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明
- 作品数:19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研究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33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进行p53、PCNA检测。结果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3.9%;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67.7%;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p53和PCNA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姚伟明王桂华
- 关键词: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胃癌PCNA免疫组织化学
- CA-50、CEA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附8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道了8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CA-50、CEA RIA检测结果及联检阳性率分析,并进行了诊断价值上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29~73岁,平均61岁。均经B超、内窥镜、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消化道肿瘤。其中3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81例中,食管癌5例;胃癌16例;肝癌24例;胰腺癌18例;结肠癌18例。 二、方法: (一)CA-50放免试剂盒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诊断界值>20ku/L。 (二)CEA放免试剂盒由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诊断界值>20ng/mL。 (三)仪器;上海技术监督局实验工厂产FMJ-87型全自动γ-计数器。 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消化道肿瘤诊断阳性率及联检阳性率比较见表1。 讨论 由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使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目前CEA放免检测诊断消化道肿瘤已作为临床常规,但CA-50放免检测尚未被临床普遍重视。CA-50是肿瘤相关抗原,为一种粘液糖蛋白,对诊断肿瘤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胰腺癌病人血清中CA-50升高明显。从表1可知,胰腺癌CA-50放免阳性率(66.7%)较高;明显高于CEA阳性塞(16.7%),P<0.05(有显著差异);其联检阳性率明显增高(72.2%)。
- 王波姚伟明陆海萍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糖类抗原癌胚抗原
- 老年胃癌与青年胃癌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及青年人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79例老年胃癌(≥60岁),11例青年胃癌(≤4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腹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是其主要的消化道症状。老年组吞咽困难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而呕吐、黑便则老年组低于青年组(P<0.05)。病程<3个月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胃癌发生部位:胃窦、胃角癌青年组高于老年组,贲门、胃底癌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多为Bonmann Ⅲ型、Ⅳ型,老年组多为Ⅰ型、Ⅱ型。病理组织学显示: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而老年组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随访结果:一年生存率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结论 青年组胃癌较老年组胃癌相比,其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分化强度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及警惕性,特别是对青年胃癌的早期诊断。
- 姚伟明
- 关键词:胃癌病理青年人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发症状...
- 王波姚伟明于亚威
- 文献传递
- 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胃内24h pH值的影响
- 2001年
- 王波姚伟明
-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胃肠病雷尼替丁奥美拉唑
- 高龄大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12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2004年10月126例65岁以上高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处理。[结果]12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43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52例,Hartmann术14例,次全结肠切除术2例。吻合口瘘2例,死亡8例。[结论]高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 冯联忠姚伟明
- 关键词:肠肿瘤老年人肠梗阻外科学
- CD_(44)V_6、PCNA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探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CD44V6、PCNA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52例经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大肠癌病例,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两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D44V6、PCNA的表达。结果 本组大肠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28例CD44V6阳性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均为75%(21/28),CD44V6、PCNA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D44V6、PCNA蛋白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其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 姚伟明王波王桂华曹宁殊
-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肿瘤CD44V6PCNA淋巴结转移增殖细胞核抗原
- 联合检测GGT、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PHC84例,转移性肝癌组48例,肝炎组57例,正常对照组79例。GGT、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结果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91.7%、80.9%、69.0%。AFU、AFP联检其阳性率为92.4%;GGT与AFU、AFP联检其阳性率可提高到97.1%;AFP阴性的PHC26例中,血清GGT、AFU阳性率分别为92.3%(24/26)、76.9%(20/26)。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GGT、AFU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优于单项检测,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 王波姚伟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谷氨酰转肽酶Α-L岩藻糖苷酶
- 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对AFP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对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AFP阴性PHC患者进行血清CA50、CA19-9联合检测。同时检测血清ALT、AST、GGT、ALP。结果 CA50、CA19-9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5%、47.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0.5%,而ALT、AST、GGT、ALP与CA50、CA19-9间无明显相关性。结果 血清CA50、CA19-9对AFP阴性PH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而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ATP阴性PHC诊断的敏感性,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 王波姚伟明
- 关键词:肝癌AFPCA50CA19-9
- 联合检测GGT、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评价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谷氨酰转肽酶(GGT)、α-L 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 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PHC84例,转移性肝癌组48例,肝炎组57例, 正常对照组79例。GGT、...
- 王波姚伟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