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在阶 作品数:51 被引量:1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博士后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长角血蜱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激素调控 被引量:3 1997年 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对长角血蜱雌蜱盾窝腺中性信息素z6-二氯酚(2,6-DCP)含量和整体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蜱2,6-DCP生物合成开始于由若虫蜕出后5d,之后其含量增加并在盾窝腺中沉积,吸血前后达到高峰(11.12ng·只(-1)),吸血后3d开始下降,但吸血后3-5d内保持在一恒定水平,此期内2,6-DCP释放以吸引雄蜱,吸血后7d即交配后含量急剧下降,饱血后下降为零.雌蜱由若虫蜕出后3d20-E有一峰(9.58ng·只(-1)),此峰可能与启动2,6-DCP合成有关,交配前20-E无明显变化;雌蜱申若虫蜕出后当天分别注射20-E和保幼激素Ⅲ(JHⅢ),均能使2,6-DCP合成量增加.以上结果说明,20-E和JHⅢ调节性信息素2,6-DCP的生物合成,蜕皮激素可能与2,6-DCP分泌无关. 刘敬泽 姜在阶 杨亦萍 云自厚 孙儒泳关键词:长角血蜱 性信息素 生物合成 激素调控 用扫描电镜研究两种软蜱哈氏器 1990年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波斯锐缘蜱和非洲钝缘蜱哈氏器的形态结构.波斯锐缘蜱哈氏器前窝内有9根感毛(锯毛1根,孔毛2根,沟毛2根,锥毛1根,柱毛1根,细毛2根)位于1个基盘内;后囊有1个多穿孔的盖,囊内有分枝的多形体.非洲钝缘蜱哈氏器前窝内9根感毛分成2组:前组7根(孔毛3根,沟毛2根,锥毛1根,柱毛1根),后组2根是细毛;后囊无盖,内有许多多形体. 李冠民 姜在阶 陈晓端关键词:哈氏器 蜱类 扫描电镜 蜱类卵黄发生及激素对其生殖的调控 被引量:2 1997年 李毅平 姚五八 姜在阶关键词:蜱类 卵黄 生殖 激素 医学昆虫学 早熟素-Ⅱ对长角血蜱若虫蜕化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996年 在长角血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当天(ED组)、饱血后5d(5-PE组)和12d(12-PE组)采用浸渍法施用不同剂量的早熟素P-Ⅱ。结果表明:对能蜕皮的剂量组,蜕皮前期均延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ED组、5-PE组蜕皮率降低或不蜕皮,但对12-PE组无影响。P-Ⅱ对若虫有致死作用,引起高的甚至百分之百的死亡,蜕皮前死亡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高。 李毅平 姜在阶关键词:长角血蜱 若虫 蜕皮 存活 第18届国际昆虫学会议简报 1989年 第18届国际昆虫学会议于1988年7月3日至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召开。 7月3日下午在Orpheum剧院举行了开幕式。首先由会议主席、UBC动物系系主任Scudder教授致词,接着加拿大政府科学技术部部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环境及园林部部长,温哥华市长,UBC校长,加拿大昆虫学会主席以及国际昆虫学会理事会主席相继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动物系Tobe教授作了“保幼激素:变态及生殖调节作用”的报告。他指出; 姜在阶关键词:昆虫学家 保幼激素 政府环境 加拿大政府 第1届亚洲-太平洋地区昆虫学会议 1989年 由泰国昆虫学及动物学联合会发起组织的第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昆虫学会议(The first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Entomology)将于1989年11月8日至13日在泰国清迈兰花饭店举行。会议的主题为:“2000年的杀虫剂管理”。会议议程包括全体会议、讨论会、口头交流及墙报等。会议将分下列专题:(1)杀虫剂管理的新趋势;(2)毒理学及杀虫剂的抗性;(3) 姜在阶关键词:口头交流 昆虫分类学 社会性昆虫 蜂类 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998年 实验室条件[(27±1)℃;75%RH;6L:18D]下,长角血蜱完成其生活史需135.8d:卵的孵化期为38.5d;幼虫吸血前期、吸血期和蜕皮前期分别为5.3d,3.8d和13.9d;若虫吸血前期、吸血期和蜕皮前期分别为7.2d,5.4d和16.9d;成虫吸血前期、吸血期、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分别为7.6d,9.4d,7.8d和20.0d。雌虫饱食体重与产卵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9496,P<0.001)。雌虫的生殖效率指数REI=11.06,生殖适合度指数RFI=7.19。生活周期在不同季节无明显变化。雄虫吸血期受雌虫吸引而成功地交配,这一过程是在吸引性信息素的作用下完成的。 刘敬泽 姜在阶关键词:长角血蜱 生物学特性 中国蜱螨学研究进展概况 被引量:12 1992年 我国蜱螨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前只有一些零星报道,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1963年在长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蜱螨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有30年。近十几年来,蜱螨学的研究进展较快。 姜在阶关键词:蜱螨学 近年来国内外蜱类研究进展概述 1979年 由于蜱类在传播人畜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蜱类的研究进展很快。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新的研究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深入阐明蜱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对进一步鉴别种类。 姜在阶关键词:蜱类 性外激素 保幼激素 焦虫病 饱食 革蜱(Dermacentor)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1962年 前言革蜱乃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蜘蛛纲(Arachnoidea)寄生螨目(Parasitiformes)中的一个属(1952)。它们是人和家畜的寄生虫,为脑炎、蜱传斑疹伤寒、“血孢子虫病”、土拉伦斯菌病、布鲁士杆菌病。 姜在阶关键词:血孢子虫 生物学特性 DERMACENTOR 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