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谦

作品数:3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教学
  • 12篇语文
  • 6篇文教
  • 5篇语文教学
  • 4篇文化
  • 4篇课堂
  • 4篇课文
  • 3篇意蕴
  • 3篇语文课
  • 3篇赏析
  • 3篇示范课
  • 3篇年级
  • 3篇清平乐
  • 3篇文化意蕴
  • 3篇课堂教学
  • 3篇教师
  • 3篇教学设计
  • 3篇古诗
  • 3篇观摩课
  • 2篇学语

机构

  • 23篇翔宇教育(集...

作者

  • 23篇卢谦
  • 1篇刁仁荣

传媒

  • 4篇教学与管理(...
  • 3篇云南教育
  • 3篇湖南教育(语...
  • 2篇江苏教育
  • 2篇小学教学研究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中小学教学研...
  • 1篇江西教育(管...
  • 1篇小学语文教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小学语文
  • 1篇教学月刊(小...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珍珠鸟》教学谈被引量:2
2007年
《珍珠鸟》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的笔触、婉约的文姿、浓郁的情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鸟之间相互依赖、真爱的颂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美、感受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卢谦
关键词:《珍珠鸟》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课文
由黛玉教诗所想到的
2006年
卢谦
关键词:林黛玉《红楼梦》教育艺术古典小说语文教学
从朱自清是怎样备课的说起被引量:1
2007年
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清华大学除了担任中文系主任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讨论及习作》《中国文学批评》《文辞研究》等十几门课,朱自清先生工作非常繁忙.他又是怎样备课的呢?
卢谦
关键词:备课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文学史》新文学史教学工作大学毕业
探究性阅读的三重境界
2006年
卢谦
关键词:语境意义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探究式阅读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2011年
正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样,生态平衡、生态和谐已是一个取得全球化共识的当代人类主题。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正是这一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它强调的仍然是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笔者将这一理念借用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主张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卢谦
关键词:生态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平衡教育理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被引量:1
2006年
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依然存在着语言平淡无味,套话空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不见个性,少有创意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色彩鲜明而又富有创意的作文?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关键。
卢谦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想象力真情实感作文创意
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村居》片断赏析被引量:2
2008年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古诗词教学的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对古典诗词这种特殊文化载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仅满足于学生会背、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较浅的层次。那么如何利用好古典诗词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情不自禁走向传统、走进经典,如何教出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清平乐·村居》则给了我们较多的启示。
卢谦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意蕴古典诗词赏析
听写——不该忽视的训练手段
2006年
卢谦
关键词:听写结合《螳螂捕蝉》特级教师语文教学
浅吟低唱皆因情 万紫千红总是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魏星《清平乐村居》教学对比赏析被引量:1
2010年
《清平乐 村居》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笔下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翁媪、孩童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教出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蕴,让古诗词教学散发迷人的芬芳,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魏星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他们各自不同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践,给予了我们不同的启示:
卢谦
关键词:特级教师对比赏析田园生活文化意蕴
飘飘桂花雨 悠悠故乡情——《桂花雨》教学设计
2007年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卢谦
关键词:《桂花雨》教学设计故乡情朗读课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