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冀建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公安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法医
  • 5篇法医学
  • 4篇外伤性
  • 3篇外伤
  • 3篇法医学鉴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积液
  • 2篇外伤性硬膜下...
  • 2篇膜下
  • 2篇积液
  • 2篇骨折
  • 2篇法医临床
  • 2篇法医临床学
  • 2篇法医临床学鉴...
  • 2篇法医学分析
  • 1篇性变态
  • 1篇性虐待
  • 1篇血肿
  • 1篇影像

机构

  • 8篇北京市公安局
  • 1篇鞍山市公安局
  • 1篇黄骅市公安局

作者

  • 8篇冀建华
  • 5篇崔际论
  • 5篇李新奇
  • 4篇靳永胜
  • 3篇汪隽
  • 3篇孙宗飞
  • 2篇王建群
  • 2篇徐武军
  • 2篇甄大为
  • 1篇郭秀改
  • 1篇王兴昆
  • 1篇刘军
  • 1篇贾雪峰
  • 1篇吴涛
  • 1篇张长青
  • 1篇王磊
  • 1篇仇海华
  • 1篇刘刚
  • 1篇杨璐

传媒

  • 5篇法律与医学杂...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位颈脊髓损伤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2007年
孙宗飞冀建华吴涛靳永胜徐武军崔际论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
骨密度测定在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测定外伤后骨折者的骨密度,探讨骨折鉴定中骨质疏松和外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外伤参与度评定的一般原理,对15例外伤后骨折者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结果15例伤者:男6例,女9例,年龄在43~85岁之间;骨密度值在0.354~1.067 g/cm2之间;7例诊断骨质疏松症,外伤参与度为50%,其中5例评定为轻微伤,2例评定为轻伤;其余8例均为骨量减少,评定为轻伤.结论骨密度测量可预测骨折危险性,有助于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伤病关系分析.
刘军贾雪峰仇海华王磊郭秀改冀建华刘刚杨璐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骨折骨密度测定伤病关系骨质疏松
42例外伤性流产的法医学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汪隽张长青甄大为王兴昆冀建华靳永胜李新奇
关键词:外伤性流产法医学鉴定
23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法医学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冀建华李新奇崔际论王建群汪隽孙宗飞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急性外伤头颅外伤头部外伤法医学分析
罕见性虐待1例浅析
2005年
孙宗飞冀建华崔际论李新奇靳永胜
关键词:性变态损伤程度评定
外伤致鼓膜穿孔318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冀建华崔际论李新奇汪隽王建群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骨膜病性法医临床学鉴定法医学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的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 方法 报告 14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14例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 2~ 4周左右 ,硬膜下积液至形成血肿时间自 4周~ 3月及 6月不等 ,出血、血肿位于单侧额颞 11例 ,双侧额颞 3例 ,临床经保守及手术治疗 ,无一例死亡。 结论 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是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冀建华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
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学鉴定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比较分析240人次390处肋骨骨折在普通胸部平片、透视下点片、高仟伏片、CT及B超影像学表现。结果不同检查方法发现骨折例数分别为:常规胸片240人次,骨折点258处,可疑62处;高仟伏12人次,骨折10处;透视下点片91人次,骨折112处;CT19人次,骨折41处。(其中定位薄扫9人次,骨折9处);B超7人次,5处肋软骨骨折,2处肋骨骨折。结论普通胸部平片、高仟伏片、透视下点片、CT与B超对肋骨骨折诊断具有互补性,根据肋骨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症状与体检,选取正确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正确诊断肋骨骨折非常重要,也是法医鉴定及伤情鉴定工作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冀建华李新奇靳永胜甄大为徐武军崔际论
关键词: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法医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