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新

作品数:2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海马
  • 6篇缺血
  • 6篇癫痫
  • 6篇脑缺血
  • 5篇神经再生
  • 4篇荧光
  • 4篇荧光蛋白
  • 4篇灶性
  • 4篇灶性脑缺血
  • 4篇颞叶
  • 4篇颞叶癫痫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绿色荧光
  • 4篇绿色荧光蛋白
  • 4篇局灶
  • 4篇局灶性
  • 4篇局灶性脑缺血
  • 4篇基因

机构

  • 28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医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能源职业...

作者

  • 28篇刘建新
  • 15篇陈新林
  • 11篇刘勇
  • 9篇张蓬勃
  • 7篇康前雁
  • 6篇田英芳
  • 6篇杨蓬勃
  • 5篇赵建军
  • 5篇吕海侠
  • 4篇石秦东
  • 4篇刘勇
  • 3篇田玉梅
  • 3篇邱芬
  • 3篇张建水
  • 2篇徐曦
  • 2篇唐锋儒
  • 2篇吴锋
  • 2篇李捷
  • 2篇肖新莉
  • 2篇胡明

传媒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太赫兹科学与...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颞叶癫痫慢性期CA3区损伤对齿状回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小鼠颞叶癫痫慢性期CA3区细胞丢失是否影响齿状回神经元新生。方法 Pilocarpine诱导制作小鼠颞叶癫痫模型,在慢性期(诱导2月后)采用BrdU标记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新生细胞,尼氏染色将标本分为CA3区细胞部分丢失(Ⅰ型)和严重丢失(Ⅱ型)组。BrdU+Neu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新生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DCX和BrdU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两组动物齿状回细胞增殖和新生细胞的存活。结果与Ⅱ型组动物比较,Ⅰ型组动物齿状回SGZ和颗粒细胞层(granule cell layer,GCL)BrdU+NeuN双标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但双标细胞占BrdU免疫阳性细胞总量的比例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和Ⅱ型组动物齿状回SGZ区DCX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BrdU标记6周后,Ⅰ型组动物齿状回存活的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较Ⅱ型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小鼠颞叶癫痫慢性期CA3区损伤通过影响新生细胞的存活而降低了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新生。
胡明朱坤张建水刘建新
关键词:颞叶癫痫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神经元
脑出血能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是否能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方法使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标等方法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脑出血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大鼠比较,同侧海马齿状回DCX蛋白在脑出血1 d即表达增强(0.127±0.088 vs 0.202±0.062),14 d达到高峰(0.771±0.108,P<0.01),28 d开始降低(0.582±0.121,P<0.01)。同时发现DCX和BrdU免疫阳性细胞以及DCX和BrdU免疫双标细胞出现在海马齿状回。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28 d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和NeuN免疫双标细胞显著增加(1.808±1.020 vs 5.654±1.671,P<0.01)。结论脑出血能促进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
徐曦郑建云张军峰陈新林杨蓬勃刘建新刘勇
关键词:神经再生海马齿状回脑出血
“后肢跳台”方法在检查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缺陷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大鼠脑卒中后肢运动功能缺陷的行为学检查方法。方法对大鼠脑出血后1、7、14、21、28d后肢跳台方法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与同侧转圈和横梁行走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大鼠同侧转圈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7d,而横梁行走和后肢跳台症状持续时间均超过28d。三种检查相应阳性症状于脑出血1d最严重,以中重度为主,以后逐渐减轻。脑出血28d时,横梁行走和后肢跳台症状仍未完全恢复,但以轻中度为主。相比之下,后肢跳台试验的敏感性与同侧转圈和横梁行走相同,但稳定性优于同侧转圈,并与横梁行走等同。结论 "后肢跳台"试验是一种敏感、稳定、操作简单的可专用于脑卒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缺陷的行为学检查方法。
徐曦张军峰杨蓬勃张建水陈新林刘建新吕海侠刘勇
关键词:脑卒中脑损伤脑出血
雨课堂+腾讯会议在医学寄生虫学在线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10
2020年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双保险的模式顺利开展医学寄生虫学在线教学活动。文章总结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在线教学的方案,为其他教师开展在线教育提供借鉴经验;同时探讨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为适应在线教育课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司开卫王渊张旭张旭刘建新吴锋程彦斌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在线教学
ME49株弓形虫定位感染昆明小鼠海马的脑组织病理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定位感染昆明小鼠海马CA1区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利用神经生物学的颅内定位注射技术,将定量(1000、2000、4000个)ME49株弓形虫滋养体,定位注射入小鼠海马CA1区(前囟后2.18 mm;矢状缝右侧1.5 mm;脑膜下深度1.2 mm),观察小鼠的发病状况以及生存时间;用Giemsa染色方法观察小鼠腹水和脑组织匀浆中弓形虫形态及其数量的变化;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分别用尼氏染色和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组织的变化和病理改变。结果弓形虫感染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癫痫样抽搐、偏瘫以及精神状态变差等神经受损的症状。小鼠腹水和脑匀浆中均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尼氏染色发现海马区神经元丢失和大量坏死;HE染色发现组织坏死灶以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定位感染ME49株弓形虫能引起小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损伤程度与感染数量相关。颅内定位注射弓形虫滋养体的方法为构建弓形虫脑病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李倩刘建新吴锋龙伟李小其司开卫程彦斌
关键词:弓形虫海马病理改变
EGFP为报告基因的增强子鉴定质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增强子鉴定质粒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PCR法扩增获得EGFP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入PGL3-control质粒骨架,得到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增强子鉴定...
石秦东张蓬勃康前雁陈新林田玉梅刘建新刘勇
关键词:增强子绿色荧光蛋白缺氧反应元件
神经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1年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10年起,为八年制医学生开设了神经生物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模式、教学语言以及综合考评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结合“区段整合式”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我校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打破以课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指定教材;教学活动为理论课程大课教学(1ecture)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相结合;提高了在教学中,使用英语的比例,并将探索和综合能力纳入对学生的考评。通关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座谈的方式,收集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神经生物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吕海侠刘勇臧伟进陈新林杨蓬勃刘建新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头颈应用解剖学教学的探索
2024年
头颈应用解剖学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口腔科学以及眼科学等学科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教学团队2020年自以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头颈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结合雨课堂、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使用互联网学习资源、微信交流平台、微课、网络开放课堂等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2020年以来三年教学的初步实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应用新媒体技术教学法和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法的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进行分析。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法比较,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新媒体技术应用和实践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肖新莉杨蓬勃靳辉许杰华刘建新马延兵计胜峰冯改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解剖学医学教学
海马CA3区损伤对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新生细胞向颗粒层迁移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明确海马CA3区损伤对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新生细胞向颗粒细胞层迁移的影响。方法 BrdU标记齿状回SGZ神经干细胞,Ibotenic acid或同体积生理盐水海马CA3区立体定位注射,4周后BrdU+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析迁移到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的新生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分别采用t-test和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botenic acid注射组动物CA3区锥体细胞大量死亡,损伤局限于损伤侧CA3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Ibotenic acid组损伤侧迁移到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的新生细胞数量和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总数的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海马CA3区损伤阻碍了齿状回SGZ新生细胞向颗粒细胞层的迁移,提示与齿状回有相互投射关系的CA3区对SGZ新生细胞向颗粒细胞层的迁移有重要作用。
刘建新刘勇
关键词:海马神经再生CA3区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情况,建立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示踪方法,为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提供示踪依据。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N1质粒,通过磷酸钙介导法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瞬时表达情况。结果:pEGFP-N1在基因转染24 h细胞转染率为28.98%,48 h为32.45%,72 h为30.40%,对照未转染细胞24 h、48 h分别为2.50%和2.04%:体外观察培养细胞转染24 h已有绿荧光表达,48-72 h细胞荧光强度最强,96 h荧光强度减弱。结论:pEGFP-N1质粒能有效转染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其转染效率可达到30%,是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和细胞示踪报告分子。
康前雁刘勇张瑾刘建新石秦东田英芳肖新莉张殿增钱亦华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视网膜前体细胞基因转染胚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