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锋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殖
  • 2篇养殖效果
  • 2篇幼鱼
  • 2篇日粮
  • 2篇糖源
  • 2篇罗非鱼
  • 2篇吉富罗非鱼
  • 1篇稚鱼
  • 1篇体组成
  • 1篇投喂
  • 1篇投喂频率
  • 1篇胃排空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孙晓锋
  • 2篇冯健
  • 1篇赵海祥
  • 1篇吴彬
  • 1篇彭淇
  • 1篇陈斌
  • 1篇罗波
  • 1篇陈江虹
  • 1篇赵华林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胃排空、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6
2011年
通过胃排空试验与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排空、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试验开始时,观测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内饲料排空情况,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胃排空率的最佳描述为平方根函数,胃内饲料在饱食投喂后15 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80%胃排空为9 h,也就是投喂后大约9 h恢复食欲。360尾试验鱼(初始体质量3.72 g)以不同的投喂频率(1 d 4次、1 d 3次、1 d 2次、2 d 4次、2 d 3次、2 d 2次)分组,每组设立3个平行组,随机养殖于18个网箱中,每箱养殖20尾鱼,按饱食量投饲膨化饲料。养殖期为6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在投喂频率为1 d 4次、1 d 3次和1 d 2次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 d 4次、2 d 3次和2 d 2次时(P<0.05);投喂频率为1 d 2次、2 d 4次、2 d 3次和2 d 2次时其摄食量显著低于1 d 4次和1 d 3次时(P<0.05)。随着投喂频率降低,鱼体水分含量逐步上升,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其中1 d 4次、1 d 3次组鱼与2 d 2次组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投喂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7~48.0 g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 d 2次,较2 d 2次、2 d 3次和2 d 4次时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较1 d 3次、1 d 4次摄食量显著降低。2种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孙晓锋冯健陈江虹罗波赵海祥赵华林
关键词:投喂频率胃排空体组成
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稚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含有25%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蔗糖糖蜜、糊精、小麦淀粉等不同糖源的6组等氮、等能量半纯合实验日粮,研究了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糖组、麦芽糖组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鱼体总能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葡萄糖组和麦芽糖组鱼肝脏脂肪、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葡萄糖组鱼血糖浓度与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葡萄组和麦芽糖组鱼肝组织中己糖激酶(HK)显著高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显著低于其它各个糖源组鱼(P<0.05)。本实验结果认为,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稚鱼养殖效果的差异主要与调控鱼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己糖激酶(H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对不同糖源的糖分子结构不同活性有关,与糖的分子大小无关。在罗非鱼稚鱼饲料中添加蔗糖糖蜜效果较好。
吴彬彭淇陈斌孙晓锋冯健
关键词:罗非鱼日粮糖源
日粮中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养殖效果与机理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糖源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养殖效果、血液指标和4个糖代谢酶的影响。实验设计了含有25%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蔗糖糖蜜、糊精、小麦淀粉等不同糖源的6组等氮(35.43%)、等能量(15.95KJ/g)半纯合实验日...
孙晓锋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