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小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4篇蛋白
  • 4篇脂多糖
  • 4篇细胞
  • 4篇细胞集落
  • 4篇粒细胞
  • 4篇粒细胞集落刺...
  • 4篇集落
  • 4篇集落刺激因子
  • 3篇多糖
  • 3篇脂多糖类
  • 3篇老年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抑制...
  • 2篇动脉
  • 2篇抑制剂
  • 2篇脂多糖诱导
  • 2篇制剂
  • 2篇鼠肺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尹小燕
  • 9篇朱健
  • 4篇盛净
  • 3篇张之龄
  • 2篇乔建瓯
  • 2篇曹征
  • 2篇王海云
  • 2篇吴莘
  • 2篇蔡文玮
  • 2篇蔡佩佩
  • 2篇徐兵
  • 1篇周龙女
  • 1篇廖明娟
  • 1篇朱虹
  • 1篇洪声
  • 1篇范玉丽
  • 1篇周娟
  • 1篇葛奎
  • 1篇王伟
  • 1篇芮铭安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1年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现代危重病医学面临的难题,已成为临床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朱虹蔡佩佩尹小燕朱健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脓毒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高脂血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内皮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高脂血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二组:普通饮食组(普食组,n=6)和高脂血症组(高脂组,n=60),高脂组又随机分为:G-CSF+高脂组(n=30)、生理盐水+高脂组(NS+高脂组,n=30)。高脂饮食后1个月血生化指标检测确认高脂血症形成,普食组和G-CSF+高脂组分别皮下注射G-CSF共6天,NS+高脂组皮下注射NS共6天,然后行左颈总动脉球囊拉伤术。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损伤血管内皮再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结果:G-CSF干预后与NS干预相比损伤血管再内皮化加速,损伤后第16天G-CSF干预组内皮再生面积占血管腔面积的百分比较NS组明显增加(P<0.01),血EPCs数量明显增多。结论:G-CSF可以加速高脂血症大鼠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EPCs数量的增加参与内皮细胞再生和内膜的修复过程有关。
尹小燕朱健周龙女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再内皮化动脉球囊损伤高脂血症大鼠WISTAR大鼠粒系祖细胞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4例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 采集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及肺泡灌洗液mNGS检测, 比较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与mNGS检测方法对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的差异。结果 64例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中, 肺泡灌洗液mNGS微生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87.50% (56/64)比57.81%(37/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NGS检出的微生物中最常见为细菌感染, 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mNGS在混合感染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65.63% (42/64)比15.63%(1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3.17, P<0.01)。18例患者经mNGS技术检出耐药基因, 共检出21种耐药基因。有53.13%(34/64)的患者根据mNGS检测结果进行抗生素调整后病情好转。结论 mNGS技术可有效提高经验性治疗失败肺部感染患者微生物阳性检出率, 且可辅助评估抗菌药物耐药性基因, 指导临床抗菌药物调整, 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周娟尤佳琪尹小燕乔建瓯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脂多糖(LPS)制备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两组:0.9%氯化钠注射溶液(NS)阴性对照组(NS组,n=6)和模型组(LPS组,n=36),LPS组又随机分为:G-CSF+LPS组(n=18)和NS+LPS组(n=18)。在1 h、6 h、12 h三个时间点通过血气分析、肺干湿重比、肺组织HE染色观察急性肺损伤的程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结果 G-CSF干预后,与NS干预组相比急性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aO2显著改善(P<0.05),肺W/D比值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肺组织损伤减轻。同时发现G-CSF干预组血EPCs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G-CSF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EPCs数量的增加参与内皮细胞再生和修复有关。
尹小燕张之龄蔡佩佩朱健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脂多糖
脓毒症肠道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初探被引量:1
2022年
防治肠道功能障碍是脓毒症救治的重要目标和关键措施之一。脓毒症肠道功能障碍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单纯中医辨证论治,因过度个体化而无法标准化,是影响定义分型的重要因素。感染、内环境紊乱等关键问题在西医已有确切措施;在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应用中医解决肠道功能问题,克服纯中医辨证施治时必须面面俱到的缺点,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下脓毒症肠道功能障碍定义分型成为可能。本文拟在西医脓毒症胃肠损伤分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医脓毒症传变机制理论创新和临证经验,通过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方法,将其归纳定义为胃气不和、阳明腑实和血不循肠三种证型,以驭繁为简,方便非中医专业的医师参考选用,为解决中医研究和临床应用过程中标准化问题提供思路。
葛奎吴嘉骏范晶娴杨天页王齐蒉刚廖明娟尹小燕徐兵
关键词:脓毒症肠道功能障碍辨证分型中医证型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
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S组,n=15)、脂多糖组(LPS组,n=15)及法舒地尔干预组(FAS组,n=15),LPS组和FAS组采用股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ALI模型,FAS组在LPS注射前30 min腹膜内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在3 h、6 h、12 h三个时间点通过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HE染色观察急性肺损伤的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在LPS注射后3 h、6 h和12 h时间点PaO2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而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释放有关。
王海云尹小燕朱健盛净
关键词:脂多糖类RHO相关激酶类蛋白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p38MAPK磷酸化激活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S组,n=15)、脂多糖组(LPS组,n=15)及法舒地尔干预组(FAS组,n=15),LPS组和FAS组采用股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ALI模型,FAS组在LPS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造模后3 h、6 h、12 h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结果造模后LPS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较NS组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FAS组各时间点p-p38MAPK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光镜显示LPS组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而FAS组则明显减轻。结论法舒地尔可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程度。
王海云尹小燕张之龄朱健
关键词:脂多糖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蛋白激酶抑制剂
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肾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严重脓毒症患者41例和脓毒症休克患者10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主要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检测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浆NT-ProB-NP及肌酐水平,并计算eGFR。按预后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NT-ProBNP、eGFR的变化及相关性,并以eGFR为协变量,比较两组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合计病死率为45.1%(23/5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NT-ProBNP和eGFR与存活组比较有差异(P<0.05)。NT-ProBNP与eGFR呈负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死亡组NT-ProBNP水平仍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及RT-ProBNP的改变均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关。
尹小燕朱健曹征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脓毒性肾小球滤过率利钠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普食组,n=6),高脂饮食组(高脂组,n=42)。高脂组又分为:G-CSF组(n=21)和生理盐水组(NS组,n=21)。高脂饮食后1个月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证明AS形成情况。G-CSF组和NS组分别于高脂饮食后1个月给予G-CSF或生理盐水干预6d,然后行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14、21、90d分别用扫描电镜、HE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血管内皮形成及内膜的增生情况。结果高脂组大鼠高脂饮食后1个月可见AS的早期改变,行球囊损伤后可见大鼠颈总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但是G-CSF组明显小于NS组,G-CSF组损伤血管内皮较快恢复连续性,G-CSF组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Ai/Am)远小于NS组(P<0.01)。结论G-CSF可以加速AS大鼠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抑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发生。
尹小燕胡萍蔡文玮盛净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人留置深静脉导管继发感染临床分析及预防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留置深静脉导管继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5例留置深静脉导管继发感染的老年患者,分析其感染菌株、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标准的人数比例及治疗经过、预后转归。结果: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感染的菌株仍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培养阳性总菌株的36.1%。100%患者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64%患者符合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标准,所有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均存活。结论:老年人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易感染并且感染易扩散至全身。应做到严格操作和护理,早诊断,早治疗,则预后相对较好。
芮铭安尹小燕梁燕仪盛净
关键词:老年病留置导管深静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