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平秀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正畸
  • 3篇上颌
  • 3篇口腔
  • 2篇蛋白
  • 2篇性病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病
  • 2篇上颌牙
  • 2篇托槽
  • 2篇缺损
  • 2篇人工骨
  • 2篇颌骨
  • 2篇细胞
  • 2篇下颌
  • 2篇扩弓
  • 2篇矫治
  • 2篇骨缺损
  • 2篇病变
  • 1篇带环
  • 1篇电镜

机构

  • 12篇湖州师范学院
  • 4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周平秀
  • 9篇孟祥勇
  • 3篇鞠铎
  • 1篇方利华
  • 1篇张青
  • 1篇温辉民
  • 1篇潘娟新
  • 1篇孟祥勇
  • 1篇吴求亮
  • 1篇胡济安
  • 1篇孙启俊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医院收治的各类埋伏阻生牙患者108例,采用术前咨询与正畸,手术与正畸矫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牙位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23.1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高,伤口感染率逐渐提高,且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0~49岁患者伤口感染率明显提高,正常愈合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感染的牙位数感染率:中切牙为28%,尖牙为32%,第二前磨牙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颊)侧阻生埋伏牙比舌(腭)侧阻生埋伏牙的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患者伤口的感染率较高,在临床中应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年龄较大和偏唇(颊)侧阻生埋伏牙的患者,更应注意伤口感染的预防治疗。
周平秀孟祥勇张琳
关键词:正畸牵引阻生牙伤口感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系统地认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NIA和公共基因芯片数据GES16749,构建并分析了RANKL联合M-CSF诱导小鼠单核细胞系RAW264.7分化成熟过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BR1)、劳氏肉瘤原癌基因(SRC)、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和整合素β3(ITGB3)能够和多种蛋白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信号在网络中传导的重要承载分子。结论TGFBR1、SRC、MYC和ITGB3可能是RANKL联合M-CSF诱导破骨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周平秀胡济安孟祥勇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Bio-oss复合人工骨用于颌骨骨缺损修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B io-oss复合人工骨修复颌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骨缺损患者应用B io-oss复合人工骨进行手术植入治疗,并进行连续6个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无不良症状和体征。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B io-oss复合人工骨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植入区内明显有新骨长入,人工骨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结论B io-oss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有利于骨组织长入,是一种理想的颌骨骨缺损修复材料。
孟祥勇周平秀
关键词:骨缺损
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修复家兔下颌骨骨缺损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CHA-Co-rhBMP-2)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颌骨缺损上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家兔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每组6只。在双侧下颌骨体部制造1.0cm×1.0cm贯通性骨缺损,实验组用CHA-Co-rhBMP-2复合人工骨充填修复,对照组分别用CHA-Co复合骨和单纯CHA充填修复。每组动物各取3只分别在术后6周、12周处死,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材料具有明显的骨诱导活性,6周可见明显新骨形成,12周材料大部分降解,降解区域被大量成熟骨组织所取代,骨材料界面结合紧密,无纤维结缔组织。骨密度分析结果认为骨缺损区的骨密度随时间延长有逐渐增高趋势,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实验动物均无感染和不良反应出现。结论CHA-Co-rhBMP-2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骨诱导活性,是一种理想的颌骨缺损修复材料。
孟祥勇周平秀吴求亮
关键词: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骨修复
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观察
2006年
①目的探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阿昔洛韦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将75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bFGF与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7例,只给予bFGF治疗。③结果bFGF与阿昔洛韦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④结论bFGF与阿昔洛韦联合用药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有效方法。
周平秀孟祥勇
关键词: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阿弗他溃疡联合用药复发
DYRACT在正畸托槽粘接中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作为正畸粘结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496个托槽,对同一患者一侧托槽的牙位用光固化型复合树脂粘接,共计248个(A组),另外一侧用D yract粘接(B组),计248个。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在治疗期间共有11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4.4%。B组应用此直接法粘接托槽248个,在治疗期间共有16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6.5%。两组间临床脱落率u检验,u=0.99,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D yract复合材料是一种正畸粘接的理想材料。
周平秀孟祥勇
关键词:正畸托槽粘接
一种口腔科器械高效清洗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科器械高效清洗设备,包括:支撑安装腿;清洗单元,用于对牙医工具进行分类固定清理的所述清洗单元设置在支撑安装腿的顶部;密封处理单元;横移处理单元,用于对口腔镜进行清洗上油的横移处理单元设置在清洗单元的侧...
孟祥勇周平秀卢东民鞠铎
口腔正畸多媒体课件在专科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口腔正畸学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电子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等传统形式进行教学。结果:制作成《口腔正畸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将口腔正畸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周平秀孟祥勇
关键词:正畸学多媒体课件
上颌扩弓对于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治疗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治疗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门诊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期患者19例,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方法治疗。结果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Cs-ANS距离差(两侧髁突顶点和下颌角点至前鼻棘中点的线距差)、Go-ANS距离差(下颌骨两侧对应结构的线距差)减小,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偏斜度降低。治疗后Cs-Go长度差(即两侧升支长度差)比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Me长度差(即下颌综合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Me长度差(颌体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周平秀孟祥勇鞠铎
关键词:上颌牙弓下颌偏斜牙周病
湖州市区12岁学生恒牙龋患调查分析
2005年
①目的调查分析12岁年龄组学生恒牙患龋状况。②方法对203名12岁年龄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学生的患龋率为51.72%,充填率为23.91%。DMFT为0.92±1.19,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窝沟面DMFS为1.03±1.40,平滑面DMFS为0.23±0.88,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结论湖州市区12岁学生DMFT虽低,但患龋率已达51.72%,充填率23.91%,窝沟龋的发生显著高于光滑面龋,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患龋学生的充填治疗和窝沟龋的预防。
周平秀孟祥勇
关键词:龋病流行病学恒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