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民

作品数:57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主义
  • 12篇哲学
  • 10篇唯物
  • 7篇唯物主义
  • 7篇历史唯物主义
  • 5篇社会主义
  • 4篇人民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唯物史观
  • 3篇向度
  • 3篇马克思历史唯...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共产党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异化
  • 2篇政治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人民至上

机构

  • 27篇山东理工大学
  • 14篇海南师范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1篇伊拉斯姆斯大...
  • 1篇海南省中国特...

作者

  • 40篇孙民
  • 2篇常彩霞
  • 1篇温立武
  • 1篇王明初

传媒

  • 6篇海南师范大学...
  • 5篇社会科学辑刊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4篇党政干部学刊
  • 3篇南京政治学院...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兰州学刊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理论视野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理论探索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被引量:1
2017年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和资本逻辑导致"实践的异化",从而使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变成"在实践异化"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对立,这就必然导致生态危机。马克思还认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需要革命的实践,即共产主义的实践,才能彻底扬弃私有制和资本逻辑导致的"实践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进而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辩证地结合在一起。
孙民
关键词:生态危机资本逻辑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自由概念的几个维度
2013年
自由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自由概念,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维度:其一,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即自由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其二,自由是人的能力、素质的提高,这是马克思自由概念的现实性维度;其三,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待自由,每个人的自由与一切人自由的关系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就此而言,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批判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法律意义上的自由,遮蔽了背后的"社会关系",从而在一个制高点上探索自由,夯实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常彩霞孙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兼论中国梦的思想境界被引量:7
2013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性,而且还寄寓着超越当下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创的新文明,在当代中国体现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宗旨的中国梦之中,它内在地包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的辩证统一。中国梦不是一般的梦,而是思想内涵非常丰富的梦,思想境界较高的梦,它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表征着人类新文明的生成。
孙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梦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版本
2015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版本,即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和创新版本。三个版本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精神。正确把握三个版本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理论基础。
孙民安连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论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向度
2019年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实践功能,而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从马克思劳动概念发展的逻辑过程来看,在劳动的异化层面,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性进行了人本主义批判;在劳动的价值层面,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刻剖析了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意蕴;在劳动的解放层面,马克思从人类解放的高度对劳动概念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进行了彻底批判。正是在这些层面上,马克思对劳动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赋予劳动概念以独特的意识形态内涵,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的理论形态,而且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孙民齐承水
关键词:意识形态性逻辑过程虚假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后现代转向”——“新葛兰西主义”代表拉克劳、墨菲“新领导权”理论概要被引量:4
2012年
"领导权"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葛兰西的重要理论,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新葛兰西主义"代表拉克劳、墨菲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出发,充分吸收现象学、后结构主义、后分析哲学的学术资源,建构了他们的"新领导权"理论,主要是指"话语领导权"。因此,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在"新葛兰西主义"代表拉克劳、墨菲那里发生了"后现代转向"。无疑,拉克劳、墨菲的解构与建构是统一在一起的,在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解构的同时,建构了他们的"新领导权"理论。
孙民
关键词: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在国外的实践及启示——以苏东剧变与北欧福利国家的发展为例
2020年
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逐渐偏离马克思主人民利益观的苏东模式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最终导致了苏东国家剧变的爆发,给苏东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上了一堂极为深刻的历史课。反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思想的北欧国家,建立了高福利、高税收制度的北欧模式,在特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欧国家人民的生活,其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精髓,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利益观。
钟善盈孙民
关键词:苏东剧变
理解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度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道路的成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与创新对中国道路的开辟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中国道路的开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一是实践优先、开放创造的哲学担当;二是高扬人民主体性原则;三是实践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与创新开启的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并从世界历史语境出发审视中国,不仅是对中国问题的真实把握,而且也是对世界问题的真实体悟。
孙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替代帝国:开启于建构之始的征程——《帝国——后现代的政治秩序》政治本体论浅析
2018年
《帝国》的政治本体论认为,与具有腐败性、危机内在性的帝国的形成相伴随,作为一个全球无产阶级的多众业已形成。鉴于帝国生存对多众虚拟性的依赖,以及生命政治环境促成了价值标准多元化以及政治建构内在化的现实,要实现对帝国的政治替代,多众应着力于争取全球公民权、获得社会报酬的权利以及再占有的权利,最终实现"人类学形变"。综观这一理论,由于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和思维方法的固守,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地。
孙民
关键词:帝国虚拟性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论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被引量:1
2013年
俞吾金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文章论述了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的新见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新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问题的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新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意义的新揭示。这意味着,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孙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