程度各不相同;西南片区秋季地面气温具有显著的增暖趋势,其序列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流层中层气压500hPa的秋季温度没有增暖的趋势,与降水的相关性很好,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34;气压600hPa的比湿具有线性减少的趋势,与降水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0;气压700hPa的水平散度没有线性趋势变化,与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西南片区2009年秋季降水异常空间型与气压500hPa的温度异常偏高型、气压600hPa的比湿异常偏小型和气压700hPa水平散度异常偏强型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5,0.85和-0.46.该地区2009年秋季降水异常偏少是热力和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热力因素的影响大于动力因素的影响.
谭志强余锦华
关键词:秋季降水气候变化特征比湿
基于Z指数的河北省旱涝多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6
2012年
利用1961—2009年京、津、冀7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计算降水Z指数,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北省旱涝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9 a来,河北省年降水Z指数呈下降趋势,并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具有7、9 a和15 a尺度的周期。夏季降水Z指数呈下降趋势,存在15 a显著的变化周期;冬、春季和秋季的降水Z指数均呈上升趋势,10—11 a的周期震荡明显。
王宏余锦华李宗涛周贺玲
关键词: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
河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变化及其与环流和海温异常的可能联系
2016年
利用河北省及周边73个台站1961—2010年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资料,应用SVD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了河北夏季降水异常变化及其与环流和同期及前期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可能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夏季降水异常存在全省一致和东北—西南相反两种模态;夏季欧亚地区500hPa高度场表现为从西到东的负、正、负、正的遥相关型时,河北降水偏多,最明显的区域主要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夏季东北部多雨、其他地区(保定、邢台和衡水)干旱与北太平洋SSTA的PDO正位相、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的El Nio位相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最大协方差分析(MCA)的诊断显示,前期冬季北太平洋SSTA类似PDO正位相且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出现El Nio型态,对河北省夏季多雨(尤其是东北部地区)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夏季850hPa上在我国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偏北(南)风距平,不(有)利于南方暖湿水汽向北的输送,是造成河北夏季降水异常少(多)的主要因素.
王宏余锦华陆倩李宗涛王万筠
关键词:太平洋海温异常
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1961—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26站春季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SSTA)的关系。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ECHAM5进行降水异常对关键海域SSTA响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十分明显,与同期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有显著的负相关,与中纬度太平洋海温有显著的正相关。数值模式研究显示,当春季赤道中太平洋处于SSTA冷位相时,局地降水减少,其西北侧产生副热带反气旋和中纬度西太平洋地区的气旋式环流异常的响应,我国西南地区对流层低层的东北侧受西太平洋异常气旋环流西部的东-东北风影响。赤道西太平洋海洋大陆区域降水增加,其西北侧的气旋式环流异常,使孟加拉湾低槽增强,西南地区南侧的偏南气流加强了向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该异常暖湿气流与从东北侧进入西南地区的异常冷空气相交绥,使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增多。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中纬度太平洋SSTA对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直接影响不明显,这与中纬度太平洋SSTA受赤道中太平洋SSTA的影响有关,其自身可能是对赤道中太平洋SSTA引起的大气异常的一种反馈。
余锦华张婉莹张岳军
关键词:春季降水年际变化海表温度异常
山谷地形对盛行气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余锦华
K-均值聚类法用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分类被引量:15
2013年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路径分类是获得TC特征和影响评估的重要途径。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近45年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基于TC位置、强度、路径长度和方向等主要信息的特征参数,利用K-均值聚类法建立了西北太平洋TC路径的客观分类方法,并对分类得到的7个路径类型TC在生命史、能量、活动季节和登陆概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TC的这些特征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近20年的变化趋势看,西转向类(占总样本的21.3%)的频数为增加趋势,其生命史呈小幅增长趋势,和其余各类(或全部TC)的减小趋势或变化很小不一致。各类TC的年PDI(能量耗散指数)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强度和频数的变化,多数类别的年PDI和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西北行转向类和远海西-西北行类的年PDI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频数的变化。
郑颖青余锦华吴启树林金凎龚振彬
关键词:热带气旋K-均值聚类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