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爱军

作品数:52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肌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梗死
  • 9篇心电
  • 7篇心动过速
  • 7篇肿瘤
  • 6篇介入
  • 6篇老年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脉
  • 5篇动脉
  • 5篇心电轴
  • 5篇心脏
  • 5篇无人区心电轴
  • 4篇电图
  • 4篇心电图
  • 4篇心肌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山莨菪
  • 4篇山莨菪碱

机构

  • 48篇邯郸市中心医...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北京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邯郸市第一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285...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50篇侯爱军
  • 15篇武艳强
  • 13篇袁芳
  • 12篇冯强
  • 11篇申玉良
  • 9篇李鹤飞
  • 9篇彭正
  • 8篇朱琳
  • 7篇郭章丽
  • 7篇郭继鸿
  • 5篇王付龙
  • 5篇贾永
  • 5篇范卫泽
  • 5篇王绍伟
  • 4篇郭静
  • 4篇陈巍巍
  • 4篇王博雅
  • 3篇王慧娟
  • 3篇肖志刚
  • 3篇傅向华

传媒

  • 7篇三峡大学学报...
  • 6篇临床心电学杂...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8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较术前延长[(153.23±15.17)ms比(116.35±14.27)ms,(133.16±11.34)ms比(117.42±15.82)ms](P〈0.01),QT间期较术前延长[(424.06±30.31)ms比(396.24±45.06)ms.(413.26±33.75)ms比(395.16±44.44)ms](P〈0.01),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显著延长(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30.96±4.98)mm比(31.06±5.17)mm,(48.88±5.78)mm比(49.03±5.86)mm,(48.97±6.97)%比(47.83±7.09)%](P〈0.01);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HARS及HDRS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较RVA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朱琳侯爱军刘刚郑明奇李鹤飞武艳强陈巍巍王育梅
关键词:起搏部位心功能焦虑抑郁
水飞蓟宾抑制NF-κB活化下调H_2O_2诱导心肌细胞iNOS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对H2O2诱导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iNOS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水飞蓟宾+H2O2组(SIL+H2O2组)和H2O2组三组。在200μM的H2O2干预6小时后使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H9C2心肌细胞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使用western blot法对H9C2心肌细胞NF-κB磷酸化水平(Phospho-NF-κB p65/total NF-κB p65比值)进行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在H2O2干预6小时后H9C2心肌细胞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和NF-κB p65活化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H2O2组相比较水飞蓟宾+H2O2组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的增加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过氧化氢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损伤过程中水飞蓟宾可能可以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下调iNOS的表达,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武艳强王慧娟冯社军袁芳李鹤飞冯强侯爱军申玉良
关键词:水飞蓟宾H9C2心肌细胞NF-ΚB
应用IMR联合SPECT评价血栓抽吸对冠脉微循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应用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评价血栓抽吸对冠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52例及血栓抽吸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血栓抽吸组采用血栓抽吸后行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通过压力-温度导丝测定犯罪血管的IMR,评价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测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峰值水平及心电图ST回落(STR)情况,术后7d行SPECT检查评价灌注缺损面积(PDA),心肌梗死24 h后行心脏超声评价心脏功能,随访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在植入支架长度长于常规组,造影剂用量多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CK-MB、cTnI、PDA均高于常规组(P<0.05)。血栓抽吸组支架术后CTFC、支架术后IMR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24 h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心源性死亡、靶血管重建事件、卒中发生及心力衰竭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轻度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血栓抽吸操作时间更长,术中应用造影剂量增多;与常规介入治疗方式相比,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对存在一定血栓负荷的病变进行血栓抽吸,可以造成冠脉微循环损伤,减少有效冠脉微循环灌注,增加心肌梗死面积,但不增加卒中发生率。
武艳强侯爱军傅向华汪雁博傅阳冯强牛绍乾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心肌梗死面积
经导管靶向溶栓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的保护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微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内靶向溶栓,观察其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6~12月,5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积分≥3分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靶向溶栓组(IT组)及常规血栓抽吸组(TA组),各25例。IT组通过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低剂量重组尿激酶原10 mg,TA组常规血栓抽吸,支架植入术后即刻通过压力-温度导丝测定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测量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及心电图ST回落(STR)情况,术后7 d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评价灌注缺损面积(PDA),心肌梗死术后24 h及3个月后行心脏超声评价心脏功能及结构,随访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及出血的发生。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介入数据资料、TIMI分级、CTFC及S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组CK、CK-MB、cTNI峰值低于TA组,IT组TMPG 3级比例高于TA组,IT组IMR值低于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T组LVEF高于TA组,左室舒张末径、WMSI低于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IT组PDA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事件及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靶向溶栓可有效降低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的血栓负荷,恢复前向血流,提高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水平,更好地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对于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与单纯血栓抽吸相比,冠状动脉内靶向溶�
武艳强侯爱军傅向华汪雁博傅阳冯强牛绍乾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
小肠腺癌继发肠套叠长期误诊一例
2015年
患者,男,45岁。因左中腹部间歇性绞痛1年,加重1周于2013年4月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间歇出现左中腹部绞痛,无放射,疼痛持续几分钟至10余小时,无发热、呕吐、腹泻,二便正常。在多家医院行超声、X线钡餐造影、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以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肠易激等疾患,予以制酸、解痉、镇痛、消炎等对症治疗,症状可完全缓解。于半年前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但术后腹痛仍发作。近1周每日均发作,且持续时间延长。发病后体质量减轻约10kg。
王付龙侯爱军刘岩青肖志刚
关键词:误诊病例报告
NT-proBNP与左房容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分析
2017年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表现出心悸、眩晕和胸部不适等[1].本病与年龄具有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临床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2].2014年AHA/ACC/HRS指南指出,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权衡导管消融风险与药物治疗效果后,导管消融可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3].
袁芳冯强朱琳侯爱军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复发容积
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2017年
若老年患者出现脑卒中或者冠心病疾病,其中很有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导致的,当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之后可能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发生死亡[1].现阶段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高血压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心理因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如果人体的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释放浓度提高,则很容易观测到血压升高的现象,从而使得患者疾病被进一步加重[2].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血压的影响进行了必要地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白志超李鹤飞袁芳侯爱军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情绪抑郁焦虑血压升高心理因素甲状腺素
老年高血压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分析
2017年
高血压疾病在老年中是一个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受到多种因素,如多基因和多环境.但患者患有高血压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致残和致死.药物治疗治疗治疗效果并不好,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可以采用心理干预的联合治疗方法,从而可能会对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具有较严重的高血压那么可以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可以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得到降压的效果[1].选取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方法,探讨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郭静武艳强王博雅侯爱军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理治疗疗效观察老年心理干预药物治疗
消退素D1通过抑制p38 MAPK活化上调H_2O_2诱导心肌细胞HO-1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vD1)对H2O2诱导状态下H9C2心肌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消退素D1+H2O2组(Resolvin D1+H2O2组)和H2O2组3组,在200μM的H2O2干预6小时后使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各组H9C2心肌细胞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使用western blot法对H9C2心肌细胞p38 MAPK磷酸化水平(Phospho-p38 MAPK/total p38MAPK比值)进行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H2O2干预6小时后H9C2心肌细胞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p38 MAPK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2O2组较Resolvin D1+H2O2组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降低以及p38 MAPK磷酸化水平的增加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损伤过程中消退素D1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的活化上调了HO-1的表达,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武艳强王慧娟冯社军袁芳李鹤飞冯强侯爱军申玉良
关键词:H9C2心肌细胞P38
阑尾类癌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提高首次手术治愈率。方法 对1985-2004年我们收治的21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无1例术前诊断.均为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采用单纯性阑尾切除术16例。回盲部切除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姑息性手术1例。肿瘤直径〈1cm 15例,1-2cm 3例。〉2cm 3例。14例肿瘤浸润深度限于黏膜下或肌层,3例侵及浆膜,4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3例患者肿瘢〉2cm伴局部淋巴结转移。获随访的16例患者中,15例无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死亡。结论 阑尾类癌少见。多袭现为阑尾炎症状,难以做出术前诊断。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深度决定术式及切除范围。
王付龙侯爱军彭正
关键词:阑尾肿瘤类癌瘤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