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寰
- 作品数:114 被引量:2,202H指数:3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构建解释高等教育变迁的整体框架被引量:42
- 2006年
- 本文吸收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过去的整体论方法”,特别关注“变革与稳定”的整体历史方法论,在总结分析国外经典的解读高等教育变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四要素环绕互动型”的解释框架。这一框架将“知识”、“国家”、“社会”、“市场”作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四大基本要素,利用“四要素”所具有的超越历史、地域和时代的普遍解释力,构建能够说明高等教育变迁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的分析框架。
- 史静寰
- 适合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方式被引量:11
- 2013年
- 个性化专业发展基于为每一个教师提供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式及理念,立足于个性化的教师教育方式,思考和实践从"需求导向"出发,以适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式,引导和满足教师多样化专业发展的要求,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可持续"的"生长型"专业发展新路,通过个性化的专业引领,帮助每一位教师自主建构并实现从"实践者-行动研究者-专业领导者"的角色转型。
- 史静寰王振权
- 关键词:教师
- 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研究被引量:53
- 2013年
- 基于2010年的调查数据,采用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等方法,研究者对汉化后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下称"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该问卷的测量信度及效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问卷"具有较理想的测量信度与效度;基于国外教育情景构建的五大可比指标在中国教育情景下仍然成立,表现出较强的跨文化性;基于我国本土构建的七项教育过程诊断指标也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体而言,"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问卷"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我国高等院校实施本科教育学情调查、自我诊断及效能评估。
- 涂冬波史静寰郭芳芳
- 关键词: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
- 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兼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质量格局被引量:45
- 2012年
-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影响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因素不尽相同,但就总的预测率而言,教育过程性因素对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影响远大于学生的先赋因素。
- 赵琳史静寰王鹏王文许甜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 我国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怎么样?——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十年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问题的提出课程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实现“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保障,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则是帮助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发现课程教学问题、精准实施改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重视学生学习经历、倾听学生声音,成为世界各国和知名大学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趋势之一。
- 黄雨恒周溪亭史静寰
-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本科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质量
- 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本科生获奖及创新力提高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 2012年
- 如何将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高等教育的目标转化为大学阶段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具备创新潜质的大学生直接受益,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09"数据,将大学本科生分为"获国际/全国大奖"的学生、获普通奖的学生和没有获奖的学生三组,使用数理统计方法,说明三类学生在学习行为及创新力提高上是否存在差异;通过控制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个性特质、环境变量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投入等因素与学生得奖与否及创新力提高的关系;揭示这些因素影响不同学生创新力提高的途径和程度,为研究型大学改革教育教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建议。
- 郭芳芳史静寰涂冬波
- 关键词:校园环境
- 区域认证中的学生评价:“奉子成婚”抑或“天作之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认证体系,已经演变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生评价成为推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改进和认证机构转型的"催化剂",因此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二者交互依存的状态和影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和保障机制转型的内在逻辑。
- 郭芳芳史静寰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 构建“本研一体”“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30
- 2019年
- 全面了解学生特征是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清华大学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评价研究课题组分析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生升学率、研究生占比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增长率等方面的数据,对"双一流"院校学生特征和基于学情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 史静寰陈乐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与科研评估制度(RAE)被引量:2
- 2010年
- 从社会学的场域分析视角,可以将英国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场域。分析该场域中的行为主体如大学、学系和学术人员与科研评估制度(RAE)之间复杂的客观关系网络,可以发现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不同于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其惯习也与政治、经济场域的惯习不同。因此,从政治场域与经济场域借鉴而来的注重绩效评估和充分竞争的科研评估制度改变了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客观关系,在取得较大成功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 史静寰常文磊
- 关键词:惯习科研评估制度
-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成效探析——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数据研究
- 2024年
- 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持续推进入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为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初期质量低谷,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约500万本科生样本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此次改革中,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回归以学生能力增值为导向的通识性教学目标,涵养以学习主体性、社会建构性和真实情境性为特征的教学生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教学环境,并借助学生调查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21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但逐渐进入“高原”瓶颈期。具体表现为:本科生能力增值明显,教学过程中反思性学习、合作式学习、课堂表达和生师互动行为显著增加,院校的学业和社会性支持持续增强,但同时多个教学质量指标逐渐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总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对保持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全球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 黄雨恒史静寰
-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