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楠楠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重症
  • 3篇弹性体
  • 3篇动脉
  • 3篇动脉支架
  • 3篇端环
  • 3篇心脏
  • 3篇内压
  • 3篇重症病人
  • 3篇连接体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灌注
  • 3篇灌注量
  • 3篇腹内
  • 3篇腹内压
  • 3篇膀胱
  • 3篇膀胱压
  • 3篇病人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机构

  • 1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孙楠楠
  • 10篇姜志明
  • 10篇张明
  • 8篇解建
  • 7篇徐拥庆
  • 5篇张众慧
  • 5篇张淑香
  • 5篇李涛
  • 3篇李涛
  • 2篇王淑玲
  • 2篇宋洁
  • 2篇曹允芳
  • 1篇杨君
  • 1篇王昊
  • 1篇钱俊英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在评估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评估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病房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6个月预后。分析GCS评分与BIS的相关性及不同的GCS评分所对应的BIS值,比较不同GCS评分组间的BIS值和死亡率。分析BIS值与预后的关系,计算BIS值判定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6个月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808,P〈0.01),随着GCS评分的升高,BIS值逐渐升高(P〈0.01),死亡率逐渐下降。死亡及植物状态率和意识恢复率与BIS值均具有相关性(x^2=22.42,P=0.000),预后越差,BIS值越低(P〈0.05)。BIS值≤40提示预后不良,敏感度100.00%,特异度65.00%;BIS值〉60提示预后良好,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88.89%。BIS值为0的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均符合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结论BIS监测是评估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的有效指标,BIS值为0可成为诊断脑死亡的条件之一。
张明钱俊英李涛解建徐拥庆姜志明张众慧孙楠楠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心肺复苏昏迷程度预后脑死亡
心脏冠状动脉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冠状动脉支架,包括:环,有多个,且该环的两端为圆环构成的端环体,端环体间沿环的周向分布有多个连接筋;连接体,该连接体包括一个线性的弹性体和设置在该弹性体两端的各一个连接头,该连接头与相应端的端环体的环...
张明徐拥庆姜志明张众慧孙楠楠
文献传递
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三院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125例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9例)与死亡组(46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侵袭性操作、病情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125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46例,死亡率36.8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3种、使用抗菌药物>3种、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治疗、APACHEⅡ评分≥20分、住院时间≥30 d均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基础疾病>3种(OR=4.012,95%CI:2.366~5.455)、使用抗菌药物>3种(OR=4.365,95%CI:3.152~5.231)、侵袭性操作(OR=2.654,95%CI:2.456~4.785)、糖皮质激素治疗(OR=5.154,95%CI:3.428~5.33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20分(OR=6.012,95%CI:3.545~7.364)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较高,与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治疗、APACHEⅡ评分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
李冲赵云王昊周蕾孙楠楠张玉可张富祥姜志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
解建鲁召欣李涛徐拥庆姜志明张明孙楠楠李远青高翠翠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乌司他丁药物干预
重症病人膀胱灌注量对膀胱压和腹内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膀胱灌注量对膀胱压(intravesical pressure,IVP)和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影响,寻求能反映腹内压的最佳膀胱灌注量,以指导腹腔室隔综合征...
ZHANG Shuxiang张淑香王淑玲WANG Shu-lingCAO Yun-fang曹允芳XIE Jian解建LI Tao李涛ZHANG Ming张明孙楠楠SUN Nan-nanSONG Jie宋洁
关键词:腹腔室隔综合征
ICU重症病人血糖控制及其护理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病人髙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以降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221例重症病人根据血糖结果给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7.8 mmol/L^10.0 mmol/L。[结果]221例重症病人179例存活,42例死亡,低血糖发生率0.96%。存活病人血糖(2.26±1.32)mmol/L,死亡病人血糖(3.77±1.8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重症病人血糖控制目标范围为7.8 mmol/L^10.0 mmol/L可降低血糖发生率;病人血糖水平可影响病人的预后。
张淑香孙楠楠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低血糖病死率
心脏冠状动脉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冠状动脉支架,包括:环,有多个,且该环的两端为圆环构成的端环体,端环体间沿环的周向分布有多个连接筋;连接体,该连接体包括一个线性的弹性体和设置在该弹性体两端的各一个连接头,该连接头与相应端的端环体的环...
张明徐拥庆姜志明张众慧孙楠楠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姜志明鲁召欣张明孙楠楠张众慧杨君徐拥庆李涛解建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重症胰腺炎
心脏冠状动脉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冠状动脉支架,包括:环,有多个,且该环的两端为圆环构成的端环体,端环体间沿环的周向分布有多个连接筋;连接体,该连接体包括一个线性的弹性体和设置在该弹性体两端的各一个连接头,该连接头与相应端的端环体...
张明徐拥庆姜志明张众慧孙楠楠
文献传递
膀胱灌注量对重症患者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膀胱灌注量对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影响,寻求能反映腹内压的最佳膀胱灌注量,以指导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55例有大量腹水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ICU患者,分别取膀胱灌注量为0、10、20、30、50ml时经膀胱腹内压,即经尿管测定的膀胱压,与用腹腔引流管直接测量的腹内压进行比较。结果膀胱灌注量为10ml时所测得的膀胱压与直接测量的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83),相关系数r为0.953。其他灌注量下所测得的膀胱压与腹内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当膀胱灌注量为10ml时,膀胱压能准确反映腹内压,膀胱压与腹内压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张淑香王淑玲曹允芳解建李涛张明孙楠楠宋洁
关键词:膀胱压腹内压腹腔室隔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