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顺

作品数:22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血小板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糖
  • 3篇血小板生成
  • 3篇血小板生成素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再灌注
  • 3篇生成素

机构

  • 22篇荆州市第二人...
  • 3篇长江大学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2篇孙晓顺
  • 10篇陈维钧
  • 7篇邹成林
  • 7篇方璟
  • 6篇赵亚洲
  • 5篇涂军
  • 4篇商敏
  • 4篇胡章良
  • 4篇敖先伟
  • 3篇云鹏
  • 1篇龚婷
  • 1篇杨中香
  • 1篇朱红敏
  • 1篇周俊平
  • 1篇肖厚平
  • 1篇罗伟
  • 1篇肖虎
  • 1篇柳丹

传媒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血小板生成素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脑梗死患者45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进行血小板参数及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检测,按不同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1~3d)和恢复期组(10~14d);按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19例)、小面积梗死组(16例)、大面积梗死组(10例)。对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死恢复期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TPO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梗组和小面积梗死组血清TPO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小面积梗死组与腔梗组以及大面积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清TPO水平和血小板总数与梗死面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后TPO水平改变在脑梗死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可能在脑梗死后脑保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邹成林陈维钧孙晓顺方璟
关键词:促血小板生成素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地特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的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老年T2DM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中,对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方法 1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A)组与诺和锐30治疗(B)组,每组各80例.治疗前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 h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MGB)、日内血糖最高值及最低值、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4.1~11.1 mmol/L时间占日内时间百分比(GTT%). 结果 (1)2组治疗3个月后,FPG、2hPG和HbA1c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2组间FPG、2 hPG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MI低于B组(P<0.05);(2) CGMS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日内血糖最高值、LAGE低于B组[(9.8±2.0) vs (12.5±2.4) mmol/L;(5.2±1.2) vs (8.7±1.8)mmol/L,P<0.01],日内血糖最低值高于B组[(4.4±0.5)vs(4.0±0.7) mmol/L,P<0.05].A组GTT%高于B组[(86.6±5.4)%vs(75.1±7.3)%,P<0.01];(3)A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7.80%vs21.79%,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预混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作为起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患者更安全、有效,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且无明显体重增加.
云鹏孙晓顺龚婷肖虎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中治疗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和常规组(氨氯地平治疗,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相对常规组,干预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具有显著疗效。
张艳芳孙晓顺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ILI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2 0例患者按 1∶1配对随机分为ILIB组 6 0例和常规组 6 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ILIB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每日 1次 ,每次 30分钟 ,共用 1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水平变化 ,并评估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ILIB组治疗后GMP - 14 0水平 (2 1.35± 3.4 6 )ng L ,较治疗前 (37.6 4± 5 .2 1)ng L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常规组治疗后 (2 4 .6 9± 3.82 )ng L较治疗前 (36 .74± 6 .0 3)ng L下降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之间血浆GMP - 14 0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临床疗效ILI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3% ,常规组为 76 .6 7%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LIB具有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
陈维钧孙晓顺商敏杨中香胡章良
关键词:GMP-140脑梗死
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于缺血开始时TPO组给予TPO 5μg/kg腹腔注射;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 h后断头取脑、切片,进行HE染色、Bcl-2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后,TPO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且TPO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未检测到凋亡细胞;TPO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侧皮层Bcl-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TPO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层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而实现。
邹成林陈维钧孙晓顺方璟涂军赵亚洲
关键词:促血小板生成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BCL-2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共16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账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临床疗效昱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压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和各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降低关节滑膜细胞中IL-1β和TNF-α水平达到抑制骨破坏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孙晓顺敖先伟张艳芳朱贤静
二甲双胍对伴葡萄糖耐量减低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再发卒中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一种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特殊代谢状态,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从正常糖代谢发展至糖尿病的一个重要中间阶段。二甲双胍对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改善作用已很明确,然而二甲双胍能否减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是否可以降低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的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孙晓顺
关键词:二甲双胍葡萄糖耐量减低
三黄生肤油联合硫化氢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2018年
目的:观察三黄生肤油联合硫化氢对糖尿病足(DF)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利用切除足部皮肤制造DF模型。48只造模成功的DF模型大鼠使用数字表法分为基质对照组、硫化氢组、三黄生肤油组和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采用相应药剂涂抹创面、2次/天,连续3周。比较四组治疗期间足底皮温、足底痛阈、创面愈合率和创面肉芽组织血管数。结果:治疗后,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基质对照组(1、2、3周,P<0.05或P<0.01)、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基质对照组(2,3周,P<0.05),但硫化氢组与三黄生肤油组创面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四组足底皮温和足底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治疗2、3周足底皮温高于基质对照组,足底痛阈低于基质对照组(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治疗3周足底皮温高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足底痛阈低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治疗3周足底皮温高于基质对照组,足底痛阈低于基质对照组(P<0.05),但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数,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均高于基质对照组(P<0.05),三黄生肤油+硫化氢组又高于硫化氢组和三黄生肤油组(P<0.05)。结论:三黄生肤油联合硫化氢可改善DF模型鼠足底皮温和痛阈,增加创面血管生成,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疗效优于单用三黄生肤油或硫化氢。
孙晓顺陈露敖先伟张艳芳朱贤静
关键词:硫化氢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中以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为基本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运用Stata14.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文献,包括937例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71例,对照组4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单用阿仑膦酸钠片比较,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中,腰椎SMD为0.38(0.25,0.51)、股骨颈SMD为0.55(0.42,0.68)、股骨粗隆SMD为0.54(0.41,0.67)、前臂SMD为0.45(0.32,0.58),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疼痛评分,其SMD为-3.07(-3.90,-2.23),各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阿托伐他汀为基础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较单用阿仑膦酸钠片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敖先伟张艳芳毕红兵任长青孙晓顺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阿托伐他汀META分析
稳心颗粒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心电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陈维钧孙晓顺商敏胡章良
关键词:病人死亡稳心颗粒心电变化心电异常脑循环障碍肌电活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