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莉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1997年
- 本文对167例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抽血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及冷凝集试验,结果PCR阳性59例(35.3%),冷凝集试验阳性38例(22.8%),两者均阳性28例(16.7%),PCR和/或冷凝集试验阳性69例(41.3)。比较<5岁与≥5岁两个年龄组,PCR阳性率与冷凝集试验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PCR阳性病例中,冷凝集试验阳性率在两个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而在冷凝集试验阳性病例中,PCR阳性率在两个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血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可提高支原体肺炎诊断率,又可避免咽拭子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的可能假阳性。
- 刘诗强王子才过仲珍刘德莉陈莉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PCR
- 神经管缺陷围产儿TORCH病原体的检测被引量:1
- 1996年
- 神经管缺陷围产儿TORCH病原体的检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孙剑英,刘伯宁,刘德莉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进进TORCH病原体引起的宫内感染造成围产儿不良结局者,临床上并非少见。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尸检证实为神经管缺陷而死亡的围产儿...
- 孙剑英刘伯宁刘德莉王进进
-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围产儿弓形体巨细胞病毒
- 输卵管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7
- 1999年
-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上升与异位妊娠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年代石蜡包埋输卵管组织中的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解脲脲原体三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结果:在1985 ~1986 年和1995 ~1996年两组标本中,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阳性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 提示近年来输卵管妊娠发病率的上升与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率的上升有关。
- 贺子秋张慧娟戴钟英刘德莉
- 关键词:淋病双球菌
- 石蜡包埋组织DNA检测在判断畸形儿病因中的应用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对1985~1995年在我院尸体检查证实为畸形死亡的39例围产儿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有关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围产儿致畸原因。方法:用改良的水浴脱蜡、直接裂解及酶解法,进行石蜡包埋的死亡围产儿肝、脑组织的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同时对送检胎盘者,取胎盘石蜡包埋组织,分别作上述病原体的检测。结果:39例中25例检出病原体,检出率为64%。其中泌尿生殖系统畸形13例中9例检出病原体,神经管缺陷12例中8例检出病原体。此两种畸形中病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8%。结论:本组资料证实宫内感染是围产儿致畸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对胎盘感染常见的形态学变化及畸形儿胎盘常规送检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 刘伯宁孙剑英陶雯琪刘德莉张剑麟
- 关键词:畸胎PCR病理学石蜡包埋组织
- 胎儿生长迟缓胎盘病理检查与病原体检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目的:研究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病理变化与胎盘石蜡包埋组织有关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986~1993年53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并用PCR技术对石蜡包埋的胎盘组织进行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检测。结果:53例中19例检出病原体,感染率35.85%。胎盘有绒毛炎的18例中10例病原体阳性,以绒毛发育迟缓为主要病变的11例中7例病原体阳性,绒毛间隙炎的3例中2例病原体阳性。胎盘有上述病理性改变者,血行性感染发生率达59.38%。结论:本研究显示某些原因不明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系胎盘血行性感染所致。而绒毛炎、绒毛成熟障碍的形态学变化则提示胎盘的血行性感染。
- 刘伯宁陶雯琪刘德莉孙剑英
- 关键词:胎儿生长迟缓病理学胎盘病原体
- 产前母血中检出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者围产儿结局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从围产儿结局探讨产前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DNA 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 PCR 技术对母血、胎盘组织及(或)脐血进行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病原体检测。结果 1 141例孕妇产前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检测中,97例检出病原体,检出率8.50%,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82%,2.72%及2.28%。围产儿结局不同的两组,其胎盘组织及(或)脐血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7.65%及60.00%(P<0.05)。结论孕妇产前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检测很有必要,母血阳性者应将胎盘及其附属物送检;对母血阳性的围产儿,应密切随访。
- 刘伯宁匡幼心刘德莉张剑麟戴鍾英陶雯琪张慧娟
- 关键词:弓形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