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从刺激贫乏论看非宏观语言习得早期非地道言语输入
- 2009年
-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天生拥有语言知识,虽然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言语输入残缺不足,但他们最终却能掌握一套丰富而又复杂的语言知识系统。从刺激贫乏论的观点探讨了非宏观语言习得早期非地道言语输入的质量问题,得出非地道言语输入的质量能够满足儿童语言习得的需求,从而促进语言学得向语言习得的转化。
- 吴万华
- 关键词:语言习得
- 《儿童语言习得与发展》评述
- 2011年
- 人的语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人脑究竟具有什么属性才使人会说话和学会说话?儿童语言习得究竟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儿童是如何习得语言的?儿童如何从有限贫乏的语言输入中习得语法知识?
- 吴万华
-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习得语言语法知识语言输入语言学派
- 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英语语言输入质量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结合体验哲学的语言观和二语习得语言输入理论,分析讨论了提高英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需从学习者的心智、认知和思维出发。通过对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得出大学英语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英语输入质量的贫乏问题,而大学英语学习中英语输入质量的贫乏是因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心智的体验及运用英语进行非语言的认知和思维,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压力和厌倦。
- 吴万华任素珍
-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吸收体验哲学大学英语教学
- 从儿向语的角度看非宏观语言习得早期非地道言语输入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对儿向语语言特征和非宏观语言习得早期非地道言语输入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非地道的言语输入和儿向语的语言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而为语言学得向语言习得转化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
- 单兴缘吴万华
- 关键词:语言学儿向语
- 英语阅读中非研究型文章的研究式思维
- 2011年
- 研究型文章有其清晰的研究式思维,从而把研究者的目的向读者进行有效传达和交流。非研究型文章和研究型文章相比,其研究型框架不明显,但同样具有研究式思维。通过运用研究式思维对非研究型文章的分析得出,在英语阅读中,运用研究式的思维框架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层次地进行阅读理解。
- 吴万华
- 关键词:思维
- 儿童早期双语习得中的语言发展障碍案例分析
- 2011年
- "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环境引发儿童早期语言发展障碍甚至引起失语症"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儿童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及儿童双语发展阶段的特点,儿童早期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不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和失语症。儿童语言习得是人类本身的奇迹,儿童双语甚至是多语的习得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有此天赋的语言习得潜力,儿童完全能够应付双语和多语的语言环境。
- 吴万华
- 关键词:语言习得双语语言发展
- 宏观汉语环境下儿童汉英双语习得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从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非地道言语输入与儿向语的语言特点和"一家长一语言"的双语输入原则等方面探讨对生长在汉语环境下的中国儿童输入地道的汉语的同时也输入非地道(或地道)的英语从而养育汉英双语儿童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
- 吴万华单兴缘
- 关键词:儿向语
- 非宏观语言习得早期言语输入
- 本文在非宏观语言习得言语输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习得理论探讨了非宏观语言习得中非地道言语输入的质量问题。人类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源远流长,迄今为止,语言习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 吴万华
- 关键词:语言习得早期教育儿童语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