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东

作品数:3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5篇脊髓
  • 12篇手术
  • 8篇肿瘤
  • 7篇入路
  • 6篇手术治疗
  • 5篇髓内
  • 5篇髓髓
  • 5篇外科
  • 5篇脊髓髓内
  • 4篇原发性
  • 4篇室管膜
  • 4篇室管膜瘤
  • 4篇颈椎
  • 3篇随访
  • 3篇随访分析
  • 3篇椎管
  • 3篇椎管内
  • 3篇显微解剖
  • 3篇颅内
  • 3篇胶质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33篇刘晓东
  • 27篇车晓明
  • 19篇顾士欣
  • 16篇寿佳俊
  • 12篇顾文韬
  • 8篇徐启武
  • 6篇孙兵
  • 5篇李金全
  • 4篇杨德林
  • 4篇张明广
  • 3篇谢嵘
  • 2篇陈功
  • 2篇李文生
  • 1篇程海霞
  • 1篇曲宝田
  • 1篇丁兴华
  • 1篇郭礼和
  • 1篇王晨
  • 1篇张懋狐
  • 1篇冯睿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9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髓内恶性胶质神经元肿瘤(附一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刘晓东车晓明
颈前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谢嵘刘晓东陈功车晓明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刘晓东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髓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肿瘤均获手术全切除,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3-108个月。术前有肌力下降的5例患者,术后3个月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异常;所有患者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脊髓背外侧生长且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的脊髓髓内肿瘤伴有明显神经根症状,应考虑髓内神经鞘瘤诊断,手术全切肿瘤是该病的最佳治疗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与预后密切相关。
孙兵车晓明顾士欣刘晓东寿佳俊顾文韬
关键词:脊髓肿瘤外科手术
脊髓髓内恶性胶质神经元肿瘤(附一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刘晓东
原发性颅内滑膜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颅内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滑膜肉瘤11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治疗和预后。结果 CT检查示右颞枕大片混杂密度影,肿瘤大小为3.5 cm×3.0 cm×2.0 cm。接受右颞枕叶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镜下小圆核瘤细胞呈片巢状或围绕血管密集排列,细胞异型,可见核分裂相,部分区域见胶原纤维增生,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免疫组化染色示CK(部分+)、Vim(部分+)、Syn(+)、EMA(-/+)、CK7(-)、CK19(+)、INI-1(+)、AFP(-)、Oct-4(-)、Des(-),GFAP(-),CD99(-),CgA(-),PLAP(-),NF(-)、CD117(-/+),MIB-1 10%,诊断为(右颞枕叶)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滑膜肉瘤。术后在当地医院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 Gy,共25次。术后11个月复查头颅MRI见肿瘤复发累及右侧小脑半球。结论原发性颅内滑膜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术后放、化疗的方案,但预后不良。
张松刘晓东朱巍王晨
关键词:颅内肿瘤滑膜肉瘤病理学
脊髓髓内高级别胶质瘤临床随访分析
顾文韬顾士欣刘晓东寿佳俊车晓明
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刘晓东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刘晓东顾士欣寿佳俊顾文韬车晓明
脊髓髓内高级别胶质瘤临床随访分析
顾文韬顾士欣刘晓东寿佳俊李金全车晓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