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惠萍

刘惠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急诊
  • 7篇护士
  • 5篇急诊科
  • 4篇护理
  • 3篇急诊护士
  • 2篇低年资
  • 2篇低年资护士
  • 2篇心理
  • 2篇年资
  • 2篇综合能力培养
  • 2篇急诊护理
  • 2篇急诊科护士
  • 1篇调职
  • 1篇对心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刘惠萍
  • 5篇区秀凤
  • 4篇卢瑞梅
  • 3篇王子莲
  • 3篇赵爱兰
  • 3篇曾惠洁
  • 2篇区秀丽
  • 2篇彭玉维
  • 2篇马丽珍
  • 1篇方春艳
  • 1篇汪海芹
  • 1篇聂翠霞
  • 1篇李国明
  • 1篇李美凤

传媒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科实习护士针刺伤的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急诊科实习护生的针刺伤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内容主要为实习护生的针刺伤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情况,结合护生发生针刺伤状况及原因登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2%的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99.07%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清楚针刺伤可导致的血源性疾病,94.88%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知道针刺伤的预防知识,97.67%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掌握如何处理锐器,91.16%的实习护生了解针刺伤后的伤口处理,但仅有71.63%的实习护生了解针刺伤后的上报流程;掌握相关知识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比认为未掌握相关知识的实习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要低(P=O.038),护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不理想。结论实习护士的“知”与“信”、“行”之间有差距,应强化护生的个人防护知识及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上报流程的培训。
王子莲区秀丽刘惠萍
关键词:针刺伤急诊实习护士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5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32例和观察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的91.38%;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2.7±4.6)min,低于对照组的(45.3±4.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刘惠萍彭玉维
关键词:急救护理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工作5年以内低年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期间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从服务态度、沟通交流技巧、护理操作、专科知识、抢救常规、急救技术、大型抢救及事故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及模拟演练来验证培训结果。结果:通过近2年的在岗培训,使她们在语言沟通技巧、技术水平、业务水平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急诊科形成了一支急救技术过硬、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队伍。结论:根据急诊专科特点所制定出的培训方案使急诊科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在进行规范的培训后,在急诊护理工作过程中,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放心、安全、高效、规范的急诊护理服务,既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亦间接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曾惠洁赵爱兰马丽珍刘惠萍
关键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
江门地区季节变化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索江门地区月份季节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685例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日均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数为7.5人次/天,日均就诊人数在11—12月份较高,为8.1-9.0人次/天,在5-8月份较低,为6.4。6.7人次/天;冠心病就诊人数12月最多,5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高血压就诊人数1月最多,6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脑梗死就诊人数7月最多,12月最少,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脑出血1月就诊较高,但和心律失常一样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江门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
李美凤李智华刘惠萍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急诊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工作年限五年以内低年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期间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从服务态度与意识、沟通交流技巧知识、护理操作、专科知识、抢救常规、急救技术、大型抢救及事故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及...
曾惠洁赵爱兰马丽珍刘惠萍
关键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诊护理综合能力培养
文献传递
急诊科护士心理咨询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在实施心理咨询前后的心理压力水平,探讨心理咨询在急诊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37名急诊科护士心理咨询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咨询需求状况调查表调查护士寻求心理咨询的行为及方式。结果:咨询前后护士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16.22%护士采取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咨询的护士咨询前期SAS、SDS评分高于未寻求咨询护士(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具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水平,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与寻求心理咨询间存在差距。
区秀凤王子莲刘惠萍曾惠洁
关键词:心理咨询急诊护士心理状况
护士CPR操作现状调查
2012年
目的了解我院中青年护士心肺复苏(CPR)知识、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应用反馈装置培训能否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方法从我院中青年护士群体(中级职称以下)中随机抽取120名,对其进行CPR知识调查并记录应用反馈装置培训前后两轮心肺复苏参数,统计并比较CPR知识和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CPR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低,培训前、后呼吸正确率分别为32.18%、82.74%,培训前后按压正确率为55.36%、95.47%。主要原因为按压过浅(28.12%)、通气过度和通气不足(30.79%/26.41%)。应用反馈装置培训后CPR有效按压率、人工通气和操作时间均明显改善。结论中青年护士CPR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欠理想,CPR培训时应用反馈装置能提高护士CPR质量。
方春艳赵爱兰李国明刘惠萍
关键词:心肺复苏护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59例急诊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确定无溶栓禁忌后,立即行溶栓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溶栓治疗前的观察和护理、溶栓治疗中和溶栓治疗后加强对患者心律和血压的监测和护理,并给以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结果本组59例患者经过积极尿激酶溶栓治疗后,49例患者再通,再通率为83.1%。其中患者在发病2小时内行溶栓治疗18例,发病2-4小时内溶栓治疗共25例,发病4~6小时内溶栓治疗共16例。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呕血或者便血,2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1例为鼻出血,但均未影响治疗。结论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常重要,而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刘惠萍聂翠霞王子莲卢瑞梅区秀凤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急诊
PDA统计工作量在急诊护士绩效分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功能的不断拓展,应用掌上电脑(PDA)实时采集护理信息的优势,对护理工作进行统计,为绩效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卢瑞梅区秀凤刘惠萍
关键词:工作绩效急诊护士PDA医院现代化管理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的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离/调职意愿及行为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江门市两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5.28%护士有离职或调职意愿,11.32%护士离职或调职行为;护理工作压力方面,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方面医院间有差异( P〈0.05);工作倦怠方面医院间没有差异(P〈0.05);62.27%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衰竭,84.90%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疏远,52.83%护士认为个人成就感低;有离职意愿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管理及人际关系对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更大(P〈0.05);有离职意愿的护士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个人成就感低(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高,工作压力程度及职业倦怠程度高,应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完善支持系统,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率。
区秀丽李红涛汪海芹刘惠萍
关键词:疲溃感工作压力源离职意愿急诊护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