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冉冉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肝癌
  • 7篇肿瘤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栓塞
  • 5篇动脉化疗
  • 5篇动脉化疗栓塞
  • 5篇动脉化疗栓塞...
  • 5篇治疗肝癌
  • 5篇栓塞术
  • 5篇明胶海绵
  • 5篇明胶海绵微粒
  • 5篇化疗
  • 5篇化疗栓塞
  • 5篇化疗栓塞术
  • 5篇肝动脉
  • 5篇肝动脉化疗
  • 5篇肝动脉化疗栓...

机构

  • 11篇大连大学附属...
  • 4篇大连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北京放射与辐...

作者

  • 15篇孟冉冉
  • 11篇张跃伟
  • 7篇赵广生
  • 3篇刘松
  • 2篇孙荣泽
  • 2篇李闯
  • 2篇丁千山
  • 2篇张宁
  • 1篇周钢桥
  • 1篇周光明
  • 1篇沈世强
  • 1篇李雪玲
  • 1篇王笑臣
  • 1篇杨晓红
  • 1篇王卫星
  • 1篇胡冬梅
  • 1篇袁琳
  • 1篇郭闻一
  • 1篇周军
  • 1篇刘影

传媒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GEO公共数据集分析CHAF1A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染色体组装因子1单位A(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subunit A,CHAF1A)在人体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HAF1A与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价检测CHAF1A表达对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收集与CHAF1A表达及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公共数据集,下载这些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采用χ2检验分析CHAF1A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期分析。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分析预测受CHAF1A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 :CHAF1A在肝细胞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黑素瘤、鼻咽癌和胃癌中均高表达(P<0.05)。CHAF1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缺失、p53基因突变、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以及Elston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淋巴结浸润和远端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在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中与患者手术预后相关(P<0.05)。CHAF1A可能调控与细胞周期调控、DNA复制以及细胞骨架调节相关的基因集。结论 :CHAF1A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推测其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以及治疗肿瘤的靶标。
李雪玲丁明彦孙荣泽王琪曲川孟冉冉周光明丁千山
关键词:肿瘤基因表达
ALKBH5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和肝细胞系L-02的增殖能力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Alk B同源蛋白5(Alk B homologue 5,ALKBH5)对正常肝细胞系L-02和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ALKBH5基因的重组载体(p EGFP-C1b-ALKBH5)至肝癌细胞系Hep G2和肝细胞系L-02中,Western印迹鉴定绿色荧光蛋白(GFP-ALKBH5)的稳定表达;实验分GFP-ALKBH5慢病毒组和GFP慢病毒组;细胞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生长能力。结果与GFP对照组相比,过表达GFP-ALKBH5可显著抑制Hep G2和L-02细胞的增殖,引起Hep G2和L-02细胞的周期阻滞,但不影响细胞的凋亡。结论ALKBH5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 G2和肝细胞L-02的增殖能力,扮演了抑癌基因的角色,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孟冉冉张莹周钢桥
关键词:肝癌细胞增殖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与树突状细胞治疗肝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的首选疗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肿瘤介入及免疫治疗的发展,TACE联合DC治疗肝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证实两者联合治疗肝癌疗效显著,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就TACE、DC及TACE联合DC治疗肝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做一综述。
刘松孟冉冉张跃伟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树突状细胞肝癌免疫功能
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肝癌后树突状细胞及相关因子变化与意义
目的:观察350-560μm明胶海绵微粒(GSPs)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HCC)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和相关细胞因子(CK)IL-10,IL-12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并探讨DC变化的意义及与CK...
孟冉冉
关键词:明胶海绵微粒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致肝脓肿三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导致肝脓肿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8月,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208例,观察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及机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 208例患者共行792次TACE术,每例平均手术3.8次,介入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4.9个月,随访时间为2~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共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生存期达25个月,另2例未行外引流术或抽吸术,围手术期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危因素人群给予积极预防措施,及早确诊及早引流能够降低致死率。
赵广生张跃伟刘影刘松孟冉冉周军唐顺雄李闯
关键词:肝肿瘤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脓肿
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针对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99例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重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介入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和总结此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特点。结果护理干预99例患者,其中包括巨块型肝癌70例,结节型肝癌22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脓肿,5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6个月生存率为90.9%,12个月生存率为82.82%。结论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应用循证护理正确认识和总结该新方法的护理特点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杨晓红赵广生袁琳胡冬梅孟冉冉张跃伟
关键词:肝肿瘤明胶海绵微粒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护理
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弥漫性动静脉瘘一例
病例:患者,男,77岁,于2011年10月体检行上腹增强CT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约6.6×6.0cm,动脉早期不均匀强化,肝内可见多发点片状强化影(图1a).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 ...
孟冉冉赵广生张跃伟
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DC已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之...
孟冉冉张宁张跃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弥漫性动静脉瘘一例被引量:6
2012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于2011年10月体检行上腹增强CT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最大病灶6.6cm×6.0cm,动脉早期不均匀强化。肝内可见多发点片状强化影。AFP125.3ng/ml。
孟冉冉赵广生张跃伟
关键词:明胶海绵微粒TACE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
PLCE1表达对肝细胞癌、乳腺癌、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LCE1与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PLCE1对肝细胞癌、乳腺癌和肺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手术患者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生存期分析(Kaplan-Meier法);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预测受PLCE1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PLCE1的样本与高转移能力预测特征表达谱显著相关;在肺癌中,在不同性别、T分期、淋巴结浸润状态的分组中,PLCE1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LCE1高表达的肝细胞癌和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PLCE1低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更差;在不同肿瘤中,PLCE1高表达的肿瘤样本富集了不同的癌症相关基因。结论:PLCE1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功能不同,其在肝癌和乳腺癌中为癌基因,在肺癌中为抑癌基因;造成PLCE1功能异质性的原因可能是PLCE1在不同类型组织中调控了不同的癌症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
孙荣泽吕翰林王笑臣郭闻一孟冉冉王卫星沈世强丁千山
关键词:肿瘤病理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