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楚炎

作品数:57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文学
  • 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小说
  • 17篇儒林
  • 17篇儒林外史
  • 17篇通俗小说
  • 17篇外史
  • 15篇《儒林外史》
  • 13篇科举
  • 12篇明代
  • 10篇情节
  • 10篇考论
  • 9篇叙事
  • 8篇明清
  • 7篇明代科举
  • 7篇明清通俗小说
  • 5篇话本
  • 4篇话本小说
  • 4篇本事
  • 3篇宋元话本
  • 3篇宋元话本小说
  • 3篇明中期

机构

  • 3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5篇中国艺术研究...
  • 6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4篇叶楚炎

传媒

  • 7篇明清小说研究
  • 5篇文学遗产
  • 5篇中国文化研究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云梦学刊
  • 2篇文献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江淮论坛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古代小说...
  • 2篇励耘学刊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太原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科举”的情节和小说——明代科举对小说文体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明代科举在现实中有着强大的统摄力,在小说中也同样如此。有关科举的内容不仅存在于与科举考试直接相关的情节或小说中,与科举制度本身没有关联的情节或小说,有时也会出现"科举",这可以称之为"类科举"的情节与小说。"类科举"的情节主要是通过比喻与摹拟这样两种方式实现的,而"类科举"的小说则与小说自身的结构密切相关。这些"类科举"的情节与小说延展了"科举"与"小说"关系的探讨范围,更是研讨小说文体演进的绝佳范本。
叶楚炎
关键词:明代科举情节小说文体
论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分回被引量:5
2018年
分回是宋元话本小说体制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前辈学者论述分回时所使用的一些标志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到分回的主要标志物和次要标志物,以及主要标志物被删改之后形成的复合标志物。通过这些标志物,不仅可以看到话本小说中留存的分回痕迹,还可以对这些文本进行层次的划分,并进而考察话本小说文本变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于话本小说的体制,也能有新的观照,分回部分连用的两首韵文实际上是上一回的回尾和下一回的入话,整篇话本小说就是通过对于"入话——正话中的一回(或头回)——回尾(或篇尾)"这一格局的重复与连缀而形成的。这也提醒我们关注原先分回部分韵文的特性,在"韵散结合"的总体表征之下,给予这些韵文更为细致的辨析。
叶楚炎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标志物
《修洁堂初稿》及《〈儒林外史〉题辞》续考--再与郑志良先生商榷
2020年
通过对于宁楷和吴烺、戴翼子、严长明等人交游、唱和的考察,以及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考索可知,《修洁堂初稿》中的《捣衣》《观猎》《谒卞忠贞公墓》《赠严东友四首(其四)》《〈五声反切正均〉序》等诗文的写作时间都在乾隆十八年(1753)之后,郑志良先生所认定的《修洁堂初稿》应成书于乾隆十八年(1753)的观点难以成立。《修洁堂初稿》的成书时间应在吴敬梓去世之后。此外,《〈儒林外史〉题辞》实际上就是对于"幽榜"一回的"题辞",因此在对于人物的选取、品评、态度,乃至先后顺序等方面都与"幽榜"保持一致。在《〈儒林外史〉题辞》、"幽榜"一回以及宁楷其他作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宁楷便是"幽榜"一回的增补者。
叶楚炎
关键词:《儒林外史》
论《儒林外史》中与科举有关的人际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儒林外史》细致交待了诸多士人之间与科举有关的人际关系,这一科举关系横贯于整个叙事的始终,并关联了小说中的诸多士人,形成了一个广泛、复杂同时又浑然一体的关系网络。从结构上说,科举关系形成了小说的一个内在架构,将不同的小说人物和故事巧妙连缀起来;科举关系在人物塑造方面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人物形象方面的特质都能在盘根错节的科举关系中找到渊源;就意旨表达而言,科举关系的建构则体现了吴敬梓对于科举制度以及士人命运更深层次的洞悉和叹喟。从某种意义说,科举关系就是"儒林",《儒林外史》也可以视为一部科举关系如何生成、延伸并网罗着所有士人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伦理秩序共同走向穷途末路的科举关系史。
叶楚炎
关键词:《儒林外史》意旨
故事新编与经典复刻: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弃夫”叙事被引量:1
2018年
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弃夫'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叙述'秋胡妻'式的故事,另一类则讲述'朱买臣妻'式的故事。出于侠义之心而弃夫的秋胡妻们会获得小说作者的赞美,但对于这样的故事,小说作者却极少提及,这或许更能体现作者对于弃夫一事的真实态度。这种态度深切地影响了朱买臣妻类故事的写作。无论具体的形态怎样,此类弃夫故事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朱买臣妻故事的复刻与翻版,因此小说的架构极为稳固。而发生变化的通常都是那些打着'弃夫'名目,最终却实现夫妻团圆的并不纯正的'弃夫'作品。对于小说作者而言,向'朱买臣妻'故事靠拢,维护既有的经典架构才是写作的终极目的,因为唯有这样的故事才能纾解他们在现实中的恐惧。
叶楚炎
关键词:明清通俗小说叙事离异
明代科举与明中期至清初通俗小说研究
本文着重考察明代科举制度对于明中期至清初通俗小说的影响。全文以史学层面的考辨为基础,试图通过对于历史文献的钩沉,还原明代科举的历史图景。同时,把论述的重点放到文学层次的研究上,也就是深入文本内部,细致探讨明代科举对于小说...
叶楚炎
论吴敬梓与清乾隆初期诗坛之关系——以《儒林外史》支剑峰、浦墨卿原型人物考论为中心被引量:1
2023年
在清代诗坛享有盛名的厉鹗、杭世骏就是《儒林外史》中支剑峰、浦墨卿的原型,通过对这两个原型人物及其所属士人群落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人物及其相关情节的生发过程,同时也能够更为清晰地观照西湖名士群的内涵和意蕴。吴敬梓将厉鹗、杭世骏写入小说,不仅反映出他对于乾隆初期诗坛的观感与认识,也曲折地呈现出他与当时诗坛之间的关系:其既是一个诗人,并与“诗界中心地”的其他士人有较为频繁的接触,却又远离诗坛的主流,处于边缘者的位置。这一边缘位置对于诗歌写作颇受友人赞誉的吴敬梓而言当然是尴尬的,但从小说创作的角度看,却使吴敬梓获得了别样的契机。
叶楚炎
关键词:厉鹗杭世骏《儒林外史》
明代白话小说中的科举考试资格被引量:3
2007年
明代对于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有明确的规定,这一考试资格问题在明代涉及科举情状的白话小说中也相当重要。小说中的士人要参加考试,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小说中所勾勒的科考中的混乱景象,与明代典籍展现出的次序井然的科举社会的盛况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史料意义上的"真实"。在作者的创作意识中,要同时追寻"真"与"奇"。明代小说中描写科举情状的真实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科举制度与情形的详备,而科举制度特别是乡试资格认定中的"科考"及其附属的"录遗"则为小说之"奇"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叶楚炎
关键词:明代白话小说科举考试资格
诸葛天申、宗姬原型人物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中次要人物的叙事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诸葛天申和宗姬是《儒林外史》下半部出现的两个士人,通过考证可知,这两个士人都有其原型人物。诸葛天申的原型是江宁府溧水县的名士司徒宜,宗姬的原型则是江宁府上元县的著名士人周榘。司徒宜和周榘都是吴敬梓的好友,吴敬梓以这两位友朋为原型,通过对于他们人物特性的或取或舍,塑造了诸葛天申和宗姬这两个意味深长的小说形象。在原型人物考论的基础上,对于诸葛天申、宗姬等次要人物的塑造方式、结构功能等也能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审视。同时还可看到,诸葛天申、宗姬等次要人物都具有"简笔深意"的特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科举对于士人无所不在且无比强大的影响力,而这些人物也成了更为普通却又更为典型的儒林代表。
叶楚炎
关键词:《儒林外史》
分回与集句:宋元说话伎艺与话本小说
2022年
宋元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的关键时期,宋元话本小说不仅是明清话本小说的源头,同时也“代表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页)。在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中,学界也越来越认识到,应当将文本形态的宋元话本小说还复到其产生的原初场域(即说话伎艺的现场表演)中,通过对于说话伎艺表演形态的探讨,考察话本小说文体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就此而言,“分回”与“集句”正提供了探讨这一议题的切入口。
叶楚炎
关键词:话本小说中国小说史古代通俗小说宋元小说集句现场表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