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子勇 作品数:63 被引量:31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不同通气模式对单肺通气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中应用不同的通气模式对患者肺顺应性(Compl)、气道峰压(PEAK)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7例,ASAⅠ~Ⅲ级,年龄18~80岁,随机分为4组。所有患者诱导插管后行容控通气,双肺通气(TLV)时均采用潮气量(V_t)=9 m L/kg,呼气末正压(PEEP)=0 cm H2O(ZEEP)。OLV后按以下方式进行通气:A组(n=22)V_t=6 m L/kg,ZEEP;B组(n=21)V_t=6 m L/kg,PEEP=5 cm H2O;C组(n=23)V_t=6 m L/kg,PEEP=10 cm H_2O;D组(n=21)V_t=9m L/kg,ZEEP。恢复TLV后各组均采用V_t=9 m L/kg,ZEEP。分别在以下4个时间点:TLV后5 min(T_1)、OLV后15 min(T_2)、OLV结束时(T_3)、TLV结束时(T_4),记录患者Compl和PEAK。结果各组在T_2、T_3时的Compl显著低于T_1、T_4时(P〈0.01)。在T_2时与A、B两组比较,C、D两组的Compl显著提高(P〈0.05)。在T_3时与A组比较,B、C、D三组的Compl显著提高(P〈0.05)。各组在T_2、T_3时的PEAK显著高于T_1、T_4时(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LV中,单独应用小潮气量(V_t=6 m L/kg)通气会降低Compl;小潮气量(V_t=6 m L/kg)联合应用较大的PEEP值(10cm H2O)或采用大潮气量(V_t=9 m L/kg)的通气模式能明显提高Compl,且不会显著增加PEAK。 于咏婧 岳子勇关键词:单肺通气 呼气末正压 肺顺应性 气道峰压 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_1对急性肺损伤猪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1(PGE1)对急性肺损伤(ALI)猪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18头健康家猪,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 mg/kg,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100 mg、2%普鲁卡因100 ml、氯化琥珀胆碱100 mg混合液维持麻醉。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顺应性(Cdyn)、心排出量 (CO),计算动静脉分流值(Qs/Qt)、肺血管阻力(PVR)和体循环阻力(SVR)作基础值,经气管导管向肺内注入0.1 mol/L盐酸溶液,至PaO2<100mm Hg并持续30 min为ALI模型成功,记录上述指标。动物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头。A组机械通气,B组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PEEP),C组机械通气 PEEP,雾化吸入PGE1。观察4 h,每1 h记录上述指标一次。结果 ALI成功后,三组MAP均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PAP升高,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 PaO2较A、B组升高;C组Cdyn高于A组;C组CO高于A组;三组Qs/Qt升高,C组低于A、B组;C组 PVR低于A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PGE1能降低盐酸致ALI猪的氧合,改善肺气体交换,减少肺内分流。 岳子勇 宋春雨 李文志 戚伟华关键词:前列地尔 血液动力学现象 肺循环 硫化氢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血管内皮细胞是指位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调节血管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的早期表现,对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硫化氢作为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能激活内皮细胞ATP敏感钾通道,舒张血管、抑制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黏附、直接和间接降低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从而降低炎症水平,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后的血管重构,进而维护器官功能改善疾病预后。本文就硫化氢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江启亮 岳子勇关键词:气体信号分子 硫化氢 内皮细胞 单肺通气中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原因及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技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通气方式,是指患者经支气管导管仅利用非手术侧肺进行通气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隔离患侧肺,防止液性分泌物流人健侧,但这一非生理通气方式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术侧肺萎陷、缺血缺氧、术中牵拉挤压、肺循环血流的重新分布、高气道压力和麻醉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肺炎性反应、肺内分流增加、动脉氧合下降,以致术后长时间不能脱机拔管,出现术后肺感染等。 于咏婧 岳子勇关键词:单肺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9年 前锯肌平面(serratus anterior plane,SAP)阻滞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胸科手术中为胸壁皮肤、肌肉提供有效的镇痛。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阻滞成功率并减少镇痛不全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对超声引导下SAP阻滞的研究,对其应用解剖基础、具体阻滞皮肤区域以及临床应用范围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李蕊桢 罗娟 公维东 于咏婧 岳子勇关键词:疼痛 胸科手术 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观察改良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喙突法组(A组)和腋路法组(B组),A组在喙突尖向内下2cm处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将神经刺激仪设置为电流1mA、频率2Hz。当电流减小到0·3mA时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任一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注入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比较两组的入针深度、止血带痛发生率、感觉及运动阻滞的成功率及时间。结果A组入针深度明显深于B组(P<0·05)。A组止血带痛发生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中正中、桡、肌皮、腋、臂内侧皮神经感觉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桡?肌皮、腋神经感觉达到完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A组运动完全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达到最大运动阻滞的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改良喙突入路法臂丛操作简便,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 岳子勇 殷媛 宋春雨 李文志关键词:喙突 臂丛神经阻滞 周围神经刺激仪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绝经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绝经综合征作为妇科常见病,困扰了很多女性的正常生活,其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ade,SGB)通常用来治疗慢性疼痛、供血不足、疱疹性神经痛及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随着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逐渐成熟及应用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生理性绝经症状和乳腺癌治疗相关的绝经症状是安全有效的。本文系统回顾性分析了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生理性和乳腺癌治疗相关的绝经患者绝经综合征症状治疗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王晴 公卫东 于永靖 罗娟 岳子勇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 绝经综合征 潮热 乳腺癌 高碳酸血症对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时炎症因子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高碳酸血症对大鼠机械通气性肺损伤(VILI)时炎症因子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2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3组(n=10):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肺损伤组(V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C组保留自主呼吸,V组和H组行机械通气4 h。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模式制备机械通气性肺损伤模型。H组通过调整吸入的CO2浓度来维持动脉血PaCO2分别为80~100mmHg。机械通气结束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的浓度;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38MAPK的活性,并观察病理学结果,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V组肺损伤评分、W/D比、ICAM-1表达水平、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α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38MAPK活性升高,PaO2降低(P<0.05);与V组比较,H组肺损伤评分、W/D比、ICAM-1表达水平、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α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38MAPK活性降低,PaO2升高(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通过调节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 程晓辉 徐学森 岳子勇 公维东 王楠关键词:高碳酸血症 机械通气肺损伤 P38MAPK 全身麻醉拔管呛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8年 全身麻醉苏醒期由于麻醉减浅,气管导管或分泌物等对气道的刺激常可诱发呛咳反射,并由此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恶性心血管事件、切口再出血等。呛咳发生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气管和隆突部位迷走神经以及感受器分布密集,且该部位对机械性刺激比较敏感,受到刺激诱发呛咳引起一系列不良心血管反应。为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已有各种抑制拔管呛咳的方法和研究,如深麻醉拔管以及短效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艾司洛尔等药物的应用。 吴茄茄 岳子勇关键词:全身麻醉 拔管 呛咳 异丙酚对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30~300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保留自主呼吸;机械通气组(v组)和异丙酚组(P组)行机械通气4h,P组在机械通气开始时静脉注射异丙酚5mg/kg,机械通气期间以10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异丙酚。于机械通气15min、1h、2h和4h时记录MAP,并采集股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机械通气结束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NF—n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浓度;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MDA含量、SOD活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计算p-p38MAPK/p38MAPK,并观察病理学结果,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v组和P组肺损伤评分、W/D比、肺组织MDA含量、ICAM—1表达、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a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和p—p38MAPK/p38MAPK升高,v组肺组织SOD活性降低(P〈0.05),P组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组比较,P组肺损伤评分、W/D比、肺组织MDA含量、ICAM.1表达、BALF中总蛋白浓度、TNF—a和MIP-2浓度和肺组织p-p38MAPK蛋白表达和p-p38MAPK,p38MAPK降低,肺组织SOD活性、MAP和Pan升高(P〈0.05)。三组肺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减轻大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公维东 程晓辉 岳子勇关键词:二异丙酚 呼吸窘迫综合征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