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悠扬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 1篇导联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率
  • 1篇心率震荡
  • 1篇心衰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型脂肪酸...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胸导联
  • 1篇胸导联ST段...
  • 1篇胸痛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脂联素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吴悠扬
  • 4篇姜文兵
  • 3篇陈皓
  • 2篇王毅
  • 2篇王毅
  • 1篇娄海伦
  • 1篇赵玮
  • 1篇张建华
  • 1篇黄伟剑
  • 1篇张东矗
  • 1篇于路
  • 1篇林伟
  • 1篇张怀勤
  • 1篇林伟
  • 1篇张建华

传媒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左心房直径及可溶性ST2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衰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左心房直径(leftatrialdiameter,LAD)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基因表达蛋白2(solublegrowthstimulationgeneexpressionprotein2,sST2)对非瓣膜病心...
吴悠扬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
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针对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心血管内科门诊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64例,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控制血压,观察组患者首先对病人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分层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对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危险性分层的患者比例.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更加明显,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中极高危和高危的例数明显减少,经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进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其效果更加明显,对于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吴悠扬陈皓姜文兵张怀勤
关键词:高血压病
以晕厥为特征的变异型心绞痛1例
2010年
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晕厥7年,再发1d入院。患者于入院次日凌晨02:10左右卧床时感剧烈胸痛伴出汗,面色苍白。测血压92/53mmHg,神志尚清。急诊心电图(图1A)示:Ⅱ、Ⅲ、aVF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充分发展成巨R波型ST段抬高(墓碑样改变),I、aVL及胸导联sT段压低明显,之后心室率逐渐变慢,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遂予以吸氧、静脉快速滴注葡萄糖(未加用升压药)后,测得血压159/93mmHg,
林伟吴悠扬王毅娄海伦
关键词:反复晕厥变异型心绞痛胸导联ST段压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抬高剧烈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非冠心病患者29例,进行血清APN、尿酸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对照组(29例)、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均<0.05);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均<0.05)。对照组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0.05);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0.05)。0~1分组和2~20分组AP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21~40分组和>40分组(均<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0.584,<0.05);0~1分组和2~20分组血尿酸水平分别显著低于21~40分组和>40分组(均<0.05)。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正相关(r=0.348,<0.05)。结论 APN、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吴悠扬姜文兵赵玮张东矗于路王毅张建华
关键词:脂联素尿酸
血运重建对Wellens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Wellens综合征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选取Wellens综合征患者59例为Wellens综合征组,心电图有类似心肌缺血的改变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斜率时间(TT)。结果 Wellens综合征组TO及TT显著高于对照组,TS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运重建术前比较,Wellens综合征组术后1天TO、TS和TT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运重建能够改善Wellens综合征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吴悠扬姜文兵陈皓林伟王毅张建华
关键词:WELLENS综合征窦性心率震荡自主神经功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优势
2015年
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梗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优势,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某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胸骨后疼痛发作12d内但未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165例,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以及各种标志物间联合运用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在AMI组内,按照胸痛发作的时间不同,分为〈2h组,2-4h组,4-6h组,〉6h组,分别对不同组H-FABP、cTnT 及CK-MB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85.0%)高于cTnT(61.25%)和CK-MB(53.75%)以及cTnT和CK-MB的联合应用(65.0%).单-运用H-FABP与联合运用H-FABP和其他标志物诊断AMI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指标的特异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起病2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66.67%)显著优于CK-MB(16.67%,P〈0.05)和cTnT(25%,P〈0.05);对于起病2-4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81.82%)显著优于CK-MB(45.45%,P〈0.05)和cTnT(50%,P〈0.05));对于起病4-6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100%)优于CK-MB(77.78%,P〈0.05)和cTnT(88.89%,P〈0.05);对于起病6h以上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与CK-MB和cTn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将同一检测指标不同起病时间段的阳性率比较显示:H-FABP在〈2h(66.67%)与2-4h(81.82%)2个时段无显著差异,但低于4-6h段及〉6h段(100%,P〈0.05).结论:H-FABP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4h内)较CK-MB和cTnT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陈皓姜文兵吴悠扬朱邦选王毅黄伟剑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