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钢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骨髓
  • 6篇骨髓瘤
  • 3篇蛋白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变
  • 3篇淀粉样变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液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免疫
  • 2篇血清
  • 2篇血液肿瘤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系统性...
  • 2篇原发性系统性...

机构

  • 11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周小钢
  • 11篇翟勇平
  • 11篇宋萍
  • 10篇安志明
  • 8篇于亚平
  • 8篇李锋
  • 4篇王利平
  • 4篇赵茜
  • 3篇唐玉梅
  • 3篇史平
  • 3篇刘海宁
  • 2篇王旭丽
  • 2篇刘海宁
  • 1篇强勇
  • 1篇梅建刚
  • 1篇杨小燕
  • 1篇王利平
  • 1篇史平
  • 1篇周晓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POCH方案治疗39例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R)-EPOCH方案治疗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2004年2月至2009年4月39例采用(R)-EPOCH方案治疗的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52岁(16-85岁),Ann-Arbor分期为Ⅰ期/Ⅱ期24例,为Ⅲ期/Ⅳ期15例,其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接受4-6个疗程(R)-EPOCH方案,Ⅲ/Ⅳ期患者接受6-8个疗程(R)-EPOCH方案治疗,对于伴巨大肿块的患者化疗后再行局部放射治疗。结果表明,39例患者共接受209个疗程化疗,中位疗程数为6个(2-8个)。全部均可以评价疗效,39例患者中28例(71.8%)完全缓解,6例(15.4%)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87.2%。中位随访时间57.7个月,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8%、70.9%、58.8%。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副反应,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9.2%,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为14.4%,其他不良反应轻微或少见,无化疗相关死亡。截止最终随访时间,无继发性肿瘤的发生。结论:(R)-EPOCH方案对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杨小燕翟勇平刘海宁于亚平李锋宋萍周小钢安志明王利平
关键词: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肾功能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AL)患者有无肾小管损伤的研究较少。文中分析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肾活检和(或)肠黏膜活检病理确诊的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临床资料,分成肾功能正常组33例和肾功能不全组16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所有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learance of creatinine,Ccr)、血清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蛋白、尿轻链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而尿RBP值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尿RBP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6342,P<0.01),尿RBP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6766,P<0.01),尿RBP与血清ALB呈显著负相关(r=-0.324,P=0.039),尿RBP与BUN呈显著正相关(r=0.496,P=0.001)。结论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存在肾小管损伤,尿RBP测定可成为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检测指标之一。
李锋翟勇平唐玉梅于亚平刘海宁史平宋萍周小钢安志明
关键词: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近端肾小管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不全麻痹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免疫不全麻痹在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预后价值.方法:对84例获得PR以上疗效的初治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根据起病时免疫不全麻痹发生的程度以及治疗后改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生存差异.结果:84例入...
周小钢安志明宋萍王利平李锋赵茜翟勇平
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肿瘤细胞快速溶解后细胞内各种电解质离子、核酸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大量、突然释放入血并超过机体的自身稳定机制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TLS最多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2009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中首次建议在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针对TLS采取预防措施.
周小钢于亚平
关键词:肿瘤溶解综合征血液肿瘤恶性淋巴瘤
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及其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ight chain multiple myeloma,LC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7例初诊LCMM患者(κ型17例,λ型20例),留取初诊及化疗后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FLC,同期测定患者24 h尿轻链,分析sFLC水平与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初诊时sFLC水平均明显升高,κ型和λ型的中位值分别为105.44 mg/L和146.39mg/L。在诊断时和治疗后,血sFLC水平与尿轻链水平均无相关性。12例治疗后24 h尿轻链水平正常患者中,8例血清游离轻链仍高于正常。应用ROC分析评价初诊时轻链类型和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尿λ轻链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相关,曲线下面积为0.792(P=0.031)。结论:所有初诊LCMM患者的sFLC均明显增高。sFLC用于治疗反应的监测较尿轻链更加敏感。
宋萍安志明周小钢李锋王利平赵茜于亚平翟勇平
关键词:血清游离轻链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G70.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肾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李锋翟勇平唐玉梅于亚平刘海宁史平宋萍周小钢安志明
文献传递
本周氏蛋白催化作用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尿中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BJP)酰胺酶催化作用与肾小管细胞毒性作用的关系,进一步了解BJP对MM肾损伤的毒性机制。测定13例MM患者尿BJP的酰胺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和催化常数(kcat);以不同浓度BJP与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共同培养24 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BJP浓度与LLC-PK1细胞共同培养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临床出现肾损伤的MM患者尿中BJP较未出现肾损伤MM患者尿中BJP更易对LLC-PK1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BJP的kcat值越高,对LLC-PK1细胞毒性作用越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JP能够诱导LLC-PK1细胞发生凋亡及坏死,毒性作用随BJP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BJP能够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并随BJP浓度的增高而增强;BJP酰胺酶催化作用强度与其毒性作用呈正相关,其可能是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周晓翟勇平梅建刚安志明周小钢史平于亚平刘海宁宋萍
关键词: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
胸壁包块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治
2015年
0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血液肿瘤,据国外统计MM发病率已超过白血病。其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为骨痛、肾功能不全等非血液系统症状,首诊多在骨科、肾脏科等相关科室,易造成漏诊和误治[1]。为提高对MM诊断和治疗的认识,现将我院内科查房中1例以胸壁包块起病的MM病例的诊治过程和经验进行分析讨论。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4岁,因"右胸背麻木1年余.
翟勇平周小钢宋萍强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胸壁包块血液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不全麻痹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产生受抑的现象被称为免疫不全麻痹(Immunoparesis,也称为多克隆低丙种球蛋白血症Polyclonal hypogammaglobulinaemia).上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探讨了免疫不全麻痹与MM患者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1-5].研究发现MM患者部分病原体抗体减少,败血症的发生率增高,但总的感染发生率并不增高.一些学者发现免疫不全麻痹的发生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升高有关6,也与B细胞数量减少相关[7],可随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变化.近年来,多位学者认为免疫不全麻痹在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进展为MM具有预测作用[8-10].Blade等[11]研究发现在冒烟型骨髓瘤(SMM)中,免疫不全麻痹也与疾病进展至症状性MM相关.
周小钢安志明宋萍王利平李锋赵茜翟勇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感染发生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转化生长因子-Β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9月38例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uto-PBSCT组15例,VD组23例。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1~112)个月,auto-PBSCT组为38(5~112)个月,VD组为31(1~108)个月。38例患者中15例(39.5%)获得器官缓解,auto-PBSCT组和VD组器官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5/15)对43.5%(10/23),P=0.532],达到器官缓解的中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10)个月对3(1~6)个月,P=0.032]。两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0%和66.9%,预期总生存期分别为84.7个月和75.9个月(P=0.683)。auto-PBSCT组Ⅲ/Ⅳ级骨髓抑制(P〈0.001)、发热(P〈0.001)和恶心、呕吐(P=0.006)的发生率高于VD组,而肺感染(P=0.069)、血流感染(P=0.059)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o-PBSCT和VD方案治疗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器官缓解率相当,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但auto-PBSCT组不良反应更多见。
赵茜王利平宋萍李锋周小钢于亚平安志明王旭丽翟勇平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免疫球蛋白轻链造血干细胞移植硼替佐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