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冬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欧·亨利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及婚姻价值观被引量:4
- 2015年
- 美国优秀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婚恋价值观。作家从家庭生活、择偶标准、离婚态度等几个方面从女性角度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对待婚恋的价值取向,虚构、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和元小说等手段是其故事叙事的主要策略。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和自然主义作家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本质弱点批判不同,欧·亨利并非以泛性论入手来描写爱情与婚姻,而常常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束的短篇故事为载体,以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读者。欧·亨利女性角色及其婚姻观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婚恋观错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富冬青
- 关键词:女性角色婚姻价值观
- “场域—资本—惯习”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外语教学被引量:6
- 2013年
- 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一些国外学者的眼中,是一群缺少独立批判性思维,只靠简单记忆的学习者。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理论视角下,这种问题的产生应归结于场域中实践者的惯习及其所掌握的资本不同。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外语教育者可以关注社会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惯习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水平。
- 郭维富冬青
- 关键词:场域惯习资本外语教学
- 卡夫卡与反俄狄浦斯——浅析德勒兹对卡夫卡的反俄狄浦斯化解读
- 2015年
- 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信》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信中所描述的父亲形象与家庭关系,似乎成为打开卡夫卡文学之门的钥匙。但又该如何理解父亲与家庭呢?对此,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颇大,诸多研究者对卡夫卡的生活与作品进行俄狄浦斯化解读,此业已成为一种阐释传统。在这一阐释传统的积淀下,卡夫卡被俄狄浦斯化了。
- 富冬青
- 关键词:俄狄浦斯德勒兹父亲形象家庭关系弗洛依德
- 美国文学对“美国梦”的解构及其反思被引量:3
- 2015年
- "美国梦"是美利坚民族一直秉承的价值观,该梦想认为在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人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作家对美国梦却做出了不同的诠释。作家笔下既有对成功者的描写,也有对美国梦破灭原因的探讨。美国作家对"美国梦"的诠释与解构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美国社会。美国文学对"美国梦"幻灭的探讨是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在社会批判方面的主要特征之一。美国文学中"美国梦"主题的创作突显了文学的警世作用。
- 富冬青
- 关键词:美国文学美国梦
- 应该爱上的“生命之轻”——读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暌别十载,昆德拉转轴拨弦,轻拢慢捻,复又献声——阵阵笑谑之声——题目《庆祝无意义》,借此重登千禧年狂欢又荒寥的舞台;或是一次谢幕表演,以"无穷的好心情"曲终收拨,此时无声"生"有声——自无意义的空无之渊生成众声喧哗。"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 富冬青
- 关键词:无意义昆德拉生命众声喧哗千禧年笑谑
- 熟悉和陌生的上海故事——兼谈西方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
- 2015年
- 张屏瑾这样评价道:"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地起跑、冲刺向终点——那不可估量的人生的尽头。"(1)金宇澄的《繁花》一经问世,便一路斩获诸多奖项,受到各方称颂。《繁花》通过沪生、阿宝、小毛三人的经历,描写了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横跨30余年的上海生活,以客观冷静的笔法,作"生活世相的琐碎记录"(2),向读者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 富冬青
-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文化大革命时期世相小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