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6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肝炎病毒
  • 2篇肝硬化
  • 1篇代偿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体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测定

机构

  • 5篇安徽省六安市...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10篇吕峰
  • 6篇郜玉峰
  • 3篇李旭
  • 3篇陆善荣
  • 3篇崔明芳
  • 3篇饶建国
  • 2篇孙平
  • 2篇尹华发
  • 2篇张振华
  • 2篇苏菲
  • 2篇邹桂舟
  • 2篇张唯
  • 2篇李娜
  • 1篇吴娜
  • 1篇杨扬
  • 1篇潘发明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在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5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和11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CHB组和ASC组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4.40±2.76%和4.43±2.1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70±0.97%),差异显著(P<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HBVDNA水平无相关性(r=0.018,P>0.05);在HBeAg阳性与阴性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也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
吕峰郜玉峰崔明芳张振华尹华发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
Tim-3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rs11741184C/G和rs13170556A/G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9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1例急性HBV感染自限性恢复患者Tim-3基因rs11741184和rs13170556tagSNP位点的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单体型分布频率.结果:Tim-3基因tagSNPrs11741184位点基因型CC、CG、GG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4.39%(254/301)、15.28%(46/301)、0.33%(1/301),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6.04%(857/996)、13.65%(136/996)、0.3%(3/99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im-3基因tagSNP rs13170556基因型AA、GA、GG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77%(207/301)、28.57%(86/301)、2.66%(8/301),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07%(678/996)、28.41%(283/996)、3.51%(35/99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体型分析显示,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3种单体型(C-A、C-G、G-A),这3种单体型在急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75.08%、16.94%、7.97%,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75.15%、17.72%、7.13%,3种单体型与HBV感染的转归均无相关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Tim-3基因tagSNPrs11741184和rs13170556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BV感染的转归不具相关性.
崔明芳郜玉峰吕峰李娜张振华李旭苏菲
关键词:TIM-3基因乙型肝炎病毒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
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家系的遗传易感性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T、B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and T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家系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核心家系中慢性HBV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BTLA基因rs2633562和rs2952323 SNP位点的多态性,采用家系内关联性分析(family-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分布频率.结果:单位点S N P遗传关联性分析显示,BTLA基因rs2952323位点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有显著的相关性,G/G基因型Z=2.731,P=0.006308,G等位基因在附加遗传模型中Z=2.689,P=0.0007174,隐性遗传模型中Z=2.731,P=0.006308.传统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TDT)和同胞对传递不平衡检验(siblings disequilibrium test,SDT)分析显示无主要的优势等位基因A、C或G从杂合的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P=1.000000,P=0.151590.FBAT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2633562-A/rs2952323-G(70.0%)存在优势单倍型传递给患病子女或者患病同胞,在附加遗传模型Z=3.093,P=0.001979,隐性遗传模型中Z=2.825,P=0.004721.结论:BTLA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家族聚集性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张唯吕峰郜玉峰邹桂舟潘发明李旭
关键词:家系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HBV DNA转阴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高水平与HBV DNA转阴的相关性,以探讨抗病毒治疗CHB患者的时机,为更加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就诊的HBV DNA>1×104拷贝/ml且ALT>800 U/L的177例CHB患者,分为未抗病毒组96例,抗病毒组81例,在4、8、12、24周,各检测1次HBV DNA、HBV标志物及ALT,随访时间为24~228周.两组间计量资料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随访24周者,未抗病毒组71例,抗病毒组65例.24周内未抗病毒组和抗病毒组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62例(87.3%)和63例(96.9%);8周内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56例(78.9%)和60例(92.3%).24周内,两组HBV DNA阴转率比较,x2=0.05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抗病毒组HBV DNA≤106拷贝/ml 43例,HBV DNA>106拷贝/ml 28例.24周内,HBV DNA≤106拷贝/ml组HBV DNA阴转41例(95.3%),HBV DNA>106拷贝/ml组HBV DNA阴转21例(75.0%),HBV DNA>106拷贝/ml的患者HBV阴转率低,两组比较,x2=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抗病毒组HBeAg阴性41例,HBeAg阳性30例,24周内,HBV DNA分别阴转36例(87.8%)和26例(86.7%),两组比较,x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30例中,发生HBeAg阴转10例,有4例发生在4周内.未抗病毒组71例中,HBV DNA阴转62例,有5例HBV DNA反弹(发生在24~72周),均伴有ALT再次升高(47~140 U/L).结论 ALT>800 U/L的CHB患者有自发清除HBV倾向,可以考虑暂时不抗病毒治疗.HBV DNA的阴转与HBeAg状态无关,但与HBV载量相关.
崔明芳郜玉峰张文胜吴娜李娜吕峰苏菲
关键词:肝炎乙型乙型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血清AFP水平和血生化指标情况。结果按血清AFP水平分为A组(<20μg/L)、B组(20-400μg/L)和C组(≥400μg/L)三组,分别为17例、62例和21例,其中在A组患者中,死亡3例(17.6%)、B组死亡5例(8.1%),C组死亡1例(4.8%),提示AFP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陆善荣吕峰饶建国
关键词:重型肝炎甲胎蛋白预后
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负性共刺激信号分子,其配体为PD-LI和PD—12,同属于CD28/B7家族。PD-1/PD-L通路能削弱、限制和/或终止T细胞和APC等细胞的活化及效应功能,在慢性HB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峰郜玉峰尹华发
关键词:肝炎乙型PD-1淋巴细胞免疫学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3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例,对照组1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护肝、间断输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维生素应用,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 mg,qd,>1年。结果1年后两组患者HBV-DNA、血清总胆红素(TB IL)、谷丙转氨酶(ALT)均下降,血清白蛋白(ALB)升高,Ch ild-Pugh评分降低,但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并可能减缓肝硬化进展,延长患者生命。
陆善荣吕峰饶建国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five markers of hepatitis Bvirus,HBV-M)测定,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综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男性156例,女性31例,男性比例高于女性(5.03∶1)(P<0.05),而4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87.83%).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的主要模式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 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 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 b)阳性,HBV DNA阳性率为75.31%,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HBV DNA阳性率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的对数均值为4.73 log10IU/m L±1.26 log10IU/m L,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HBV DNA的对数均值5.47 log10IU/m L±1.35 log10I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40-60岁、>60岁三年龄段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球蛋白(globulin,GLB)、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年龄>40岁,HBe Ab阳性,HBV D N A低水平复制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注意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排查.联合检测GGT�
吕峰郜玉峰饶建国张唯邹桂舟李旭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双虎清肝颗粒辅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辅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加用双虎清肝颗粒的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和临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率、肝功能复常率和临床总体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辅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吕峰孙平杨扬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双虎清肝颗粒中西医结合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鳖甲软肝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的治疗组,以及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的对照组,疗程均为1年,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纤维化及调节免疫药物。比较2组肝功能、乙肝5项指标、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肝功复常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显著,联合应用能更好地发挥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
吕峰孙平陆善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复方鳖甲软肝片阿德福韦酯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