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栋
-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社会热点问题的新特征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基于《新周刊》年度关键词的考察被引量:9
- 2015年
- 近十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从类型来看,文化与社会事件成为热点较多,"负向"社会事件较多,涉及个体的事件较多;从发生的规律来看,具有原发的不确定性、走向的迷离性和时间的短暂性等特点。究其原因与网络自媒体发展、个体意识崛起和普遍的社会心态有关。社会热点事件的特征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法和思路,认清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把握大学生参与社会事件的方式,掌握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增强研判社会热点事件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
- 孟祥栋吴铭
-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 思想史和生活史的交集——对严复婚姻家庭的一种近距离考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台湾学者王汎森先生提出:在学术研究时,需注意生活史对个体思想观念转变的影响。[1]受王先生思路的启发,本文以严复的婚姻家庭这一生活史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严复的书信和日记两种相对隐私的文本,分析严复婚姻家庭与其思想、行为的交集,探索如何从历史本身入手塑造思想家完整形象。
- 孟祥栋袁进
- 关键词:家庭思想史生活史
- 研究生从事辅导员工作意向的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对研究生从事专兼职辅导员的意向进行了调研,指出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研究生从事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工作,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培养工作,破解辅导员的"过渡"心理,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思政工作队伍。
- 孟祥栋王小丽
- 关键词:辅导员
- 近代小说倡导理论的逻辑起点
- 2012年
- 近代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本文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小说主张背后的思维理念为例,论证其貌似"现代"的小说理论所受到的各种精神资源与现实处境的制约。小说倡导理论背后的道德拯救逻辑起点,导致近现代小说创作的功利化倾向,这对整个五四文学都有潜在的影响。
- 孟祥栋
- 关键词:近代小说理论圣人
-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特征及教育对策——以网络热点事件的大学生政治参与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当前热点事件中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现象,体现了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他们从生活中的评论和批判、个体的网络表达上升到力图以线下建设性、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监督。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确方向,着眼未来进行制度设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注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充分发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能量。
- 吴铭孟祥栋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 中美高校学生组织的形态、运行机制和功能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学生组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中美高校的学生组织在组织形态、运行机制、组织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学分制的逐步实行,学生组织也将随之发生转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的特点,对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进行优化,以更好地依托学生组织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 孟祥栋
- 关键词:通识教育扁平化
- 以西学光复中学——重评严复的文化观被引量:1
- 2003年
-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他系统地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但是,严复翻译西学的目的并非如前人所论——以西学取代中学的主体地位或者撷中西方的精华来重构中华文明,而是试图以西学来促进中学的复兴,严复的这种翻译实践及理念与他对进化论的抗拒和自身的精神资源有关。
- 孟祥栋
- 关键词:翻译进化论道德
- 改革高校党建模式——提升非公企业党建质量的路径被引量:1
- 2010年
- 非公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该领域的党建仍然比较薄弱,并且大学毕业生党员在非公企业党建中出现了"缺位"现象。高校需要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改革大学生党建模式,调整党课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锻炼,与非公企业联动,培养优秀大学生党员,确保非公企业跟党走。
- 孟祥栋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缺位
- 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和成长路径的自我认知被引量:4
- 2010年
-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商业和媒体繁荣的时代,享有社会改革所带来的优裕教育资源,同时也承担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该群体对自身的形象判断比较复杂,对成长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对理想实现的途径感到迷惘与压力重重。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从"后喻时代"的教育环境出发,改进教育手段和内容,提高教育水平,调整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 孟祥栋王小丽王佩菁祁晶刘兵
- 大学生党组织在廉洁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教育部关于开展廉洁教育的相关文件,探讨了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意义,开展廉洁教育必须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和如何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主体作用三个问题。由此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在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新模式,实现了让受教育者辐射周围群体的功能,从而收到了锻炼党员、提升全体学生素质的双赢效果。
- 刘兵孟祥栋勾金华张乃琴李古川
- 关键词:大学生党组织廉洁教育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