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方
-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在溃疡性结肠炎 (UC)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利用双色、三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对 19例UC肠黏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作表型分析。结果 (1)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T、B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无显著性 ;(2 )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改变 ,肠黏膜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3)外周血及肠黏膜Th1/Th2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1)T细胞各亚群的变化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对T细胞亚群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其发病机制 ;(2 )肠黏膜及外周血中Th1/Th2比值均明显下降 ,提示Th2细胞是UC病变中的主要辅助细胞群体 ,UC是一种Th2细胞占优势的炎症。
- 刘小方欧阳钦罗锋胡仁伟黄丽彬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外周血淋巴细胞
- 穿孔素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刘小方欧阳钦邱春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穿孔素肠黏膜结肠炎
- 麦胶性肠病实验诊断的进展被引量:4
- 2001年
- 张燕刘小方欧阳钦
- 结肠粘膜活检标本中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表型分析被引量:11
- 2000年
- 为改进从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并行初步表型分析 ,从 8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正常人和 2 2例大肠癌患者各取 1 0块结肠粘膜进行活检 ,比较消化分离各因素对细胞产量的影响 ,并以双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 :溃疡性结肠炎组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产量达 1 0 6 个 ,为正常人组及大肠癌组的 2倍 ,各组细胞活力均 >95 % ;其中 T、B细胞百分比在三组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而溃疡性结肠炎组 CD3+ CD4+ 、CD3+ CD8+ T细胞百分比与后两组比较则有显著不同 (P<0 .0 1 )。本研究结果提示 ,从活检标本中可分离出足够数量的固有层单个核细胞进行表型或功能研究 。
- 刘小方欧阳钦黄丽彬马洪升胡仁伟张燕
- 关键词:固有层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
-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食管胃静脉曲张(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重要并发症,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其预防及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据临床上对EGVB诊治的实践经验,结合2008年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的杭州共识及2007年美国AASLD的相关指南,对EGVB治疗、预防中常见问题进行简述。
- 刘小方王晨徐有青
-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 37例结肠黑变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马洪升欧阳钦张尚福刘小方
-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MC临床病理
- 10日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疗效。方法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指合并糜烂、中至重度萎缩、中至重度肠化生或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序贯疗法):前5 d,埃索美拉唑40 mg,qd+阿莫西林1 000 mg,bid;后5 d,埃索美拉唑40 mg,qd+克拉霉素500 mg,bid+替硝唑500 mg,bid;对照组(32例,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40 mg,qd+阿莫西林1000 mg,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疗程7 d。所有患者停药4周以上行13C呼气试验检测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1.7%,对照组根除率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优于标准三联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郭玉宁刘小方朱玉群徐有青
- 关键词: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根除率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 2001年
- 刘小方欧阳钦等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致病机制
- 螺旋CT诊断老年大肠癌162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老年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外科手术加病理检查证实的162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的螺旋CT扫描图像,比较螺旋CT检查与结肠镜检查对老年人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受检率100%,电子肠镜受检率75.3%,40例患者未能完成结肠镜检查,其中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27例(16.67%),CT检查对老年大肠癌的诊断检出率为80.86%,与电子结肠镜(70.37%)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螺旋CT检查不仅能发现病变.还能确定病变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且无痛苦,对老年患者更安全、方便易行,可作为老年大肠癌诊断的常规手段.
- 朱东刘小方梁丕霞徐有青
- 关键词:螺旋CT老年患者结肠癌
- 老年人大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老年人大肠息肉,特别是巨大(直径〉2.0cm)、多发息肉,并发症多、癌变率高,作为癌前病变已广泛受到重视。我院内镜室于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对95例老年患者,共168枚大肠巨大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并将同期中青年组做为对照组探讨内镜下治疗的技术及价值。
- 朱东李欣欣刘小方
- 关键词:大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癌前病变中青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