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子健

作品数:44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2篇腰椎
  • 12篇手术
  • 12篇颈椎
  • 9篇手术治疗
  • 8篇椎管
  • 8篇拉曼
  • 8篇脊髓
  • 8篇光谱
  • 6篇髓型
  • 6篇颈椎病
  • 6篇拉曼光谱
  • 6篇脊髓型
  • 6篇脊髓型颈椎病
  • 5篇唾液
  • 5篇外科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管狭窄

机构

  • 29篇天津市人民医...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红十字...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浏阳市中医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4篇崔子健
  • 23篇张学利
  • 11篇朱如森
  • 7篇陈安宇
  • 7篇张黎龙
  • 7篇袁建军
  • 5篇孙振辉
  • 5篇夏英鹏
  • 5篇田融
  • 4篇杜文君
  • 4篇胡炜
  • 3篇张颖
  • 3篇王艳
  • 3篇彭兵
  • 3篇胡炜
  • 3篇王燕
  • 2篇孙天威
  • 2篇于斌
  • 2篇田成瑞
  • 2篇夏刚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天津医药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光散射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髋部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髋部骨密度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TKA手术治疗的重度OA患者51例(102膝),双膝置换间隔期> 180 d,患者TKA手术前后均行骨密度检查,统计首次TKA手术前骨量减低(腰椎、股骨颈、髋部任一区域)、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对首次TKA手术前后骨密度改变与BMI、膝关节活动度、随访时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1例重度OA患者中首次TKA手术前骨量减低22例(43. 1%)、骨质疏松14例(27. 5%);术后分别为20(39. 2%)、18例(35. 3%);首次TKA手术前后重度OA患者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P均> 0. 05。首次TKA手术前后重度OA患者全髋骨密度(T值)分别为-1. 343±1. 385、-1. 437±1. 302,手术前后相比,t=2. 481,P=0. 016;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 793±0. 144)、(0. 808±0. 169) g/cm2,手术前后相比,t=2. 049,P=0. 046。首次TKA手术前重度OA患者全髋T值、关节活动度、BMI、手术间隔时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均不是TKA手术后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 TKA手术后重度OA患者全髋及股骨颈骨密度降低;膝关节活动度、BMI、手术间隔时间、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不是TKA手术后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
任志帅江泽华张学利崔子健张黎龙朱如森曹泽岗阚顺利
关键词: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全膝关节置换术
唾液的拉曼光谱用于疾病诊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痕量特征标记性物质检测技术,可达到分子识别水平,且具有快速、测量条件要求低、可重复性好、无污染等优点;人体唾液中含有大量体征相关的特异性蛋白质和分泌物质,唾液检测具有无创、获取方便、适合开展大规模普查等优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对唾液进行检测,二者的结合有可能成为一种适合普查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采用便携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仪器对44例吸毒者、45例艾滋病患者、11例肺癌患者和11例乳腺癌患者以及55例健康对照组的唾液进行测试,获取所有样本的拉曼光谱。应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方法对以上样本的拉曼光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类。分析结果证实,对唾液样本的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上述患者与健康人群。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唾液检测可能成为某种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姚雨露崔子健刘春伟焦义郑文新王燕曲典汪泓陈安宇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唾液疾病诊断
基于唾液的拉曼光谱检测进行肝癌诊断的研究
<正>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痕量特征标记性物质检测技术,达到了分子识别水平,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精确地分析和了解物质结构和成分。相对于其它诊断手段,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医学诊断具有非破坏性、非侵入性、快...
崔子健姚雨露王艳刘春伟焦义汪泓陈安宇
文献传递
腰椎疾病致足下垂的外科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腰椎疾病所致的足下垂患者,手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影响因素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42例腰椎疾病合并有足下垂的患者,病程平均23.6个月(5 d~26个月),随访1.5年(1~3.4年)。患者病因、病史、年龄、性别、胫前肌肌力、腿部疼痛情况、恢复时间的随访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5年、2年进行,以后每年一次。生活质量量表SF-36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12个月进行。并且分析其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按患足背伸肌力较术前恢复程度评定,手术后足下垂恢复达优级者18例;良8例;中7例;差9例。术后62.0%患者胫前肌力有所恢复。除疼痛指数明显升高外,术后1个月SF-36评分有所下降,术后12个月的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前肌力、病程、年龄是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结论]手术对腰椎疾病所致的足下垂疗效确切,其中术前肌力高、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恢复更好。但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朱如森张学利张颖孙振辉袁建军杜文君崔子健田融
关键词:足下垂腰椎手术
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2004年
目的 :采用腰椎椎板减压 ,侧后方植骨和USS(UniversalSpinalSystem)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对68例轻度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腰椎椎板减压 ,侧后方植骨和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5月~2年10月 ,平均20.4个月。对比手术前后症状恢复程度及滑脱复位程度 :68例患者中 ,39例症状完全消失 ,22例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腰痛及下肢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无固定螺钉松动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89.7 %。结论 :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和侧后方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复位满意的可靠方法。
朱如森杜文君崔子健夏英鹏张学利田成瑞
关键词:腰椎滑脱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与X线片矢状位参数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与颈椎X线片矢状位参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颈椎MRI及X线片上测量T1倾斜角(T1-Slope,T1S)、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颈倾斜角(neck nilting NT)、C2-C7 Cobb角(Cobb角)等矢状位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利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两种测量方式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线性回归建立两种测量方式各参数的线性模型。结果:X线片上测量的NT、Cobb角与MRI上测量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T1S、TIA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MRI上,TIA与T1S(r=0.677)、NT(r=0.547)、Cobb角(r=0.50)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T1S与TIA(r=0.677)及Cobb角(r=0.514)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NT不存在相关性。在X线片上TIA与T1S X(r=0.706)、NT(r=0.361)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Cobb角之间无显著相关性;T1S与NT(r=-0.325)、TIA(r=0.706)及Cobb角(r=0.370)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MRI上T1S、NT、TIA和Cobb角与X线片上T1S(r=0.660)、NT(r=0.624)、TIA(r=0.746)和Cobb角(r=0.547)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Cobb(X)=8.12+0.59Cobb(MRI),T1S(X)=10.12+0.58T1S(MRI),TIA(X)=25.74+0.64TIA(MRI);NT(X)=23.55+0.51NT(MRI)。结论:颈椎MRI上测量的TIA及TIS与X线片上相近,NT和Cobb角与X线片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MRI测量的参数来评价颈椎矢状位平衡情况。
程招军彭兵范俊超任志帅张黎龙崔子健张洪杰张学利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MRIX线片体位
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骨质疏松对全膝关节置换最大的危害在于围手术期及远期假体周围骨折。然而受限于骨关节炎患者通常不伴有骨质疏松的传统观念,国内临床尚未对全膝关节置换前的骨质疏松情况给予足够重视。目的:分析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1例(81膝),置换前均行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检查。分析置换前患者骨密度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畸形程度的相关性,并对置换前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81例患者中骨密度正常25例(31%),骨量减低35例(43%),骨质疏松21例(26%);男性10例均无骨质疏松,女性71例中骨质疏松21例(30%),女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46);2患者全髋骨密度与年龄、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0,0.225;3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25 kg/m2是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提示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前患者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质疏松程度与年龄成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25 kg/m2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予以明确。
任志帅程招军孙和军孙振辉崔子健张黎龙林雍智张仁赞彭兵张学利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膝骨关节炎
术前MRI中T1S与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MRI中胸1倾斜角(T1slope,T1S)对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fusion,ACDF)后颈椎曲度的变化是否有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因颈椎病接受单节段ACDF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中T1S中位数(21°)分为A组(T1S≤21°)和B组(T1S>2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C2-7Cobb角、C2-C7矢状位垂直距离(C2-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SVA)、手术节段Cobb角(segment cobb angle,SCobb)、△SCobb角和△C2-7Cobb角(末次随访与术前参数之差)。【结果】48例患者均获有效随访,出血量(67.50±51.09)ml,手术时间(143.43±40.54)min,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1.5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SCobb角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的C2-C7SVA较术前有明显减少;术前MRI中的T1S和术前及末次随访的SCobb角和C2-7Cobb角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C2-C7SVA无显著相关性;经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两组患者间末次随访C2-7Cobb角和C2-C7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S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中△C2-7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节段ACDF可改善整体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颈椎曲度,术前MRI中T1S>21°有利于矫正手术节段颈椎曲度。
程招军崔子健任志帅张黎龙
关键词:颈椎曲度
选择性颈椎管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选择性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的临床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102名患颈椎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4例采用选择性ELAP患者为研究组,另58例采用传统的C3-7,ELAP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随访1年以上,对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间比较:JOA评分增长率,C2-7角,前突指数,颈椎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别,轴性症状发生率选择性ELA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脊髓后移距离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减压节段和脊髓后移距离间存在线形相关,减压节段越多,脊髓后移越明显(r=0.36,P=0.03),术后MRI显示,研究组9例为非完全减压,对照组8例非完全减压,所有非完全减压的病例均发生在减压节段的头端或尾端,而且该节段的脊髓前方致压物均大于6mm。[结论]选择性ELAP减少了手术对颈椎后部结构的破坏,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但是减压节段和脊髓后移间存在正性线形相关,为了避免术后非完全减压的出现,必须在术前反复阅片,明确减压范围。
夏英鹏张学利万军胡炜于斌崔子健朱如森田融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行兔腰椎横突间融合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兔腰椎横突问融合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问质于细胞,复合于脱钙骨基质材料,以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成骨化诱导。日本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以骨髓间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骨形态发生蛋白、B组以脱钙骨基质、C组以自体髂骨行L5.e横突间融合。术后8周取腰椎标本,评估植入材料融合情况;行DR片灰度分析,计算成骨密度及成骨面积;行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横突间融合形态。HE染色分析横突间融合组织结构。结果大体可见A组及C组植人材料与宿主横突融合,融合组织质地硬,形态不规整;B组横突间植入材料大部分被吸收。DR片示A组与C组横突间呈高密度影,成骨密度不均;B组未达到骨性融合。CT示A组与C组融合标本有明显的连续骨痂通过横突问区;B组未见连续骨痂。A组成骨密度和成骨面积均高于B组,与C组无差异。组织学观察示A组与C组大量软骨形成,靠近横突处新生骨小梁形成;B组横突间连接主要为纤维组织。结论骨髓问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行兔腰椎横突间融合,其成骨能力接近自体髂骨,优于单纯应用脱钙骨基质。
胡炜张学利高欣凤崔子健孙天威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基质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