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湘君

作品数:71 被引量:1,10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37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篇孢粉
  • 23篇植被
  • 20篇气候
  • 20篇花粉
  • 15篇孢粉记录
  • 11篇南海北部
  • 11篇古环境
  • 10篇深海
  • 10篇深海沉积
  • 10篇全新世
  • 10篇季风
  • 9篇古气候
  • 9篇冰期
  • 7篇气候变化
  • 7篇陆架
  • 7篇花粉记录
  • 7篇更新世
  • 7篇古植被
  • 6篇植被演化
  • 6篇深海沉积物

机构

  • 63篇中国科学院植...
  • 30篇同济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国家自然科学...
  • 3篇地质矿产部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国家地震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71篇孙湘君
  • 25篇罗运利
  • 14篇宋长青
  • 9篇汪品先
  • 7篇吴国瑄
  • 5篇陈怀成
  • 5篇李逊
  • 4篇安芷生
  • 4篇董光荣
  • 4篇吴锡浩
  • 4篇卢演俦
  • 4篇王晓梅
  • 3篇田军
  • 3篇王琫瑜
  • 3篇陈木宏
  • 3篇王汝建
  • 3篇翁成郁
  • 3篇黄翡
  • 3篇翦知湣
  • 2篇成鑫荣

传媒

  • 15篇Acta B...
  • 13篇科学通报
  • 10篇中国科学(D...
  • 7篇第四纪研究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B...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海洋
  • 1篇Marine...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孢粉学分...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第四纪深海孢粉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3年
简述了中国深海孢粉学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端至今短短十几年中的研究进展,在这10余年中深海孢粉学成果主要出自南海和东海.中国所申请和主持的大洋钻探(ODP)184航次为南海深海孢粉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材料.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个三四万年至百万年不等的孢粉成果,东海的冲绳海槽也有一二万年的记录.深海沉积有较好的连续性,沉积速率高,加以比较详细的同位素测年,因此这些孢粉记录都有很好的分辨率,为孢粉源区(中国大陆南部及日本等地)提供时间分辨率为百年至千余年不等的万年至百万年的植被、环境及季风演化的历史.频谱分析发现植被演化也具有地球轨道尺度(100,41,23和±10 ka)及亚轨道尺度(Heinrich及Dansgaard/Oscheger事件)的周期变化.交叉频谱分析还发现百万年以来南海北部植被演化的主要框架是受北半球冰量变化控制的.冲绳海槽近20 ka以来孢粉记录显示海洋环境变化滞后于周边陆地植被,其原因可能是大洋中温盐环流传送时间差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到深海孢粉研究在海陆对比中的桥梁作用.
孙湘君罗运利陈怀成
关键词:第四纪
据花粉分析推论东北长白山西麓一万年来植被与环境被引量:27
1990年
通过对长白山西麓山间沼泽盆地钻孔的孢粉相对及绝对数量的分析,结合对长白山植被与现代表土花粉的研究,认为该地区一万余年以来植被和环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约10300—10000年B.P.,植被为云杉(Picea)-冷杉(Abies)林,盆地分布浅水湖泊,气候寒冷潮湿;2.10000—9000年B.P.,以桦木(Betula)林为主的湖泊演化成中位落叶松(Larix)-藓类(Musci)沼泽,气候逐渐转暖;3.9000—4000年B.P.,落叶阔叶林和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繁盛,气候温暖;4.4000—0年B.P.,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叶混交林和红松-云杉-冷杉林为主,出现高位落叶松-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Var.angustum)-泥炭藓(Sphagnum)沼泽,气候较冷湿。
袁绍敏孙湘君
关键词:花粉分析植被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被引量:81
1991年
现今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可以作为辨认古季风气候记录的线索。文中着重阐述最近130ka东南季风区的各种古季风记录,它们主要是:历史记录,包括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湖泊、雪线和林线、大陆架沙漠化现象等的地质记录,由植被和哺乳动物代表的生物记录。其中,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反映了过去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环境效应突出气候期相互交替的历史。亚洲古季风变迁是中国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安芷生吴锡浩汪品先王苏民董光荣孙湘君张德二卢演俦郑绍华赵松龄
关键词:古季风古环境黄土
南海北部地区百万年以来的天然火与气候: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南海北部陆坡ODP1144孔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花粉资料讨论了南海北部大陆及大陆架上1 Ma以来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炭屑的数量及大小与搬运距离有关;搬运距离越短,炭屑数量越多,而粗粒炭屑与细粒炭屑的相对比值也越大.冰期时(氧同位素偶数期)炭屑沉积率均很高,粗粒炭屑与细粒炭屑比值较大;间冰期时(氧同位素奇数期)炭屑沉积率相对较低,粗粒炭屑与细粒炭屑比值较小.这表明冰期时炭屑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炭屑源区与沉积地点距离缩短;间冰期时大陆架被淹没,炭屑只能来源于南海北部周边大陆,炭屑搬运距离增长.整个钻孔剖面碳屑沉积速率变化规律表明在0.9,0.47和0.13 Ma前后,天然火发生强度都有明显增强,表明这些时段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起有关.频谱分析表明,1 Ma以来碳屑沉积速率变化明存在99.1,41 ka的轨道周期以及10 ka(12~8 ka)的半岁差周期.半岁差周期的存在也反应了热带低纬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罗运利孙湘君陈怀成
关键词:孢粉
南海北部地区百万年以来的天然火与气候-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ODP1144孔(20°3′N,117°25′E,水深2037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讨论了南海北部大陆及大陆架上1Ma以来中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1144孔深...
罗运利孙湘君陈怀成
文献传递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Ⅱ.古季风变迁被引量:92
1991年
根据海陆相互作用对古季风变迁的影响和代用气候指标的时间序列,初步重建了最近130ka和18ka东亚季风变迁的历史,重点阐述了夏季风环流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中、东部季风气候旋回及有关环境过程模式,初步探讨了我国古季风变迁的机制。
安芷生吴锡浩汪品先王苏民董光荣孙湘君张德二卢演俦郑绍华赵松龄
关键词:古季风太阳辐射变化海陆相互作用
末次冰盛期以来菲律宾南部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边叶萍翦知湣孙湘君翁成郁KUHNT Wolfgang
关键词:热带植被
近万年来冲绳海槽北部浮游藻类沉积率反映的环境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对冲绳海槽北部 B- 3GC柱状样的 84份样品做了浮游藻类 (绝大多数是沟鞭藻孢囊 )沉积率分析。冲绳海槽约 6 790 a以前的全新世早期和 3 6 2 0~ 2 390 a B.P.两个阶段的沟鞭藻孢囊沉积率较高 ,特别是在全新世早期 ,孢囊沉积率明显高于其他阶段。沟鞭藻孢囊沉积率的变化反映了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表层海水营养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其趋势与黑潮影响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在黑潮影响甚微的全新世早期 ,表层海水富营养且高生产力 ,约6 790 a B.P.起黑潮影响强度明显加大 ,表层海水营养和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只是在 3 6 2 0~ 2 390 a B.P.期间因黑潮影响强度减弱而表层海水营养和生产力有小幅度上升。黑潮对于冲绳海槽表层海水营养和生产力的影响 ,不仅因为其本身低营养、低生产力的特性 ,也由于其对来自我国大陆一侧陆源输入物的阻隔作用。 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沉积率在剖面下段高于 Spiniferites spp.,上段则呈相反的情况 ,Spiniferites spp.沉积率较高 ,变化的转折点 (约 6 790 a B.P.)与黑潮对冲绳海槽影响强度出现骤然变化的时间吻合。所以 ,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沉积率高实际上指示了偏低的表层水温 ,约 6 790 a B.P.
吴国瑄王吉良宋长青孙湘君Saito Yoshiki
关键词:全新世冲绳海槽浮游藻类沉积环境
南海北部ODP1144站更新世(0.36-1.02Ma)高分辨率孢粉记录
<正>南海ODP1144站(20 3.18’N,117 25.14’E)位于东沙群岛东南侧,水深2037m。沉积物以暗灰绿色粘土为主。依据G.ruber氧同位素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主要生物门类有:钙质超微化石、底栖有孔虫...
黄翡孙湘君
文献传递
从相位差探讨更新世东亚季风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3
2005年
南海南部ODP1143站和北部ODP1144站的深海有孔虫氧碳同位素、蛋白石和孢粉记录第一次揭示了更新世轨道尺度上东亚季风演变与轨道驱动及全球冰量变化的关系.1143站和1144站的Globigerinoides.ruberd13C、蛋白石百分含量、松类花粉(Pinus)和草本花粉的百分含量均表现出很强的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1143站的G.ruberd13C与地球轨道参数(ETP=正交化的偏心率+正交化的斜率-正交化的岁差)在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上都相关,然而大部分的相关关系都集中在岁差周期上;其他的季风替代性指标与ETP只在岁差周期上相关.这说明更新世热带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的岁差控制.东亚季风替代性指标与有孔虫d18O曲线的对比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频谱分析表明,更新世全球冰量变化对东亚季风至少是东亚冬季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与印度季风的驱动机制显然不同.东亚季风,至少是东亚冬季风在岁差周期上的演化,部分地受控于地表的感热对太阳辐射的响应,也受控于南海表层海水的潜热对太阳辐射的响应.
田军汪品先成鑫荣王汝建孙湘君
关键词:东亚季风岁差周期更新世东亚冬季风印度季风地球轨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