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超美

作品数:13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疫苗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免疫
  • 8篇肝炎
  • 6篇随访
  • 6篇表面抗原
  • 5篇乙肝
  • 5篇发病监测
  • 5篇病毒
  • 5篇病监测
  • 4篇乙肝疫苗
  • 4篇乙型肝炎疫苗
  • 4篇随访研究
  • 4篇重组(酵母)...
  • 4篇病毒表面
  • 4篇病毒表面抗原
  • 3篇新生儿
  • 3篇乙肝病毒
  • 3篇乙肝病毒表面...

机构

  • 13篇上海市黄浦区...
  • 6篇复旦大学
  • 5篇国际疫苗研究...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3篇孙超美
  • 12篇张国华
  • 12篇姜铭波
  • 12篇吴维寿
  • 9篇徐志一
  • 7篇宿飞
  • 6篇张焕珠
  • 6篇汪萱怡
  • 6篇周宁
  • 2篇欧阳佩英
  • 2篇汪萱怡一
  • 2篇曹惠霖
  • 1篇刘崇柏
  • 1篇周子荣
  • 1篇牟文
  • 1篇周建军
  • 1篇吴建华
  • 1篇戴红勤
  • 1篇沈福杰
  • 1篇胡凯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分析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流行病特点。方法:根据2004年狂犬门诊就诊登记和个案调查,对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咬伤率10岁以下儿童为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儿童是被动物咬伤高危人群,上肢是最易被咬伤的部位,伤人动物以犬为主,6-8月份咬伤率最高,一部份群众咬伤后就诊、伤口处理不及时。结论:加强犬、猫等动物管理,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
吴建华张国华孙超美姜铭波周宁
关键词:动物伤害流行病学分析动物咬伤个案调查门诊就诊伤口处理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持续效果探讨(18年随访结果)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持续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5%上下.18年间11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平均HBsAg阳性率0.62%,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均呈大幅度下降.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93.65%(95%可信区间为92.51%~94.78%).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中,仅2002年发生急性乙肝1例.结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8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周宁欧阳佩英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接种管理发病监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随访研究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年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与血源乙肝疫苗效果比较。方法对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肝发病监测。结果 5年期间3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平均为1.50%,较免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3.00%(95%可信区间为76.97%~89.02%),无论母亲HBsAg阳性或阴性,使用不同乙肝疫苗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肝病例报告。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有较好的近期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与以往使用血源乙肝疫苗相当。
孙超美吴维寿姜铭波张国华汪萱怡一徐志一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发病监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上海市黄浦区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23年免疫效果追踪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的长期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隔年随访,采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与本底对照(1984—1985年HBV横断面调查结果)以及外对照(1991年开展的相邻区域同年出生但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调查的结果)相比计算保护效果。结果随访队列23年问共计采集血液标本5993份,抗-HBs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89.01%下降至18.77%),平均为40.39%;抗-HBc各年阳性率平均值在1.87%上下波动;HBsAg阳性率波动保持在1.00%(0.46%~0.98%)以下,平均为0.62%(37/5993),与本底对照相比,各年龄组疫苗的保护效果在81.37%-95.78%;与外对照相比,疫苗保护效果为72.76%。结论血源乙肝疫苗中长期保护效果良好,免疫后23年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张焕珠吴维寿宿飞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血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新生儿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1年效果随访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11年的免疫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于免疫后11年进行随访,采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开始对乙型肝炎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监测。结果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为0.54%,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8.05%(95%可信区间为85.17%~91.17%)。接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有较好的远期保护效果,免疫人群尚无再免疫的需要。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胡凯牟文宿飞周子荣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表面抗原
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20年效果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Blood-borne Hepatitis B Vaccin,HepB-B)后的长期免疫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HepB-B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HepB-B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1998年以后对HepB-B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 HepB-B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8%左右。20年间12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20年平均HBsAg阳性率0.61%,较免疫前本底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下降93.59%。免疫后20年HBsAg阳性率为0.54%,低于20年平均HBsAg阳性率(0.61%),显示HepB-B远期保护效果良好。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HepB-B的对象中,仅2002年和2007年各报告1例乙肝。结论新生儿HepB-B免疫后20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宿飞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张焕珠吴维寿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预防接种管理发病监测随访研究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新生儿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究乙肝疫苗再免的需求。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合格乙肝疫苗的儿童,在免疫后1、3、5、7年采血随访观察,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开展急性肝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7年间,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在1.5%上下波动,平均为1.47%(95%可信区间为0.61%~2.33%),与免疫前同一地区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本底资料比较,乙肝疫苗保护效果为84.03%(95%可信区间78.92%~89.60%)。1997年接受乙肝疫苗免疫人群中,无急性乙肝发病。结论新生儿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效果良好,目前无需考虑再免。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周宁张焕珠宿飞徐志一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
新生儿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核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考核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与血源乙肝疫苗效果比较。对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丽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肝发病监测。显示五年期间3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平均为1.5%,较免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3%(95%可信区间为76.97%~89.02%),无论母亲HBsAg阳性或阴性,使用不同乙肝疫苗的儿童HBsAg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接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肝病例报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有较好的近期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与以前使用血源乙肝疫苗效果相当。
孙超美姜铭波吴维寿张国华周宁张焕珠宿飞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发病监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随访研究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6年效果观察被引量:32
2003年
为研究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远期效果和探究加强免疫的必要性 ,对上海市原南市区 1986年出生时接种血源乙肝疫苗的儿童 ,至少隔年随访 1次 ,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结果显示 :16年间HBsAg阳性率在 0 4 6 %~ 0 98%之间 ,平均 0 6 3%(95 %可信区间为 0 39%~ 0 83% ) ,大大低于免疫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 ,而且无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与外对照相比 ,血源乙肝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 82 0 6 % (95 %可信区间为 73 4 5 %~ 91 83% )。提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 16年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周建军吴维寿孙超美戴红勤周宁刘崇柏曹惠霖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疫苗时代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于1984年、1999年分别采集上海市黄浦区(原南市区)1~49岁人群血清1 540份和838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1999年横断面调查中,各年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较1984年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其中以免疫人群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沈福杰刘崇伯曹惠霖欧阳佩英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