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复刚

作品数:43 被引量:83H指数:7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会合
  • 21篇行星
  • 16篇太阳
  • 11篇周期
  • 8篇星系
  • 8篇行星系
  • 8篇质心
  • 5篇地理
  • 5篇太阳活动
  • 5篇角动量
  • 4篇太阳系
  • 3篇地球
  • 3篇地图
  • 3篇动量守恒
  • 3篇盐沼
  • 3篇制图
  • 3篇经度
  • 3篇径流
  • 3篇角动量守恒
  • 2篇地理学

机构

  • 38篇齐齐哈尔大学
  • 17篇南京师范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齐齐哈尔师范...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工程...

作者

  • 43篇刘复刚
  • 16篇王建
  • 10篇鲍锟山
  • 9篇王永洁
  • 8篇罗金明
  • 6篇毕明岩
  • 5篇王治良
  • 4篇李广文
  • 4篇柏林
  • 3篇翟伟峰
  • 2篇张水胜
  • 2篇商志远
  • 2篇孙威
  • 2篇陈金如
  • 2篇王丽婧
  • 2篇侯建秋
  • 2篇郑一
  • 1篇张志刚
  • 1篇张绪教
  • 1篇孙磊

传媒

  • 17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高师理科学刊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图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大学物理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生态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第四届大学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对太阳轨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指数的建立——对太阳自转运动周期性振荡成因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Tlatov(2007)研究表明太阳自转具有准22年振荡周期,并认为是太阳系自引力造成的.根据刘复刚和王建(2013)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KP(令KP=K是为了和其他指数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和获得的修正系数发现:太阳轨道运动具有平均准22.1826年运动周期,认为太阳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自转角动量的周期性叠加致使太阳自转角速度具有准22.20年周期性变化.基于行星会合指数KP同时标定了太阳质心S相对于一个无法观测到的太阳系质心C位置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太阳轨道运动指数KS、速率指数Kv、加速度指数Kα对太阳轨道运动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这使得从行星系统之视角分析、揭示太阳运动和太阳活动成为可能,并对太阳自转运动的准11年和22年周期振荡受控于太阳轨道运动的调控进行了分析,这从探索途径和思想方法上是一种突破.依K_P表达式给出的太阳轨道运动轨迹与Jose(1965)、杨志根等(1988)、Scafetta(2014)、Mc Cracken等(2014)给出的图像不但形态特征相同而且图像的相位也完全一致.行星会合指数KP更重要的作用是标定了行星系统质心距离太阳位置关系的变化.本文从行星系统质心出发,根据行星系统质心P与太阳质心S绕太阳系质心C同步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来进一步揭示太阳轨道运动规律.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按这一途径可根据8大行星公开的天文数据分析太阳轨道运动规律.这种方法不但把纷繁复杂的行星系统统一起来,呈现出行星系统固有的整体运动规律,而且在整个太阳系中建立了与太阳处于相同子系统地位的行星系统质心.在此基础上,通过行星系统质心P与太阳S间位置关系变化,系统分析了太阳S和太阳系质心C的统一与分野规律.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行星系质心运动规律发现它与太阳轨道运动特征间的本质联系,这使得从行星系统质心的运动特征对太阳运动与
刘复刚鲍锟山姚允龙侯建秋陈凯马丽伟罗金明
太阳活动Hallstatt周期及太阳活动周强弱变化的预测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之前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发现太阳质心具有平均准22年向太阳系质心靠近(有时近似重合)的轨道运动周期.在整个太阳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推出太阳自转角动量和太阳绕转角动量之和守恒.二者角动量转换造成太阳自转角动量变化和太阳绕转角动量变化具有互为反向的准22年变化规律.太阳自转角速度变化(dω/dt)图像与太阳黑子磁性指数图像具有一致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从物理机制上对太阳活动周相位变化和太阳活动强弱变化进行解释,这为预测太阳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为太阳活动替代性指标指代的双世纪周期和2403年哈尔斯塔(Hallstatt)周期规律找到了理论根据.
刘复刚王建鲍锟山李广文王治良
关键词:太阳活动角动量守恒
对地理学的理性思考
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凸显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囤、土壤圈和人类圈的相互作用,地球表层系统的本质特征就是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地理学的根本矛盾就是:人们对地理环境(或地理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的整体认识...
刘复刚王建
关键词:地理学地球表层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对太阳轨道运动特征的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运用刘复刚和王建(2013a)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K指代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动时,一般情况,行星系质心是和木星位于太阳一侧.当其它3颗大质量行星(或其它7颗行星)和木星分居在太阳两侧,并且这4颗大质量行星(或8颗行星)与太阳近似排成直列的状态时,行星系质心则处在木星相反一侧,这时造成了太阳绕太阳系质心顺时针旋转的假象.本文对这一认识进行了澄清,并通过图示的方法定性地解释了太阳在一个行星系统平均轨道会合周期内角速度的变化特征.相当太阳系质心(C)从太阳本体旋出直到C再次旋进太阳本体这一时段,太阳轨道运动是处在减速期;而当C旋进直到旋出太阳本体这一时段,太阳轨道运动处在加速期.并将其运动特征与太阳轨道角动量的变率进行了对比,这将为揭示太阳活动规律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和新的思想方法.
刘复刚鲍锟山周德帅王建李广文王治良
太阳轨道运动恒星周期的证明及其与太阳活动周的对应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刘复刚和王建(2013)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K),已经给出了太阳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轨迹,并得到其恒星周期为准22年.这一恒星周期是根据行星系统中按各自行星质量权重求得的23.77208年周期与通过图像获得的19.8585年行星会合周期的平均值得到的.因为各行星的周期都是恒星周期,故本文通过对K2函数求导方法得到的23.36886年周期也是恒星周期,它与23.77208年周期近似相等,这进一步证实太阳轨道运动恒星周期与由行星系统质心运动所指代的会合周期不同,二者之差异可能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顾及太阳质心的动与不动两种情况,选取其平均值22.33年作为太阳轨道运动的恒星周期.结果发现,这一周期与太阳活动22.20年磁周期一致.这表明通过修正后的太阳轨道运动特征图像可以近似预测太阳活动和相应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周德帅刘复刚王建李广文赵业思雷超
关键词:太阳活动周
地球引潮力极大值和强潮汐周期性指数的建立与定性分析
2020年
日、月对地球表层海水的引潮力导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成熟理论.地球除具有日、月、年潮汐规律外,还具有明显的准1800年、200年、50~70年、18.6年、9.3年和2.5~7年不同尺度的周期.本文通过将地球赤道半径和月球轨道半径投影到黄道面上,标定二者矢量半径之和的模的极值状态,创建了引潮力极大值和强潮汐的周期性指数KSEM.这对探讨和预测潮汐的时间分布和推断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行星系统中木星和金星对地球的摄动影响最突出,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型将日、地、月、木星、金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对地球潮汐极值状态进行刻画.通过辨析这五大天体运动预设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特征,进而考察KSEM指数与月球升交点和月球近地点会合周期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月球轨道运动不同的特征周期的叠加和定性分析,这对探讨强潮汐周期、厄尔尼诺现象和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滕永富刘复刚王伟王丽婧罗金明侯建秋
关键词:引潮力强潮汐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数学方法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与地理教学同步的数学方法 ,解决了判断极地投影图中方向问题 ;特别是提出了利用双平行直角坐标系判断 2点间的位置关系的新方法 ;利用数轴解决区时计算问题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太阳高度角问题 ;利用球面几何知识解决地球上 2点间最短距离问题 .从而解决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体现了地理教学与数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
刘复刚王晓红张立人苏凤彦王永洁
关键词:地理教学太阳高度角
太阳轨道运动长周期性韵律的成因被引量:22
2013年
太阳轨道运动具有双世纪(约200年)和哈尔斯塔(约2500年)长周期规律.这两个周期可以通过行星会合指数方程获得.根据图像获知,这两个太阳轨道运动周期都是由太阳最基本的22年轨道运动周期集合而成.太阳轨道运动的22年周期和太阳活动的22年磁周期是一一对应的.本文通过行星会合指数图像与太阳轨道运动角动量变率(Jose,1965)图像和树木年轮-珊瑚综合指标所指代的太阳活动图像(Charvátová,2000)的比对,以及对太阳轨道运动角动量与太阳自转角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分析,认为太阳的自转运动规律决定着太阳自身的活动规律.从而得出,行星会合指数不但可以指代太阳的轨道运动规律,同时也可指代太阳的活动规律.
刘复刚王建商志远郑一
太阳轨道运动—太阳磁场变化与地球高层大气温度准22年周期循环的联系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获得了太阳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周期为准22年.太阳轨道运动周期和北半球高空大气温度场准22年变化周期二者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在整个太阳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得到太阳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自转角动量之和守恒.理论上,通过太阳绕转和自转角动量间的转换,建立了行星会合指数与全球高层大气温度场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大气温度场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
刘复刚曲维政王建鲍锟山侯建秋陈凯马丽伟
关键词:太阳活动大气温度
对太阳轨道运动不绕过太阳系质心这一周期性特征的再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和行星系日心经度分别获得行星系质心到太阳的距离和日心经度的变化特征,发现杨学祥等(1999)指出的在1990—1994年太阳轨道运动并没有绕过太阳系质心这一特征具有准179年周期.根据对会合指数K极小值的分析表明,当会合指数向量K_(sp)>0时,行星系质心和木星在太阳一侧,保持与太阳同步绕太阳系质心运动;当K_(sp)<0时,则出现行星系质心和木星分别处在太阳质心的两侧,此时行星系质心没有绕过太阳质心,致使太阳质心没能绕过太阳系质心.行星会合指数与行星系质心日心经度两个时间序列的功率谱检测出不同的周期,表明二者指代的物理特征不同.分别对行星会合指数和行星系质心日心经度最强功率谱所标定的19.86年和11.86年周期的物理意义进行澄清,前者是行星会合指数K在极大值附近具有相等K值的频率所表现出的周期,它不是方向周期;后者主要指相对于太阳质心,行星系质心轨迹的封闭曲线旋进和旋出所对应的相同日心经度的频率明显增大所表现出来的周期,它不是理论上K指数相等条件下的周期.这为探索太阳轨道运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刘复刚姚允龙鲍锟山侯建秋陈凯马丽伟罗金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