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正明

作品数:45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1篇主动脉
  • 9篇导管
  • 9篇动脉瓣
  • 9篇主动脉瓣
  • 8篇心肌
  • 8篇置换术
  • 8篇主动脉瓣置换
  • 8篇主动脉瓣置换...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6篇心肌梗死
  • 6篇介入
  • 5篇血清
  • 5篇主动脉瓣狭窄
  • 5篇综合征
  • 5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起搏

机构

  • 4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武汉亚洲心脏...
  • 2篇南阳医学高等...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姜正明
  • 31篇陈魁
  • 8篇付新
  • 8篇何飞
  • 8篇申泱泱
  • 7篇霍志芳
  • 7篇秦立
  • 6篇党瑜华
  • 5篇桑海强
  • 5篇赵国鲜
  • 5篇张雅娉
  • 5篇荆素敏
  • 4篇李蕾
  • 3篇方臻飞
  • 3篇牛丽莉
  • 2篇代聚平
  • 2篇吴永健
  • 2篇阎西艴
  • 2篇于淑君
  • 2篇陈曦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临床荟萃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2例I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IE患者病原学分布与耐药特点、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202例IE患者血培养阳性126例,血培养阳性率为62.38%,分离鉴定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9株、革兰阴性菌26株、真菌3株;草绿色链球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5.52%、3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90 g/L)、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栓塞是IE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介入治疗是IE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E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种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严重贫血、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栓塞可增加IE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陈豫贤于淑君姜正明代聚平裴晓宁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耐药性预后
泛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泛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泛素,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结果 SAP组、UAP组及AMI组泛素和hs-CRP浓度均升高,高于对照组;UAP组、AMI组泛素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各组hs-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泛素和hs-CRP浓度有相关性(r=0.612).结论 血清中泛素水平增高与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表明其可能预测冠心病危险事件的发生.
李蕾陈魁何飞姜正明张雅娉荆素敏秦立霍志芳赵国鲜
关键词:泛素冠心病免疫荧光法检测粥样硬化斑块ELISA法检测UAP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联合介入治疗1例
2021年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国内外已逐渐成熟,但是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其他疾病的临床风险和获益尚难以分析,仍然是TAVR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报道了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经验。
王明蛟李光照胡彩娜姜正明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对冠状动脉血流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对冠状动脉血流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诊PCI,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于冠脉造影术后冠状动脉内推注10μg/kg负荷量的替罗非班,而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至术后24 h。观察两组冠状动脉血流和内皮细胞功能。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正常率为51.2%,观察组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5)。术后6 h,对照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NO分别为(172.32±28.32)、(201.23±25.16)μg/L、(41.13±10.25)μmol/L,观察组分别为(148.78±33.53)、(127.25±29.42)μg/L、(57.85±12.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7、12.532、6.734,均P<0.05)。术后24 h,对照组s ICAM-1、v WF、NO分别为(165.16±23.25)、(195.22±36.31)μg/L、(50.21±11.21)μmol/L,观察组分别为(143.79±28.21)、(112.32±30.14)μg/L、(55.73±12.5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3、11.520、2.152,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MI急诊PCI中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再灌注,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桑海强付新姜正明陈魁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流内皮细胞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治疗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为患者选取最佳起搏部位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0月因持续性III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于我院行双腔起搏器植入,且心室起搏率达85%以上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极导线植入位置不同分为心尖部起搏组A组(34例)、间隔部起搏组B组(32例);随访5年,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年新发心律失常、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射血分数(EF)值、血浆脑钠肽(BNP)、QRS波宽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A组新发心律失常低于B组(P〈0.05);B组QRS波宽和BNP含量增加幅度低于A组(P〈0.05);B组LAD、LVEDV、EF值等心室受损程度低于A组(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室高起搏率5年,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保护优于心尖部起搏,前者新发心律失常高于后者,前者再次住院率、死亡率均优于后者,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胡彩娜姜正明陈魁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部位心律失常心功能
食管鳞癌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基因CpG岛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食管鳞癌组织58例及癌旁上皮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DAPK1蛋白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MSP)法检测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DAPK1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6.2%vs 63.3%,P<0.05);癌组织中DAPK1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0.3%vs 33.3%,P<0.05),提示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DAPK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χ2=18.362,P=0.000,r=-0.563)。结论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减少其蛋白的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罗平王立东陈香宇姜正明
关键词:食管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
lncRNA Gm4419靶向miR-204-5p调控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研究lncRNA Gm4419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用10 mg/L LPS诱导心肌细胞H9C2细胞6 h,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Gm4419和miR-204-5p的表达。在H9C2细胞中转染GM4419干扰物(si-GM4419)和miR-204-5p模拟物(miR-204-5p)干扰lncRNA Gm4419和过表达miR-204-5p,检测两者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酶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的表达,检测LPS诱导后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lncRNA Gm4419与miR-204-5p的调控关系。结果 与con组相比,LPS可促进心肌细胞H9C2中lncRNA Gm4419表达(P<0.05),抑制miR-204-5p表达(P<0.05),提高H9C2细胞中Bax和酶切caspase-3蛋白及MDA的含量,减少Bcl-2蛋白及SOD、GSH-Px的含量,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干扰lncRNA Gm4419和过表达miR-204-5p均可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lncRNA Gm4419靶向负调控miR-204-5p的表达;抑制miR-204-5p可逆转干扰lncRNA Gm4419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P<0.05)。结论 lncRNA Gm4419通过靶向miR-204-5p调控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的损伤和凋亡。
陈豫贤于淑君姜正明代聚平裴晓宁
关键词:心肌细胞H9C2脂多糖凋亡
CXCL16趋化因子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背景: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急重症,大量研究认为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引起,可能导致心脏猝死。炎症反应在...
姜正明
关键词:冠心病白细胞介素-8临床用药
文献传递
桥接起搏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纳入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治疗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桥接起搏器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0例。观察其术后30 d每天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应用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10例患者术后2 d内均未恢复传导,均给予植入桥接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无起搏器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心脏传导功能分别在TAVR后第8天、第21天、第7天恢复而未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余7例在TAVR后30 d均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给予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TAVR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术后2 d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是安全及可行的,降低了起搏器植入率且不影响其心功能恢复。
王明蛟李光照胡彩娜郭胜存刘亚东户富栋付新姜正明陈魁
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或心内科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患者1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17例患者发病年龄为(61.4±8.6)岁,胸闷、气短11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例;心悸3例,晕厥3例,乏力6例,下肢水肿10例。肢体导联低电压8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7例,假性坏死性Q波6例,T波低平或倒置6例,QT间期延长2例。双心房增大12例,室间隔厚度(14.32±2.32)mm,左室后壁厚度(13.59±2.35)mm,左室内径(41.05±3.11)mm,左室射血分数(52.41±9.71)%。10例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钆剂延迟强化。13例住院期间进行化疗,随访死亡9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发病年龄较晚,多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体征,心肌损伤标志物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影像有助于早期诊断。
李光照姜正明户富栋陈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心脏淀粉样变磁共振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