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雨
作品数:
3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志敏
中国医科大学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
伦语
中国医科大学
夏茜
中国医科大学
辛世杰
中国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动脉
3篇
主动脉
2篇
主动脉瘤
2篇
腹主动脉
2篇
腹主动脉瘤
1篇
单个核细胞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表达
1篇
动脉疾病
1篇
药物疗法
1篇
年龄
1篇
腔内
1篇
腔内修复
1篇
主动脉疾病
1篇
外周
1篇
外周血
1篇
外周血单个核
1篇
外周血单个核...
1篇
细胞
1篇
疗法
机构
3篇
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3篇
吴小雨
2篇
韩彦槊
2篇
辛世杰
2篇
夏茜
2篇
伦语
2篇
段志泉
2篇
刘志敏
1篇
张健
1篇
王丰艺
1篇
张晓宇
1篇
张晓宇
1篇
张健
传媒
1篇
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AIM2、NLRP3炎性小体在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以腹主动脉呈节段性、永久性、不可逆扩张为特点的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AAA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吴小雨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aortic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对比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repair,EVR)与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16例急性Stanford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VR组(60例)和保守治疗组(56例),其中EVR组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治疗AD;保守组采用降压镇痛等对症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评估和比较。结果116例急性StanfordB型A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74.1%),CTA检查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保守组56例患者,入院30d死亡率为16.1%;EVR组60例患者,移植物均成功释放,30d死亡率为1.7%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EVR组随访率分别为71.4%和86.7%,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8±16)个月和(354±14)个月,5年生存率保守组和EVR组分别为87.5%和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支架植入治疗是急性StanfordB型主动夹层的首选方法,能够提高患者30d生存率;保守治疗也仍然是一种治疗选择。
王丰艺
张健
夏茜
韩彦槊
刘志敏
张晓宇
伦语
吴小雨
辛世杰
段志泉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药物疗法
表观遗传调控对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
目的 腹主动脉瘤(AAA)发生发展是由于腹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损伤和降解导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包括两种表型:收缩型,合成型.VSMC表型转换可能与AAA致病过程相关.表观遗传对VSMC表型转化的调...
张晓宇
段志泉
张健
夏茜
韩彦槊
刘志敏
吴小雨
伦语
姜晗
辛世杰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