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一

作品数:6 被引量:10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油层
  • 4篇三角洲
  • 4篇浅水
  • 4篇浅水三角洲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长8油层
  • 3篇高分辨率
  • 3篇高分辨率层序
  • 3篇层序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青西凹陷
  • 2篇下白垩统
  • 2篇流体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高分辨率层序...
  • 2篇凹陷
  • 2篇白垩统
  • 2篇层序地层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廖一
  • 4篇郑荣才
  • 2篇文华国
  • 2篇陈浩如
  • 2篇吴国瑄
  • 2篇韩永林
  • 2篇夏佩芬
  • 2篇王昌勇
  • 1篇李士春
  • 1篇王成玉
  • 1篇王海红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钻井岩芯、测井和岩矿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进行沉积相和基准面旋回划分,将其确定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2个中期(MSC1和MSC2)和6个短期(SSC1~SSC6)基准面旋回。研究表明:长82沉积期研究区主要为湖域扩大的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环境;长81沉积期,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展布、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并与正常沉积的三角洲层序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以短期旋回为单元,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和编制了长81和长82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得出相对正常的三角洲而言,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A/S(可容纳空间/沉积物补给)较小、河口坝不发育、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为长距离延伸的分流河道砂体和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发育在短期上升半旋回的结论。
廖一郑荣才王成玉王海红韩永林王昌勇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88
2009年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长8沉积时期姬塬地区地形平缓,河流作用较弱,主要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和砂体展布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方向控制明显,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①湖平面上升期,湖岸线快速向物源方向迁移,以发育长条状和鸟足状水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②下降期以发育三角洲平原为主,来自不同物源方向的前缘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交汇;③湖平面上升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席状发育以及岩性遮挡条件更好,因而比湖平面下降期发育的砂体更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韩永林王成玉王海红李士春郑荣才王昌勇廖一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岩性油藏
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中部地区中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其中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 油层组是该区油气勘探最重要的目的层之一。姬塬地区近来在该层位已钻获多口油气井,但均以中、低产井为主,这主要与长8油层组砂体厚度变化大,空间分布...
廖一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层序特征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中部地区中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其中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区油气勘探最重要的目的层之一。姬塬地区近来在该层位已钻获多口油气井,但均以中、低产井为主,这主要与长8油层组砂体厚度变化大,空间分布复...
廖一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岩相古地理
文献传递
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中的重晶石流体包裹体特征被引量:3
2008年
以地质背景和岩石组构分析为基础,对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中的重晶石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胶结物中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单一液相和单一气相四类原生流体包裹体,碎屑状重晶石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和少量单一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重晶石胶结物和碎屑状重晶石的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温度分别为160-200℃和120~140℃,盐度(NaCl)分别为20%~22%和18%~20%,密度分别为1.06~1.2g/cm3和1.06~1.11g/cm3,成矿压力分别为150~180MPa和30~45MPa。结合锶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于深循环的下渗湖水与岩浆水共同构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和中偏高密度混合热卤水。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的热液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的叠加耦合而形成重晶石胶结物,较晚期阶段热液混合稀释沉淀作用则形成碎屑状重晶石。两者应属于同一热流体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的化学沉淀产物,重晶石胶结物形成于喷流口内;碎屑状重晶石形成于相对远离喷流口的开放系统,有更多大气水(湖水)的注入而使得其热流体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相比重晶石胶结物均有所下降。重晶石矿物流体特征和成因研究,可为研究区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热流体性质、来源和成因分析奠定基础。
文华国郑荣才Hairuo QING范铭涛吴国瑄夏佩芬汪满福桑廷元廖一陈浩如
关键词:重晶石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下白垩统青西凹陷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2
2009年
以地质背景、物质组分和岩石组构分析为基础,对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钠长石—铁白云石岩进行了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沉积岩87Sr/86Sr比值变化范围为0.71225~0.71781,平均值0.71561,远高于同期海水和下沟组玄武岩,略高于代表早白垩世湖水锶同位素组成的藻灰岩,但低于基底壳源硅铝质岩,反映热流体不可能为单纯的湖水或幔源岩浆水;其中直接化学结晶沉淀的纹层状泥微晶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小,可代表均一化的热卤水池流体锶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不同喷流口位置的"水爆角砾岩"锶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但同一位置的热水角砾与胶结物锶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说明两者应属于具相同成因意义的同期热水喷流沉积产物;综合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推测早白垩世湖底热流体可能为富集硅铝质基底岩石高放射成因Sr的深循环下渗湖水与少量上升幔源岩浆水构成的混合热流体,可为青西凹陷早白垩世湖底热流体性质的确定以及热流体循环动力学模型和热水沉积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
文华国郑荣才Hairuo Qing吴国瑄夏佩芬陈浩如廖一
关键词:SR同位素热流体下白垩统酒泉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