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阿昔洛韦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 夏小红韩志武王芳姜美华李靖徐友平
- 复方α-酮酸片联合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影响
- 姜美华夏小红涂娟王芳谭红梅
- 腹膜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 姜美华
- 缬沙坦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研究缬沙坦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构建AngⅡ诱导CFs的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各观察点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干预模型,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缬沙坦对CFs增殖的影响,AO/EB染色法分析CFs活力,电镜下研究亚细胞结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FsTGF-β1及CTGF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TGF-β1、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CFs于种植24h后完成贴壁,AngII干预后的细胞显著增殖,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处理后的细胞24h内均表现为凋亡。MTT及AO/EB染色表明缬沙坦浓度为10μmol/L干预8h抑制增殖效应最为显著。AO/EB染色及电镜结果提示其作用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述条件下,CFs中TGF-β和CTGF表达明显下调。结论缬沙坦浓度为10μmol/L作用8h后CFs凋亡率最高,其作用机制与TGF-β及CTGF的表达下调有关。
- 姜美华徐友平姚国乾韩志武涂玲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庆大霉素和尿激酶混合液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研究
- 姜美华谭红梅涂娟徐友平李靖
- 庆大霉素和尿激酶混合液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庆大霉素和尿激酶混合液封管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入选1 13例我院临时颈内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排除床旁治疗以及置管操作时间超过0.5h者,随机...
- 姜美华
- 血浆净化方法对活动期狼疮患者炎症状态的控制效果
- 韩志武姚国乾肖琼徐友平李靖王芳姜美华夏小红杨芳
- 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 回顾性研究长期透析导管相关感染资料,探讨感染发生时间及细菌种类,导管感染发生率,抗生素治疗效果等,为有效防治导管相关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74 例(85 例次),进行抗生素肝素盐...
- 徐友平姜美华谭红梅杨芳沈俊李靖夏小红
- 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的构建及缬沙坦对其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并探讨缬沙坦对其的作用。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取第3或4代CFs加入10-6μmol·L-1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II,AngⅡ)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0.01,0.10,1.00,10.00,100.00μmol·L-1缬沙坦干预模型4,6,8,12,24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及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胞活力,电镜技术观察亚细胞结构。结果CFs在种植3h后开始贴壁生长。加入AngⅡ后,光镜下可见细胞增生活跃。加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24h内,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MTT提示缬沙坦浓度为10.00μmol·L-1作用8h后,CFs的生长抑制率最高。AO/EB染色表明上述条件下CFs死亡率最高,死亡方式主要为凋亡。电镜亦显示死亡细胞主要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体外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完全可行。缬沙坦有效抑制模型中CFs增殖可能通过诱导其凋亡实现。
- 姜美华涂玲徐西振赵刚吴蕊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
- 不同吻合术式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之比较
- 沈俊姜美华谭红梅李靖韩志武徐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