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兆周

作品数:12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甘蔗
  • 5篇斑茅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杂交
  • 4篇质体
  • 3篇原生质体培养
  • 3篇植株
  • 3篇植株再生
  • 3篇同工酶
  • 2篇选育
  • 2篇杂种
  • 2篇品系
  • 2篇耐盐
  • 2篇耐盐性
  • 2篇后代
  • 1篇性状
  • 1篇育种
  • 1篇远缘
  • 1篇远缘杂交

机构

  • 5篇中国轻工总会
  • 4篇广州甘蔗糖业...
  • 3篇轻工业部甘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廖兆周
  • 5篇劳方业
  • 4篇邓海华
  • 3篇符成
  • 3篇李奇伟
  • 3篇张垂明
  • 2篇颜秋生
  • 2篇杨业后
  • 2篇陈明周
  • 2篇陈西文
  • 1篇黄鸿能
  • 1篇谭中文
  • 1篇梁计南
  • 1篇刘少谋
  • 1篇廖巧霞
  • 1篇张雪琴

传媒

  • 8篇甘蔗糖业
  • 2篇Acta B...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原生质体分化成根被引量:5
1991年
用 MS 培养基,从甘蔗嫩叶或幼穗诱导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放置 MS 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每3—5d 继代一次。MS 培养基附加2,4—D3mg/L,水解乳蛋白500mg/L,盐酸硫胺素1mg/L 以及椰子水5%。经4至5个月培养的悬浮培养物所分离的原生质体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原生质体植板于 K8P 琼脂糖培养基,持续细胞分裂和生长。原生质体衍生的无性系移到 MS 琼脂培养基,形成愈伤组织。9个糖蔗品种的原生质体形成这种愈伤组织,其中一个品种的愈伤组织在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MS 培养基中分化出根来。
廖兆周陈明周
关键词:甘蔗原生质体育种
斑茅F1品系崖城96-66与CP84-1198杂交后代的鉴别被引量:11
2002年
对斑茅F1品系崖城96-66×CP84-1198杂交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父母本酶带作比较。结果表明,受检的20个株系中,除YCE01-62不具斑茅的特征酶带外,其它19个株系都具有斑茅的酶带,可初步认为是斑茅的第二代杂种。对其中7个株系进行了DNA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除YCE01-62为杂株外,其它株系均确认为真杂种。在本研究中,同工酶方法的结果与DNA分子标记方法的结果相似。
杨业后符成张垂明邓海华廖兆周
关键词:斑茅杂交后代同工酶DNA分子标记
斑茅F_1杂交可育亲本选择及其回交后代鉴定和主要经济性状被引量:10
2004年
选用8个Badila(甘蔗热带种)与斑茅属间杂交F1品系与9个甘蔗栽培品种配制了24个回交组合,其中6个F1品系的13个组合杂交可育,共获346株BC1实生苗.经同工酶分析,其中320个株系具有斑茅的特征酶带,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在杂交可育性和BC1后代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斑茅F1品系间和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斑茅BC1后代的产量性状和糖分仍与甘蔗栽培品种有较大差距,但各性状的最大值已与栽培品种的相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C96-40和YC95-41是较好的斑茅F1亲本材料。
邓海华符成李奇伟廖兆周陈西文梁计南张垂明谭中文
关键词:斑茅杂交性状亲本选择回交后代
甘蔗、斑茅及其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被引量:34
1988年
甘蔗属(Saccharum L.)主要包括热带种(S.officinarum L.)、中国种(S.sinensisRoxb)、印度种(S.barberi Jeswiet)、“割手密”种(S.spontaneum L.)和大茎野生种(S.robustum Brandes)。甘蔗属的近缘植物——斑茅(Arundinaceum Retz)应该划归甘蔗属、蔗茅属(Erianthus Michx)或另立一属,意见不一。Dutt 等将斑茅列入蔗茅属,耿以礼等则将其划归甘蔗属。甘蔗糖业栽培的甘蔗(糖蔗)是热带种与割手密种。
廖兆周唐明德金玉峰
关键词:甘蔗斑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甘蔗亲缘关系
全文增补中
具有斑茅种质的耐旱甘蔗品系的选育被引量:21
2002年
经过固定光照 (12 h,2 5 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 (递减率 15 s或 30 s/ 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 Badila、IJ76 - 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手密和蔗茅属的斑茅开花 ,用作父本。实施热带种与割手密 ,热带种与斑茅 ,中国种与割手密 ,中国种与斑茅的远缘杂交。杂交颖果培育的实生苗 ,种植于山坡大田中 ,通过常规的杂种圃和选种圃 ,以农艺性状优良、抗病耐旱为准则 ,选择到 2 1个单系。入选单系 ,经受一项干旱胁迫致死的处理 ,筛选最耐旱者 ,结果崖城 95 - 41最耐旱 ,崖城 96 -6 8、 95 - 18次之。经同工酶分析和形态学的比较 ,崖城 95 - 41是热带种
廖兆周劳方业周耀辉李奇伟邓海华黄鸿能符城胡后祥杨业后陈西文
关键词:选育甘蔗斑茅远缘杂交
甘蔗原生质体培养—快速再生植株被引量:2
1999年
用MSCa培养基从甘蔗PC9102嫩叶诱导愈伤组织。接种30-40天后,将愈伤组织转入AA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经过50-80天,建立起典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分离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用MRP2-MRP2琼脂糖培养基培养,16-20天后给予光照,25-30天后转入Ne分化培养基,45天左右可见绿芽分化。重复试验表明,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开始推行清洁 建立悬浮细胞系。
廖兆周颜秋生
关键词:甘蔗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甘蔗抗旱鉴定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13
1995年
把具有不同抗旱程度的甘蔗品种种植于抗旱试验池中,在正常水分供应或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一些与抗旱性有密切关系的指标。结果表明,株高伤害率可作为甘蔗抗旱性直接鉴定指标。自然水分亏缺与细胞耐热性两项指标结合起来可较全面地评价甘蔗的抗旱性,是较好的间接鉴定指标。
劳方业廖兆周
关键词:甘蔗抗旱
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被引量:35
2002年
2000/01杂交季以甘蔗与斑茅属间杂交F1杂种崖城95-41 作母本,与父本CP57-614和川蔗57-416杂交,在二个组合后代实生苗中分别取13个单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单株为可疑后代外,其它均为斑茅的F2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PxA6、PxA7和PxA9在斑茅F2中出现机率高,特别是PxA6和PxA7,其酶带清晰易辨,可作为F2后代辅助选择的工具。
邓海华廖兆周李奇伟劳方业符成陈西文张垂明刘少谋杨业后
关键词:同工酶标记甘蔗斑茅属间杂交
甘蔗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被引量:6
1994年
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嫩叶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挑选胚性愈伤组织,转入MS3 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当培养物分离出小粒状的细胞团,细胞变得小而圆时,用于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以琼脂糖固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于MRP1 培养基中。由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有两种类型。挑选粒状、坚实的再生愈伤组织转移到N6 分化培养基上,“新台糖1 号”再生的愈伤组织,在含有KT 0.5 m g/L的培养基中,分化出绿芽并长成完整的植株。而“粤糖57-423”和“US66-56-9”再生的愈伤组织,在加有0.1% 的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前者分化出白化苗。
廖兆周陈明周廖巧霞颜秋生张雪琴
关键词:甘蔗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甘蔗耐盐性评价方法初探被引量:1
1995年
砂水培是甘蔗耐盐性鉴定的较好试验方法。用砂水培的方法,把具有不同耐盐性的甘蔗品种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增高伤害率是甘蔗耐盐性直接鉴定的较好指标;盐对叶片细胞膜的伤害也可作为耐盐性鉴定的一项指标.
劳方业廖兆周
关键词:甘蔗耐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