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建设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岳文
中国矿业大学
董丽萍
中国矿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经济管理
主题
2篇
流通股
2篇
流通股股东
2篇
股东
2篇
股份
2篇
非流通股
2篇
非流通股股东
1篇
融资
1篇
融资偏好
1篇
上市公司
1篇
偏好
1篇
全流通
1篇
中小股东
1篇
中小股东利益
1篇
资产
1篇
小股东
1篇
小股东利益
1篇
每股净资产
1篇
净资产
1篇
股东关系
1篇
股东利益
机构
2篇
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2篇
史建设
1篇
董丽萍
1篇
岳文
传媒
2篇
财会通讯(中...
年份
2篇
201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股份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关系探讨
2010年
股权分置是指将上市公司的股份从流动性差异的角度分设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的弊害不在于股份不能自由流通本身,而在于由此造成的“利益分置”。在股权分置条件下,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非但不存在共同的利益基础,而且存在某种程度的利益冲突,这直接导致了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做出的制度安排,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不再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界分,该变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分置的状况,使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初步关联。
史建设
董丽萍
关键词:
股份全流通
大股东
股东关系
非流通股股东
中小股东利益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一)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是指将上市公司的股权从流动性差异的角度分设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由于我国在实行股份制改造初期的理论准备不充分,片面地理解确保公有制在股份公司的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按所有者性质把公司股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规定国有股和法人股不上市流通。这种制度设计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在股权定价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非流通股一般以公司的账面价值作为定价依据,而流通股则按市价交易。因此,非流通股股东希望公司不断的股权融资(溢价发行)提高每股净资产,根据有关的统计,在1995年至2001年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股权融资后的收益占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额的比例基本在36%~58%之间,平均为45.81%,可见非流通确实通过股权融资获得了非常大的权益资本增值。
岳文
史建设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
非流通股股东
股份制改造
每股净资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