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雁婷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盆地
  • 7篇三叠
  • 7篇储层
  • 6篇三叠系
  • 6篇飞仙关组
  • 5篇沉积相
  • 4篇地层
  • 4篇四川盆地
  • 4篇长兴组
  • 4篇川东
  • 4篇川东北
  • 3篇四川盆地东北...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北部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3篇储层特征
  • 2篇地层特征
  • 2篇盐岩
  • 2篇岩溶

机构

  • 13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1篇刘雁婷
  • 10篇傅恒
  • 7篇陈骥
  • 3篇赵永庆
  • 3篇房晓璐
  • 3篇熊治富
  • 2篇黄诚
  • 2篇达丽亚
  • 2篇孙先长
  • 2篇朱祥
  • 2篇季春辉
  • 1篇孙利川
  • 1篇郜瑭珺
  • 1篇段金宝
  • 1篇钟梁旋子
  • 1篇韩定坤
  • 1篇张雷
  • 1篇白晓亮
  • 1篇范志伟
  • 1篇曹竣锋

传媒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天然气技术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方向被引量:4
2021年
为进一步扩大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雷口坡组四段浅滩叠合岩溶型储层探井成功率,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基于区内丰富的钻井、取心和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对雷口坡组四段(雷四段)储层基本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雷四段属于砂屑滩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砂屑云岩和岩溶角砾岩中,储集空间类型以溶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②储层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潮坪相浅滩发育的原始孔渗系统为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溶作用叠加改善形成大量有效的储集空间,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埋藏期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提高储渗性能。③岩溶作用具有特殊的机械充填和化学作用识别标志,不同岩溶地貌单元下岩溶水性质和活动规律的差异最终决定了储层发育质量。川东北地区岩溶丘台侧向近源及断裂叠合发育区是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段金宝金民东范志伟朱祥刘雁婷
关键词:岩溶作用浅滩三叠系四川盆地
钻具下入对后效录井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后效监测是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和侵入程度的重要录井手段之一,可用以判别随钻气测录井显示的真假异常,反算油气层深度,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定性评价油气层原始地层压力。目前现场常用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存在较大误差,指导意义受限,甚至可能产生错误的施工措施,造成井下事故,污染油气层。综述后效录井的影响因素,针对钻具下入对后效录井的影响进行分析,推导出新的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
孙先长肖宗林刘雁婷刘欣
关键词:下钻后效录井
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与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台地相鲕粒滩灰岩沉积。以研究区6口井岩心观察描述、15块岩心薄片及200块岩屑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识别出元坝地区飞仙关组鲕粒灰岩成岩过程中的五种暴露标志:大气淡水方解石胶结物、溶蚀现象(鲕粒内溶孔充填淡水方解石)、含砾屑鲕粒灰岩(砾屑为海滩岩的破碎产物)、渗流黏土及渗流粉砂、褐铁矿化现象。综合区域地质及构造演化,认为飞仙关期二时末期海平面下降,使原沉积区暴露地表,经受大气淡水淋滤和溶蚀。这些暴露现象可作为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也可以对精细层序的划分进行印证。暴露溶蚀作用易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形成。
刘雁婷傅恒陈骥李秀华曹竣锋
关键词: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对元坝地区长兴组储层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优质储层的存在与岩石的白云石化作用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发生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的区域,其下部地层多发育优质储层。为此,通过常规岩石薄片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成岩作用与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白云石化作用对该区储层发育的具体贡献,并重点讨论了过去受到质疑的海相碳酸盐岩混合水白云石化的观点。结论认为:①该区存在交代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热液白云石化等4种白云石化作用,尤其是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其几乎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分布;②同生期混合水白云岩的孔隙并不发育,而其下部地层溶蚀作用较强,溶蚀孔隙发育,原因在于同生期混合水白云岩多为粉晶白云岩,原始孔隙不发育,未给后期溶蚀创造条件,而其下部埋藏白云石化形成的白云岩晶粒相对较粗,易于溶蚀;③推测早期因混合水白云石化形成的白云岩,可为深埋过程中的白云石化作用提供丰富的Mg2+,促使深埋条件下的白云石化作用增强,为溶蚀孔洞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
韩定坤傅恒刘雁婷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优质储层溶蚀孔洞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以野外露头观察及录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地层、测井地层及生物地层等的综合分析,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二叠统地层中识别出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隆升侵蚀不整合面、暴露层序不整合面、海侵上超不整合面及岩性岩相转换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1对应梁山组和栖霞组,时限约7Ma;SQ2对应茅口组一段,时限约3Ma;SQ3对应茅口组二段-三段,时限约5Ma。三级层序的平均时限约5Ma。同时,分析了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层序控制了沉积相,影响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碳酸盐岩的发育受三级层序海平面升降控制,优质储层明显受控于海退半旋回。
刘雁婷张文军熊治富赵永庆季春辉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储层
碳酸盐岩中“假纹层构造”的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常见于泥微晶碳酸盐岩中的毫米级水平纹层是低能沉积环境特有的相标志。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地层无岩芯钻探的岩屑中,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发现该层段岩屑样品中,大量岩屑出现纹层构造,甚至水动力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水平纹层构造的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中也有出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及Kα元素面分布等分析手段证实其为非沉积成因、非构造成因的"假纹层构造",研究后将其归因为钻探工艺所使用的钻头(PDC型)。为准确对岩石薄片进行鉴定并提升无岩芯钻井地质剖面的解释质量,针对沉积动力学、构造动力学和制片工艺学都无法解释的"假纹层构造"的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骥傅恒刘雁婷黄勇林杭杰
关键词:川东北钻具应力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体系研究
2013年
通过岩石学、沉积特征及测井资料的分析,运用测井、层序及地震方法对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于奇地区三叠系主要包括2类沉积相,即湿地扇三角洲和湖泊。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序列由下向上依次为:三叠系下统与海侵相关的半深湖沉积,三叠系中、上统3个湿地扇三角洲前缘-前湿地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旋回;于奇地区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旋回和沉积物的供给量控制了沉积体系规模的发育。
祁世文刘雁婷白晓亮
关键词:沉积相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为研究川东北地区黑池梁台地南江东—黑池梁、镇巴地区储层特征及差异性主控因素,开展了露头及新增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岩石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储层物性测试、地震解释等工作。从沉积、成岩方面入手,系统对比与剖析了南江东—黑池梁及镇巴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储层厚度及物性的差异性,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地区在储层岩性、厚度、储集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认为古地貌及基底断裂、成岩作用与构造作用均是造成储层差异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川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刘雁婷
关键词:储层特征
川东北Y地区雷口坡组古岩溶辨识标志被引量:3
2011年
川东北Y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后,受三叠纪印支I幕运动的影响,Y地区抬升,缺失部分上三叠统、部分中三叠统,与上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呈区域性平行不整合接触,接受大气淡水淋滤,为古岩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资料、测井资料的分析,借助岩心观察与岩石薄片,以及电子探针、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和研究了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可识别出下列6种岩溶标志:地层缺失标志、钻录井标志、测井标志、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雷口坡组第四段碳酸盐岩受岩溶作用改造强烈,岩溶现象丰富。Y地区及其邻区雷口坡组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可归结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表现为构造作用对溶蚀的主动影响,内因表现为雷口坡组可溶岩本身对溶蚀的被动影响。
刘雁婷傅恒陈骥刘欣达丽亚
关键词:川东北雷口坡组古岩溶
川东北三叠系雷口坡组与须家河组界线微球粒的发现
2012年
在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与须家河组地层界线处首次发现微球粒。这些微球粒呈单球体,形状为实心圆球状,直径3~4μm。微球粒成分为硅质球,可见溶蚀结构,推测研究区在中、晚三叠世之交可能发生过陨击事件,为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纪海陆演变、生物更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刘雁婷傅恒陈骥孙先长达丽亚刘欣孙利川岳文成
关键词:微球粒三叠系川东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