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艺

作品数:96 被引量:692H指数:16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5篇土壤
  • 11篇生态
  • 9篇植物
  • 8篇耕地
  • 8篇长江
  • 8篇长江上游
  • 7篇水土
  • 6篇地力
  • 6篇水分
  • 6篇箱体
  • 6篇耕地地力
  • 6篇干热
  • 6篇干热河谷
  • 5篇亚高山
  • 5篇植被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树干
  • 5篇水汽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机构

  • 53篇中国科学院
  • 47篇佛山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四川大学
  • 2篇滨州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6篇周红艺
  • 48篇李辉霞
  • 28篇何毓蓉
  • 23篇张保华
  • 17篇熊东红
  • 16篇杨忠
  • 14篇魏兴琥
  • 12篇王兮之
  • 11篇黄金国
  • 8篇程根伟
  • 7篇黄成敏
  • 5篇鲜纪绅
  • 5篇宫阿都
  • 4篇陈学华
  • 4篇范建容
  • 4篇梁钊雄
  • 3篇宋宪强
  • 3篇张信宝
  • 3篇何晓蓉
  • 3篇陈晓林

传媒

  • 7篇世界科技研究...
  • 7篇佛山科学技术...
  • 7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山地学报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沙漠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15篇2003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岩溶山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以阳山县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调查与分析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优化现行扶贫政策、提升扶贫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阳山县为例,采用资料查阅、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的主要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黄金国李辉霞王兮之周红艺魏兴琥
基于GIS的佛山市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Landsat卫星数据为基础,以GIS为技术支撑,选取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数、紧凑度等城市形态指标,实证分析1990-2017年佛山市建成区外部形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00年佛山市城区的空间扩张是一个飞跃增长型,2000-2009年是平稳增长型,2009-2017年是快速增长型,城市重心往西南方向发展;2)佛山市城区扩张以外向型扩展和内向填充型两种方式并存。研究结果可为佛山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辉霞周红艺潘绮雯
关键词:GIS
四川省耕地地力及承载力预测被引量:5
2003年
四川省的耕地地力以土壤质量系数衡量,多数在0 70以下。按耕地最大生产潜力计算,以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预测耕地和人口,在2040年后,四川省的粮食产量与人口需求间将出现亏缺,预计分别缺口粮食523 7024×107kg和168 4425×107kg,那时四川将超载人口386 34万人至1201 20万人。按耕地现实粮食生产力(单产)计算的四川省耕地承载力,从2000年后,出现粮食缺口和人口超载。预计未来50年,粮食亏缺将在887 4259×107kg至2982 2803×107kg,人口超载达2035 4万人至6840 1万人。表明四川省的耕地超载,耕地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何毓蓉周红艺张保华冯云清石承苍吴晓军陈庆瑞周孝强
关键词:耕地地力粮食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
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程度遥感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2004年冬季的TM遥感影像,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石漠化现状评价模型,并对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粤北典型岩溶山区石漠化程度依然严重,74.03%的石漠化土地面积被划分为中度以上石漠化等级,主要分布在阳山县中部和乳源县西北部。评价结果与野外调查情况基本吻合,表明采用遥感技术获取石漠化景观表征因子,在ArcGIS平台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石漠化现状评价是可行的。
李辉霞李森周红艺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紫色土的水土保持与持续农业环境
紫色丘陵区水土流失对持续农业环境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量下降、产品品质劣化、作物种类减少三方面。要实现紫色土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就必须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持续农业环境的技术相结合。以大量实例阐明紫色土水土保持途径和改善...
何毓蓉张保华周红艺黄成敏
文献传递
长江上游典型区水耕人为土的电导率与肥力评价探讨被引量:15
2003年
土壤电导率 (EC)是土壤电化学性。在非盐渍化地区 ,该特性与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密切有关 ,因此可以用于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本研究探索长江上游典型区的非盐渍化的水耕人为土的电导率特征 ,并以层次分析法 (AHP)和Fuzzy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IFI) ,分析其与土壤的电导率间的相关性及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该区的肥力综合指数与土壤电导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定量的函数关系。
周红艺何毓蓉张保华黄成敏
关键词:电导率土壤肥力评价水耕人为土
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液流检测装置的箱体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组成外壳的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背板由一块第一板金折起而成,且右侧板、底板、左侧板、顶板依次连接为一体,背板的下端与底板连接为一体,使得第一板金折起而焊接形...
周红艺李辉霞
文献传递
辩论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4年
在分析辩论式教学模式优势基础上,阐述《经济地理学》教学中辩论题目选择的原则和课堂中辩论组织形式,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辩论式教学模式应用在《经济地理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辩论式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更明显,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李辉霞周红艺魏兴琥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被引量:17
2003年
坡地对降水的入渗能力是决定干热河谷坡地土壤水分条件和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坡地入渗能力低是造成干热河谷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岩土孔隙状况的差异,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入渗能力差异较大.片岩坡地入渗速率为1.40~8.67 mm/min,砂砾层坡地为6.33 mm/min,砾石层坡地为0.69~2.20mm/min,轻度侵蚀泥岩坡地为0.6~1.3 mm/min,强度侵蚀泥岩坡地为0.03~0.63mm/min.泥岩坡地土体粘重板结,入渗能力弱,天然降水入渗少,对土壤水分的有效补充较少.在干旱季节土体极其干旱,林木生长停止,甚至受到干旱的生理伤害枯死,林分生产力低,极难恢复森林植被.片岩坡地、砾石层坡地、砂砾层坡地等石质山地土体裂隙发育,入渗能力强,天然降水入渗多,对土体水分的有效补充较多,在干旱季节岩土深层有少量有效储水供林木吸收利用,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的水分需要,林木生长较泥岩坡地上的林木生长快,林分生产力高.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应针对不同坡地类型生境的土壤水分条件,主要依靠优势生活型植物种类,进行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类型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植被与生境土壤水分条件的群落生态关系,方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降水入渗的造林整地措施和集流入渗的工程措施是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关键之一.
杨忠熊东红周红艺张信宝
关键词:干热河谷土壤水分条件林木生长
粤北岩溶山区“阻返”长效机制的构建及实施路径--基于脱贫成效稳定性与持续性的视角
2022年
贫困地区摘帽后,保持脱贫成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阻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对于脱贫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受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偏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粤北岩溶山区在巩固脱贫成效、阻止返贫现象发生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长效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返贫风险防控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阻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黄金国王兮之李辉霞魏兴琥周红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