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志芳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交通银行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银行
  • 1篇信用
  • 1篇信用中介
  • 1篇银行视角
  • 1篇银行业
  • 1篇商业银行
  • 1篇上海经济
  • 1篇市场化
  • 1篇收益率
  • 1篇息差
  • 1篇利率
  • 1篇利率市场化
  • 1篇金融
  • 1篇金融研究
  • 1篇后世博
  • 1篇互联网
  • 1篇管理探究
  • 1篇场化
  • 1篇常态
  • 1篇成本率

机构

  • 3篇交通银行

作者

  • 3篇孟志芳
  • 1篇刘勤福
  • 1篇黄靖
  • 1篇罗琳

传媒

  • 3篇新金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及资源配置相对去中介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但初期"次级贷款"市场特征决定了市场发展存在风险。同时,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不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思想与信息技术、庞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互联网渠道更具有经济性及企业自金融服务发展等特性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及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其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服务通道功能,而长期内则可能出现反转,从而对商业银行发展形成更大冲击。
刘勤福孟志芳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大数据信用中介
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上海经济已经进入后世博阶段。我们分析了世博经济的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和后续效应。后世博上海经济有四个特征:大浦东和大虹桥是上海未来的两个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两翼,"两个中心"建设是上海的历史契机,转型是上海经济面临的主题。后世博上海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有四个方面:世博投资的金融效应逐渐减弱,上海经济调整为银行业带来契机,混业经营的态势逐渐明朗,服务业经济需要与之配套的服务业金融。本文最后提出了上海地区银行业的相应对策。
孟志芳黄靖
关键词:后世博上海经济银行业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2015年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彻底放开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将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将对商业银行稳定息差带来深刻影响。鉴于当前形势下息差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只有保持持续稳定的净息差水平才能稳健经营。本文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息差运行总体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以交行为例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息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孟志芳罗琳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