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莉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生
  • 2篇镉形态
  • 2篇
  • 2篇沉积物
  • 1篇生物富集
  • 1篇水生生物
  • 1篇温度变化
  • 1篇长江
  • 1篇长江南京段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孔莉
  • 2篇杨震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温度变化时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对水生生物的可给性被引量:5
1997年
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温度变化时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对鲤鱼和螺蛳的生物可给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活习性不同,鲤鱼和螺蛳富集铜、镉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温度升高时,主要在水体底层活动的鲤鱼富集铜、镉的能力明显增加;作为底栖生物的螺蛳的富集能力不随温度增加而变化。
杨震孔莉
关键词:沉积物水生生物长江
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对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被引量:22
1996年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 ̄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杨震章惠珠孔莉
关键词: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