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清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 MeV/u^(40)Ar离子与^(238)U相互作用中的靶余核
- 1996年
- 采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20MeV/u^(40)Ar离子与^(238)U靶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生成截面,由此得到了该反应的电荷分布和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裂变产物源于不同的反应机制,在入射粒子能量为20MeV/u时,对应于重靶余核的“类熔合峰”依然存在。
- 秦芝李文新孙彤玉赵莉莉张翔尹新民吴定清郑纪文刘国兴赵之正
- 关键词:原子核反应氩40铀238
- 缺中子同位素碘的快速化学分离和鉴定
- 用67.4Mev C 束轰击天然银靶。通过(HI,Xn)反应生成缺中子同位素I,研究其衰变特性。本工作首次采用了氦喷咀传输技术与快速化学分离系统的组合,用溶剂萃取法从反冲产物中有效地将碘与“杂质”、锑等进行了分离。分离速...
- 张天梅付民吴定清
- 44MeV/A^(12)C离子与铜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在44MeV/A的^(12)C离子和铜的相互作用中,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35个靶余核的截面以及前向平均射程.得到了同量异位素分布、质量分布和径向动量转移.质量分布和同量异位素分布与推广的统计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结果满意地相符.
- 李文新孙彤玉戚大海孙儒林萨本豪吴定清赵莉莉靳根明
- 关键词:碳离子铜相互作用靶余核
- 20—46MeV/u12C和铜相互作用中线性动量转移
- 在20、24 28、31、35、39、42和46MeV/u C 离子和天然铜相互作用中,使用厚靶反冲技术测量了靶余核的前向平均反冲射程,以便研究线性动量转移与入射能的依据关系,并且观察最大可转移的线性动量。
- 吴定清李文新孙彤玉孙儒林赵莉莉尹新民靳根明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文献传递
- 15MeV/A40Ar+197Au碎片角分布分析
- 实验是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加速器(HIRFL)上进行的。工作(1)已经给出了实验方法的详细描述,束流经准直器进入散射室,散射室内放置一个圆柱形筒内壁贴铝收集箔。金靶置于散射室中心,且与入射束方向垂直,厚度为1...
- 刘国兴陈克良于暹郑纪文金卫阳孙彤玉吴定清赵莉莉张翔尹新民秦芝
- 文献传递
- 20—46MeV/u ^(12)C离子和铜的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研究——Ⅰ.靶余核的产额及其分布被引量:5
- 1993年
- 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20.5、24.0、27.5、31.1、34.8、38.5、42.3和46.4MeV/u的^(12)C离子和铜相互作用中36个反应余核的激发函数。从这些数据得到了A=48和A=56质量链的电荷分布,其高斯电荷分布宽度随入射^(12)C离子能量增加而略有增加。根据电荷分布假设计算了反应余核的同位素分布和质量分布。
- 孙彤玉李文新吴定清赵莉莉孙儒林尹新民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关键词:激发函数铜碳离子
- 46MeV/A ^(12)C离子与^(93)Nb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质量和电荷分在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利用核化学技术中的离线γ能谱法测定了46MeV/A ^(12)C离子与^(93)Nb相互作用中50个靶余核的生成截面,通过高斯函数拟合得到了电荷分布及质量分布。平衡统计碎裂模型的计算成功地再现了实验结果。
- 孙彤玉李文新吴定清孙儒林赵莉莉戚大海郑玉明萨本豪
- 关键词:统计模型
- CCl_4萃取分离碘时放射性碘与载体碘的同位素交换
- 1994年
- 研究了用CCl_4萃取法分离47MeV/u的 ̄(12)C离子与 ̄(133)Cs反应产生的碘时,放射性碘与不同价态的载体碘之间的同位素交换。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用NaCIO把载体I ̄-氧化为IO,再在酸性溶液中用NH_2OH·HCI还原到I_2,然后用CCl_4萃取分离出碘,放射性碘与载体碘之间的交换是完全的。
- 杨维凡李宗伟孙秀荣牟万统赵之正谢秀君秦芝张立吴定清
- 关键词:同位素交换萃取四氯化碳碘
- K-600中子发生器的氚净化装置
- 1989年
- 采用摧化氧化和吸附原理,研制了一台氚净化装置.它可使氚浓度为2.3x10^6Bq/L的未净化气体净化到3.7Bq/L,去污因子(D=未净化时排放气体的氚浓度与净化后排放气体的氚浓度之比)达6.2×10~5.
- 卫增泉马惠芳吴定清
- 关键词:中子发生器
- 全文增补中
- 20~46.2MeV/u ^(12)C+^(64)Cu反应中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研究
- 1993年
- 利用核化学方法测量了20~46.2MeV/u^(12)C与铜靶核碰撞中重余核产物的平均反冲射程及余核产额,从而得到了该系统的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讨论了线性动量转移与靶核几何尺寸及系统尺寸的关系,利用两体衰变理论对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这个能区,该碰撞系统所形成的激发核的主要衰变模式是相继两体衰变。
- 靳根明李文新孙彤玉吴定清孙儒林赵莉莉尹新民罗清政李泽敬友兴李新华
- 关键词:衰变核反应动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