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歆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疏浚物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厦门西海域
  • 3篇海域
  • 2篇生态危害
  • 2篇重金属含量
  • 2篇污染
  • 2篇金属含量
  • 2篇赋存形态
  • 1篇形态分析
  • 1篇生态危害评价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污染治理
  • 1篇污染状况
  • 1篇厦门海域
  • 1篇连续提取法
  • 1篇环境污染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2篇厦门市环境监...

作者

  • 5篇叶歆
  • 4篇张珞平
  • 3篇杨春霖
  • 3篇景有海
  • 2篇余新田
  • 2篇梁榕源
  • 1篇欧阳通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厦门海域疏浚物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厦门西海域疏浚物重金属含量与赋存形态研究
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厦门西海域拟疏浚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赋存形态,探讨了化学试剂浸提和曝气法去除重金属的可行性,为建立后续的去污染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厦门西港海区拟疏浚物中大部分重金属的含量较...
叶歆
关键词:厦门海域重金属含量生态危害
文献传递
厦门西海域拟疏浚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报道了厦门西海域拟疏浚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分布,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为进一步开展疏浚物去污染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海域的相比,马銮湾及其湾口外、筼筜湖的Cd、Hg、Cr、Zn含量较高.综合来看,厦门西海域拟疏浚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不很高(RI<15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但东渡码头外的X4站、马銮湾M2站沉积物中的Cd,及马銮湾M2站和筼筜湖Y2站沉积物中的Hg含量(40≤Er<80)都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
叶歆景有海余新田梁榕源张珞平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危害厦门西海域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逐级浸出法对厦门西海域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Zn)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的各种活性形态,自然输入的残渣态(RES)所占比例较低(10%~20%),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具有向水相迁移和为水生物所利用的潜在风险性;其中Cu、Cr和Ni的赋存形态以铁锰氧化态(ERO和MRO)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OSM)为主,Pb和Cd则以碳酸盐态(CARB)、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Zn的各形态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平均.此次研究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有了基本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金属元素在近海环境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机制.
杨春霖欧阳通张珞平景有海叶歆余新田梁榕源
关键词: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
厦门港疏浚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赋存形态分析
<正>1研究目的目前在我国,近海港口疏浚物的处置多数采取海洋倾废的方法,实施工程量大,倾废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疏浚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城市生活,工业和港口污染物质,因此, 琉浚物的海洋倾废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海洋污染潜在问...
叶歆景有海杨春霖张珞平
关键词:污染状况连续提取法赋存形态
文献传递
疏浚物去污染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世界各国的沿海和内陆城市的河流湖泊以及海湾均需进行疏浚,而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和处置疏浚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外对疏浚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处理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和中试阶段。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外主要的8种疏浚物处理方法,详细地介绍和评述了各方法的原理、特点、处理效率和优缺点,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发展动向和前景,尤其是美国在处理疏浚物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黎晓霞张珞平叶歆杨春霖
关键词:疏浚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