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专用高产早籼稻中选18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3年
- 中选18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于1992年用矮仔乌骚与中156杂交,经连续3代(F3-F5)的定向选育,于F6代再与浙733杂交,并将其F1作父本与早熟品系中丝3号杂交.随后在1995年选择高抗及丰产性优良的株系,混合进行幼穗的组织培养(中丝3号///矮仔乌骚/中156//浙733),新育成的高产专用早籼.经多年、多级区域试验、试种及示范,表现为单产高、生育期适宜、行业专用、抗稻瘟病等优点.尤其是行业专用,其稻米适合于做味精、米粉(干)、啤酒等行业产品的原料,顺应当前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方向.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早籼良种适宜于浙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双季早籼稻地区种植,当前在上述地区正积极地推广示范.
- 严学强阮柳青朱旭东孔繁林
- 关键词:早籼稻栽培技术
- 抗病早籼辐8-1
- 熊振民朱旭东孔繁林曹杨庆邵达孚曹立勇张若健
- 辐8-1是早籼8004经辐射诱变育成的,1985年参加浙江省联品试种,亩产497.3kg,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12%。1986、1987年两年浙江省区试,两年平均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4.9%。1988、1989年参加...
- 关键词:
- 关键词:籼稻早熟品种抗病性作物栽培
-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浙江富阳的育性表现被引量:1
- 1990年
- 1989年在富阳(30°05’N,119~56’E)自然条件下连续观察4个光敏核不育系和对照珍汕97A 不育系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育性转换因品种不同而异。安农 S 和 N5047S 分别具有18天(8/15-9/1)和6天(8/6-8/11)较长的持续稳定的不育期;而 W6154S 和87N123S 分别为2天(8/4-8/5)和3天(8/13-8/15),基本上无明显的转换期。同时发现减数分裂期的日最低温度对不育期育性的恢复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 曹立勇孔繁林熊振民
- 关键词:水稻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期
- 异季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4
- 1993年
- 稻米品质改良是主要育种目标之一。稻米品质的优劣,既受遗传基因的制约,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灌浆期间的温度条件对稻米品质的作用更大。前人研究认为,灌浆期间温度过高,籽粒的灌浆速率较快,稻米的整精米率下降,透明度变差、垩白度增大,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劣;对蒸煮品质来说,高温会使稻米的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度变硬,直链淀粉含量也受高温影响,Resurreccion等和赵式英认为这种影响因品种特性而异,Juliano则认为高温会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从我国目前稻米品质的现状来看,早籼米的品质劣于晚籼米,早籼品种经翻秋栽培后,品质明显变好,但对晚籼品种在早稻生长季节灌浆成熟后,其稻米品质的变化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栽培的稻米进行品质分析,旨在洞悉早籼和晚籼品质差异的原因,以及灌浆期间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程度,以期对水稻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 朱旭东熊振民罗玉坤孔繁林曹立勇闵捷
- 关键词:水稻栽培稻米
- 水稻大粒品种高产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 1991年
- 通过对大粒品种辐8-1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它比广陆矮4号(简称广4)具有以下特点:苗期冠层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2.6度,大6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部叶层(高度为31~60cm)的透光率为27.22%,大8.9个百分点.保温育秧素质好,充实度5.1mg/cm,大4.1%;齐穗至成熟的 CGR 和 NAR 为24.34g/m^2·d 和6.83g/m^2·d,高11.5%和11.8%;籽粒容量29.14ml/千粒,大28.09%;茎、鞘物质输出率23.75%,高4.13个百分点;强弱势籽粒的异步灌浆特点明显;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法小区试验的产量结果,经微机模拟、选优,得出了661套(占总组成方案的21.2%)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农艺优化措施方案,经1991年早季验证,亩产达527.1公斤,比对照增产9.52%,证明方案是可行的.
- 许德海禹盛苗朱旭东孔繁林严学强
- 关键词:水稻高产生理栽培
- 优质、多抗早籼新品种中丝2号的选育和推广
- 朱旭东赵剑群严学强曹立勇叶曙光孔繁林熊振民
- 中丝2号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经多年多代系谱、抗性和品质同步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多抗早籼新品种。先后通过了浙江、江西二省及全国农作物品质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表现品质优、抗一病二虫、适应性广和高产稳产,已累计推广面积690多万...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籼中丝2号选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