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焕萍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地震
  • 2篇地震遥感
  • 1篇单轴
  • 1篇岩石
  • 1篇瞬态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台
  • 1篇热红外
  • 1篇热红外辐射
  • 1篇中央气象台
  • 1篇网站
  • 1篇灰度
  • 1篇加载
  • 1篇加载过程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像
  • 1篇服务网
  • 1篇服务网站
  • 1篇BUILDE...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吴焕萍
  • 3篇吴立新
  • 2篇吴育华
  • 2篇刘善军
  • 2篇李国华
  • 1篇孙利华
  • 1篇程涛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红外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2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暗色矿物类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定量研究被引量:36
2002年
对首都圈地区的多暗色矿物类岩石(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及片麻岩)进行了单轴加载至破裂过程的热红外遥感监测实验,发现:(1)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2)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所受机械功呈三次曲线关系;(3) 应力峰后-破裂过程中,岩石沿剪切破裂带辐射温度升高,而在应力松弛或张性区,辐射温度有所降低;(4) 损伤岩石在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变化与完整岩石相比总体规律相似,但波动性较大。基于实验分析,建立了岩石应力与红外辐射温度以及机械能与红外辐射温度的定量关系;并对地震遥感及其热红外前兆的物理-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刘善军吴立新吴焕萍吴育华程涛李国华
关键词:热红外辐射地震遥感
地震红外遥感实验的热像处理系统与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02年
为满足地震遥感基础实验研究中的红外热像处理要求 ,研究了实验红外热像数据的提取、增强显示和温度场分析等关键问题。通过引入最佳灰度域和动态值域概念 ,解决了实验热像分析处理所要求的最佳伪彩色显示与动态局部增强显示等关键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一套实验红外热像处理系统 ,并应用于模拟地震孕育的岩石单轴压缩破裂过程及岩石双剪摩擦滑移过程的红外热像处理与分析研究。
吴立新刘善军吴焕萍吴育华
关键词:地震红外热像地震遥感
热红外成像用于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监测的实验探索被引量:25
2001年
基于热辐射应力图像分析技术(SPATE)和遥感岩石力学(RSRM)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用热红外成像技术(TIR imaging)进行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监测的思路. 利用高速和高精度的TVS-8100MKII TIR成像系统, 对大理石、花岗岩、混凝土、钢板、有机玻璃板和木板共6类固体材料进行了落球击过程的TIR成像实验. 实验发现: (1) 撞击瞬间靶元有明显的TIR辐射升温现象; (2) 球体大小不变时, 升温幅度与落球势能(高度)线性相关; (3) 升温幅度与靶元材料及其表面光洁度有关, 幅度大小依次为混凝土、未 抛光大理石、钢板、木板、抛光花岗岩、抛光大理石和有机玻璃板; (4) 脆性材料撞击后TIR辐射逐渐衰减, 而塑性材料撞击后有滞后增强现象. 可以推断, 一旦研究确定了与弹体特征和靶体材料相对应的撞击势能-靶元辐射强度的关系函数与技术参数, 就可以基于TIR遥感成像技术实现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的遥感侦测与反分析. 此外, TIR成像技术还对构造地震的前兆机理学研究及其卫星遥感预报有科学意义.
吴立新李国华吴焕萍
关键词:遥感
ArcGIS在中央气象台台风服务网站的应用
基于ArcGIS的中央气象台台风服务网站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逻辑框架、物理部署以及运行流程,并简要讨论其主要功能,最后就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进行详细说明.通过系统的业务化试运行,较好地表明技术路线的可...
吴焕萍郑金伟赵瑞罗兵郑卫江吕终亮孙利华
关键词:ARCGISFLEXBUILDERGEOPROCESSI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