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

作品数:52 被引量:292H指数:12
供职机构:海南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暴雨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10篇热带
  • 9篇环流
  • 8篇气旋
  • 7篇汛期
  • 7篇热带气旋
  • 7篇降水
  • 6篇地形
  • 6篇急流
  • 6篇大暴雨
  • 5篇特大暴雨
  • 4篇低空
  • 4篇低空急流
  • 4篇气候
  • 4篇琼州海峡
  • 4篇环流特征
  • 3篇中尺度
  • 3篇台风

机构

  • 46篇海南省气象台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中国气象局广...
  • 6篇海南省气象科...
  • 5篇南海气象防灾...
  • 2篇海南省环境科...
  • 2篇海南省气候中...
  • 2篇海南省气象局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酒泉卫星...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2篇冯文
  • 9篇许向春
  • 9篇陈有龙
  • 8篇吴俞
  • 7篇赵付竹
  • 6篇杨仁勇
  • 6篇符式红
  • 6篇杨薇
  • 6篇万齐林
  • 5篇李勋
  • 5篇翁小芳
  • 5篇冯文
  • 4篇黄燕燕
  • 4篇苗峻峰
  • 4篇张春花
  • 4篇林建兴
  • 4篇王凡
  • 4篇辛吉武
  • 4篇吴春娃
  • 3篇梁科

传媒

  • 7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气象
  • 3篇热带农业科学
  • 3篇暴雨灾害
  • 2篇气象科学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干旱气象
  • 2篇气象研究与应...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海洋预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2012年高...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风急流影响下海南非热带气旋暴雨个例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 0.5°×0.5°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海南省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10月12—14日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过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股冷空气从中低层东移南下并在华南沿海堆积、变性,副高稳定加强西伸,850 hPa上在华南沿海地区与变性的大陆高压合并加强,热带地区赤道辐合带活跃,其共同作用促使低空东风急流形成、发展和加强;低空东风急流、弱冷空气南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波等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风急流是此次暴雨所需水汽最大的提供者;θse面陡立造成对流系统斜压发展,激发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正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加强了层结对流不稳定发展,对流层中层正差动涡度平流破坏了海南岛的准地转平衡;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激发了次级环流,导致暴雨区上空垂直运动的发展,促使降水增强。
刘丽君冯文陈德明
关键词:大暴雨低空急流
多云天气下海南岛海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WRF-Noah耦合中尺度模式对海南岛2012年7月5日的多云海风个例进行三维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多云天气条件下复杂地形区域的海风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通过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WRF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出岛屿四周的海风演变特征。与少云海风日相似,多云海风日中全岛海风于12时开始形成,15时海风发展最为强盛,影响范围最广,18时全岛海风的辐合程度最强,海风辐合区是主要的潜在降水区域。对比山区与平坦地区的海风环流发现,山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3—18时,而平坦地区海风环流强盛期为15—18时。复杂的山地对海风环流结构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山地地形动力阻挡和抬升作用下,海风环流变得更加清晰完整,间接延长了海风环流的维持时间;另一方面局地地形热力作用形成的谷风环流与海风几乎同时产生和消亡,两者汇合后,谷风的瞬间加强会引起海风锋锋消,瞬间减弱会引起海风锋锋生;两者同相叠加会使得海风环流结构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平坦地区的海风受到的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小,海风水平分布比较规则,海风环流垂直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方向海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韩芙蓉苗峻峰苗峻峰
关键词:复杂地形
近10年海南岛后汛期特大暴雨环流配置及其异常特征被引量:24
2015年
通过对2000年10月11—14日、2008年10月12—14日和2010年10月1—8日3次持续性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近10年来后汛期特大暴雨的环流配置和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后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系统配置都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在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在对流层中、低层,热带低值系统、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气压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南海北部存在强盛的偏东风低空急流是后汛期特大暴雨的天气学特征中最显著的强信号,其由热带低值系统东北侧的东南风,冷高压前缘的东北风和副热带高压南缘的偏东风汇合而成。最强降水发生前急流核的变化呈现出自东向西移动,高度逐日上升,风速脉动剧烈三个明显的特征。后汛期特大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相对气候同期平均态的异常特征也很显著:北半球亚洲区内热带辐合带(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异常偏强的天气系统配置为强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
冯文符式红赵付竹
关键词:后汛期特大暴雨季风槽
逐时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的模拟试验被引量:11
2008年
文中基于不同的云迹风同化方案,用GRAPES模式对2005年7月11—12日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云迹风资料同化试验及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所得的分析场及预报场的差异,研究逐时云迹风资料三维变分同化对分析场及暴雨预报的影响。首先,根据连续性原理及双通道各层次云迹风资料的误差分析,分3个步骤对7月11日00:00—12:00UTC共12个时次的双通道云迹风资料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控制;然后,把经过质量控制的云迹风资料放入基于GRAPES3D-VAR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开发的逐小时循环同化系统中进行同化,将得出的分析场与单一时次未经质量控制的云迹风资料同化得出的分析场进行对比,探讨了逐时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数值预报分析场的影响;最后,把同化后的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用GRAPES模式对2005年7月11—12日长江流域暴雨过程做24h降水预报试验,分析两个同化方案所模拟得到的预报场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资料的筛选、同经纬度单点通道的选择及资料的稀疏化3个步骤控制后,各层次云迹风资料的误差有明显减小;加入经质量控制的逐时云迹风资料其三维变分同化可以提高分析场中风压场及水汽场的质量;而且在暴雨预报试验中可以相对更准确地预报暴雨落区及雨强。
冯文万齐林陈子通丁伟钰黄燕燕
关键词:暴雨预报数值模拟
2010年10月海南一次持续性暴雨的特点和成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使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GFS资料、高空和地面探测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9月30日20时至10月9日20时海南持续性暴雨的特点和可能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 hPa对流层顶南亚高压持续控制海南、南海及中南半岛上空,南海热带低压系统和3个反气旋环流(即大陆冷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反气旋)对峙为此次暴雨提供有利的环流背景;冷空气东风回流影响华南西部和中南半岛北部,使低层冷平流侵入热带低压系统致使海南东部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低空偏东急流、东南急流与西南急流是此次暴雨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3股急流在海南东部及东北部汇合给当地持续强降水提供了有力的水汽条件;高空形势预报ω方程涡度平流和假相当位温平流的差动项为热带低压系统的发展和维持提供动力和热力强迫作用致使热带低压呈东强西弱不对称结构,以及海南东半部降水强于西部的分布不均的特征。
周海霞冯文陈少健赵付竹
关键词:热带低压反气旋暴雨急流水汽
中国第一代再分析产品CRA对琼州海峡海雾模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全球再分析产品CRA(CMA Global Reanalysis)对海雾模拟的适用性,将CRA与欧洲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the 5th Generation of ECMWF Reanalysis)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再分析产品FNL(Final Reanalysis Data)分别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驱动的初边界条件,对发生在琼州海峡的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3种再分析产品作为初始场均能模拟出琼州海峡海雾发展过程。CRA和ERA5模拟的海雾在偏东风下开始发展,风向转为东北风后消散。CRA模拟的海雾强度最强且维持时间最长,FNL模拟的底层风场较早转为东北风,海雾消散早。在垂直方向上,ERA5和CRA模拟的海雾发展高度与实况接近,FNL则明显偏低。CRA中较低的逆温层以及近地层温度将水汽聚集在低层,使得海雾可以持续发展并长时间维持。在加入实时更新的高分辨率海温后,模拟的气海温差场更精细,可反映出琼州海峡中部及东部气海温差小于0.5℃的区域,模拟海雾发展的能力更强。
杨薇杨薇冯文冯文冯文
关键词:琼州海峡数值模拟
琼州海峡大风数值模拟及地形敏感性试验被引量:12
2011年
使用WRF3.1模式对2008年12月4日、12月21日、2009年3月13日的三次冷空气造成的琼州海峡大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格距4 km的模拟地面风场与实况接近,中尺度模式在大风的起风时间、持续时间、风速大小等方面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并能反映冷空气偏东路径与偏西路径过程中琼州海峡大风的不同分布特征。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由于南北两岸地形作用,在偏东北大风起风时段易产生地面风速增大的"狭管效应",在海峡中间区域风速增大幅度为0.5~1.4 m/s,时间上狭管效应主要表现在大风过程的前6 h,从起风时次开始增大,一般在3 h后表现最强,之后随之减弱。
杨仁勇冯文许向春辛吉武
关键词:数值模拟大风琼州海峡地形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晌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根据2005年7月—2006年12月海口市出的19个酸雨个例,对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发生的天气背景、致酸污染物的源地及输送方式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北部地区酸雨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影响海南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系统主...
冯文李天富吴春娃谢东海
关键词:酸雨
文献传递
强台风“山神”外围超级单体引发的龙卷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利用雷达、探空、自动站等资料及数值模拟对2012年10月南海强台风"山神"引发龙卷的外围雨带中超级单体的结构特征和环境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超级单体既有大陆性超级单体特征(有弱回波区、强的回波悬垂和中气旋等),又有热带对流回波特征(回波质心高度和强的回波高度低);⑵当超级单体发展时,云内有较强的倾斜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向前流出有利于右后侧气流的流入,使得单体进一步发展,同时下沉气流使得云底高度下降,加大发生龙卷的概率;⑶龙卷发生前的环境场中层有干冷空气侵入,增加了大气不稳定度,同时低层具备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低的抬升凝结高度的有利条件;⑷除地形摩擦辐合抬升有利于垂直涡度增加外,局地的三角洲地形也有利于局地垂直涡度增加,大大增加发生龙卷的概率。
吴俞薛谌彬郝丽清冯文
关键词:龙卷数值模拟
海南岛中部山地地形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海南岛地形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环形层状分布,由中部最高峰五指山(主峰海拔1867m)向外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海涂逐级递降。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海南岛气候资源的多样性,为丰富的热带农作物种植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岛上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也因气候差异而各有千秋。
张春花董立就吴俞冯文郭冬艳吴慧符晓虹陈小敏
关键词:气候差异山地地形天气气候气候资源气象条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