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伟

作品数:25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腰椎
  • 17篇椎间盘
  • 14篇腰椎间盘
  • 14篇腰椎间盘突出
  • 14篇椎间盘突出
  • 13篇腰椎间盘突出...
  • 13篇突出症
  • 13篇椎间盘突出症
  • 9篇正骨
  • 9篇手法
  • 9篇盘移位
  • 9篇椎间盘移位
  • 7篇正骨手法
  • 6篇游离型腰椎间...
  • 5篇脊柱
  • 3篇复位
  • 3篇复位法
  • 2篇新医正骨
  • 2篇旋转复位
  • 2篇旋转复位法

机构

  • 25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25篇冯伟
  • 13篇冯天有
  • 11篇王飞
  • 7篇毕永民
  • 7篇王书勤
  • 6篇许奎
  • 5篇邓晶晶
  • 3篇王淑琴
  • 3篇郭伟
  • 2篇肖梅
  • 2篇孙鹏
  • 1篇柳小林
  • 1篇宋云龙
  • 1篇祝红线
  • 1篇赵平
  • 1篇范宇
  • 1篇孙莉华

传媒

  • 9篇中国骨伤
  • 3篇空军总医院学...
  • 2篇中医正骨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 1篇第十次全国中...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借助3D-MRI扫描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探索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9~55岁,平均34.6岁。治疗前后均进行3D-MRI扫描,观察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及核磁冠状位脊柱-骨盆构形变化。结果:MRI显示患者突出髓核与受累神经根解剖关系分为腋侧、肩侧、前方、包围4种类型。手法治疗后触诊患椎椎体位移消失,腰腿痛锐减。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2~28个月,平均12个月,疾病未复发,所有患者恢复原工作或学习。3D-MRI轴位与入院时对照所有病例突出髓核大小形态无显著变化,患者腰椎-骨盆的曲线均有改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单(多)个椎体位移。椎体位移致腰椎-骨盆构形改变造成髓核及受累神经根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患椎椎体位移,恢复了脊柱内外因素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淑琴
关键词:手法治疗椎间盘移位腰椎脊柱
颈椎病并发痉挛性斜颈一例报告
1999年
冯伟冯天有
关键词:颈椎病痉挛性斜颈正骨手法病例报告
浅析冯天有教授有关损伤性脊柱疾病的学术研究被引量:24
2000年
目的 学习、研究、继承冯天有教授的学术思想。 方法 通过三年国家级师承制教学 ,学习、继承冯天有教授有关损伤性脊柱疾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 ,总结其学术思想。 结果 冯天有教授在国内首次揭示了损伤性脊柱疾病的本质 ,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新领域。首次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性脊柱疾病的理论基础 ;单 (多 )个椎体位移是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治疗上创用了“脊柱 (定点 )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环枢椎半脱位、峡部裂等一系列疾病建立了新诊治方法 ,取得突破性进展 ,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结论 “新医正骨疗法”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是“
冯伟
关键词:脊柱疾病正骨手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全文增补中
解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体形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解读冯天有教授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四步规律性变化。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型旋盆翘臀患者23例,摄体形像、X线片。并用Photoshop6.0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X线片侧位腰曲变直,甚至反向。以站立前后位X线片上测量水平线与代偿椎体(L3或L4)上缘夹角,代表腰段脊柱旋转侧弯角度。本组病例此角度为(11.57±2.74)°。骨盆旋转倾斜有两种代偿方式。穿矫形鞋后站立前后位X线片可见骨盆发生旋转,腰段脊柱向一侧倾斜角度显著减小,变化值为(10.69±3.02)°(t=2.96,P<0.05),差异有显著性。电脑合成图像可见位移椎体L4或/和L5体表投影位于腰曲变平反向阶段。腰椎凸侧条状肌痉挛范围与腰椎旋转侧弯范围一致。随访3~24个月,优22例,良1例,差0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Ⅲ型旋盆翘臀是躯干(脊柱)、骨盆、下肢联动结构对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代偿及身体生物力学平衡的结果,穿矫形鞋是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冯伟郭伟邓晶晶孙鹏肖梅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正骨手法
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 (以下简称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 )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 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2月我们收治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患者 15例 ,作为观察组 ,另以同期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明显侧弯患者 18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特点 ,X线片特点及 Cobb角治疗前后变化 ,并作统计学处理。以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要治疗方法。 结果 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X线片腰椎明显旋转侧弯 ,广泛骨赘形成。与对照组骨赘数目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 Cobb角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 ,对照组 Cobb角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是脊柱内外平衡失调的一种表现 ,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应用脊柱定点复位法为主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冯伟冯天有邓晶晶王书勤
关键词:脊椎炎正骨手法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反映突出髓核大小的MRI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矢状径指数(sagittal index,SI),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及随访S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均获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7.4个月,临床评分优95例、良17例、差0例。疗效评价均为优。治疗前后SI值分别为0.618±0.015、0.581±0.0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SI值为0.315±0.025,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5)。手法治疗前临床综合评分为12.841±0.435,治疗后为21.398±0.152,随访时为23.513±0.063,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多)个椎体位移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恢复患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使脊柱内外平衡因素协调一致,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王飞许奎王淑琴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的新医正骨疗法治疗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3-62岁,中位数36岁。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四步腰型分型法Ⅲ型31例、Ⅳ型28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椎体结核或肿瘤,既往无脊柱手术史。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腰部形态变化,并采用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数11个月。穿矫形鞋后患者脊柱侧凸明显改善,椎旁肌痉挛松弛;至治疗结束时脊柱侧凸基本消失,椎旁肌恢复对称、松弛。本组患者治疗前脊柱侧凸角为(17.38°±6.63°),穿矫形鞋后改善为(6.82°±5.53°),治疗结束时为(2.56°±2.34°)。治疗结束后按照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评定,治愈14例、显效39例、有效6例。结论:联合应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封闭疗法及穿矫形鞋的新医正骨疗法,可有效纠正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体移位,恢复脊柱棘突连线的连续性,恢复患者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伟冯天有许奎王淑琴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封闭疗法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矫形鞋
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的临床研究
冯天有教授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一组腰腿痛患者,多为老年,腰椎明显旋转侧弯,侧弯凸侧椎旁肌团块状痉挛变硬,X线片可见椎体广泛或/和巨大骨赘,称之为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以下简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
冯伟冯天有邓晶晶王书勤
文献传递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间盘组织离开椎间隙游离于硬膜外腔中,造成神经根或(和)马尾神经损害。游离间盘组织主要为髓核和终板组织。MRJ检查,尤其增强扫描是诊断游离间盘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认为...
王飞冯伟毕永民许奎
突出髓核对神经根挤压作用的临床意义——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MRI)轴位像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的挤压作用对椎管内神经根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T或MRI轴位像为依据,将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13~59岁,平均37.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或(和)椎板(黄韧带)间距大小分为3型,测量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观察SI值、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性别、SI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无关(P>0.05),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呈负相关(r=-0.8787,P<0.01)。结论: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等对神经根的挤压作用反映了神经根的受压程度。
冯伟冯天有王书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直腿抬高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